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52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目的探讨脑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将大鼠分为亚低温组和正常温度组,每组48只。每组中12只用于脑梗死体积的测定;36只用于DNA单链损伤的测定。每组再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h再灌注0.5、2、8、24、72h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冰帽控制基底核区温度在32~34℃,同时使用电热毯维持肛温在36.5~37.5℃。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观察再灌注72h两组大鼠存活率;行DNA多聚酶Ⅰ介导的生物素偶联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缺口平移标记(PANT)染色,检测DNA单链损伤。结果①生理学指标:亚低温组及正常温度组血糖、血压及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72h生存率:亚低温组再灌注72h大鼠的生存率为92%,正常温度组为58%(χ2=6.75,P=0.027)。③梗死体积:亚低温组总的脑梗死体积,脑皮质、基底核区梗死体积分别为(61±28)、(20±17)、(42±14)mm3;正常温度组为(240±55)、(163±41)、(77±17)mm3,两组比较,总的脑梗死体积(P<0.05),皮质、基底核区脑梗死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DNA氧化损伤:PANT染色阳性细胞数于再灌注0.5h开始出现,亚低温组和正常体温组分别为(20±7)、(44±4)个/高倍视野(P<0.05);24h达高峰,亚低温组和正常体温组分别为(44±9)、(133±12)个/高倍视野(P<0.01)。亚低温可以减轻所有时间点的PANT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局部亚低温可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后DNA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42.
目的:探究脑血流灌注显像与磁共振灌注显像在早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诊断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在医院检查确诊的120例早期TIA患者,测量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常规检查,并对其分别进行磁共振灌注显像及脑血流灌注显像,比较两种灌注显像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病灶主要分布以及TIA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量表)评分。结果:脑血流灌注显像阳性检出率为92.50%,其中单侧和双侧病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32%和94.83%;磁共振灌注显像阳性检出率为72.50%,其中单侧和双侧病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19%和70.69%,单侧和双侧病变两种诊断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5,x2=6.582;P<0.05)。脑血流灌注显像病灶主要分布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及基底节和丘脑,磁共振灌注显像病灶主要分布在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部位;在阴性患者中,脑血流灌注显像ABCD2评分和磁共振灌注显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46,P=0.064);在阳性患者中,脑血流灌注显像较磁共振灌注显像ABCD2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7,P<0.05)。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比磁共振灌注显像对早期TIA的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43.
头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治疗时间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R模型,于再灌注后2h、6h、12h、24h、48h5个不同时间窗开始针刺,比较术后7天MCAO/R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各针刺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针刺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48hR针刺组与其余四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该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体积测定表明,2hR、6hR针刺组脑梗死体积最小,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12hR针刺组脑梗死体积比2hR、6hR针刺组明显增大(P<0.05);而24hR、48hR针刺组脑梗死体积最大,与前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对MCAO/R模型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并且超早期治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44.
目的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在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5例正常对照和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脑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Tc^m-双半胱乙酯(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患者术前缺血脑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水平因患病时间不同而表现为增高、无变化或降低,手术前后脑^18F-FDG显像病变区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前表现为葡萄糖摄取增高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同法处理脑血流灌注显像,15例患者术前病变血管支配区的血流灌注均减低,术后14例患者的病变区血流灌注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无改善者为手术失败;除额叶外,手术前后病变脑不同部位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可较好地反映手术前后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变化,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对了解手术前后脑功能变化及判断手术疗效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45.
目的:探索单剂中药组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尼膜通组、对照组及手术对照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可逆性脑缺血模型。再通前20min经尾静脉中药组注入丹参、川穹嗪和当归;尼膜通组注入尼膜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再通后12、24和36h重复给药。再通48h,提取分离白细胞,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鼠抗羊单克隆抗体(Calbidin)和鼠抗羊单克隆抗体(LFA-1)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中药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线粒体中SOD活性及Calbindin表达水平最高。而中药组LFA-1表达水平却最低。电镜结果表明,中药组缺血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及炎性细胞的血管黏附均最弱。结论:单剂中药组合通过抗炎、清除自由基、钙离子拮抗机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6.
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罕见的卒中形式,好发于年轻女性~[1]。临床常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部位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橫窦、直窦、乙状窦、海绵窦~[2],临床上常用诊断手段为头部MR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CT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venography,CTV)[1]。但对于特殊部位的CVT患者,常规的检查手段极易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