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单纯巩膜外垫压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8例,全部治愈。介绍了手术要点,讨论了本术式的构思,可行性和优点,术中不作热凝或冷凝,不放液,球内不注气,无需观察眼底,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重要的是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和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32.
33.
我们采用巩膜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内空气注入(简称双加压法)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10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概要:近两年中共收治10例(10眼),男2例,女8例。年龄25~62岁,平均50.7岁。网脱病史1周~8个月,平均2.7个月。视力大部分为眼前手动~数指/30厘米(其中2例数指/颞侧1米)。均为单一黄斑裂孔,其中白孔1眼。脱离范围:3个象限5眼,2个象限3眼,局限于后极部2眼。脱离15D以上者6眼,14D 以下者4眼。玻璃体不同程度液化混浊后脱离。后极部网膜皱襞2眼。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4.
<正> 二十多年来眼科显微手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显微手术使眼科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自1983年以来我们对青光眼、白内障、角膜萄葡肿,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及角膜、前房内微小异物进行了显微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手术显微镜和手术器械: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Opton 8型手术显微镜,带9—0单丝尼龙线的铲型缝针及市售剃须刀片。一般情况:本组共40例,47只眼,其中男性25例,31只眼;女性15例,16只眼。疾病的类型和手术方式见附表。手术方法:手术显微镜安置到所需要的位置并调好焦距,然后升高镜体,消毒术野 相似文献
35.
我科在治疗眼外伤中,曾遇到眼部异物延误诊断者5例,从中吸取了经验与教训,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例1李××男 38岁在工作时,自觉左眼似有异物入内,因眼部不适而来本科急诊就医,眼部用裂隙灯检查,球结膜未见充血,巩膜未见创口与内容脱出,角膜透明,未发现创口,晶体透明,玻璃体内未见异物。眼底检查:视乳头及血管正常,后极部之网膜未出现出血与异物,于是作一般处理门 相似文献
36.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diseases),近年来由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解放后已经绝迹的淋菌性眼炎,随着 相似文献
37.
38.
39.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进行了再手术,根据再次手术前的病史、体查、腰椎正侧位片、CT、MRI结合再次手术中的发现,分析复发原因。结果:对22例再手术患者随访1~5年,平均3年,优良率90%,总有效率9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原因有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后继发椎管狭窄、疤痕增生等6点。手术精细,减少创伤,最大限度的减少瘢痕的形成,稳定脊柱的植骨内固定方法,预防术后继发椎管狭窄,尽量多地切除髓核等方法能尽量保证首次手术的成功,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预防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选取穴位百会,风池(双侧),足三里(双侧)。用华佗牌纯艾条艾灸,采用温和灸,每个穴位15 min,每日1次,连续1个月。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25 mg,每日3次,尼莫地平片20 mg,每日3次治疗。连续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压、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和全血低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血脂其他指标和血流变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方法预防中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