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404例(伴有或无精神障碍)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脑室造影,结合临床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8年中在我科接受脑室造影的难治性癫痫404例中,男性262例,女性142例;年龄9~57岁,平均23.4岁。病程 3~41年,平均18.1年;伴有精神障碍者124例,无精神障碍者280例。  相似文献   
62.
1930年K irschner首先应用脑立体定位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经数十年发展,该技术已成为研究脑功能和治疗其某些疾患的一项重要手段。1961年成立了国际脑立体定位技术学会,至今已开过多次国际性专题会议。应用脑立体定位术,对形态正常但功能异常的脑深部结构进行外科处理,治疗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癫痫、顽固性疼痛及情感性疾患,属功能神经外科领域。也有报告应用该技术行脑瘤活检、深部血肿清除、颅内异物取出、导水管重建、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夹闭等手术。术者根据空间三维坐标数学原理,利用远距X线摄片、脑室造影资料、人脑立体定位图谱及神经生理检查,在人脑重建三维坐标系统,并与固定颅骨上脑立体定位仪坐标系统相统一,导入手术器械达手术目标一一靶点,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其破坏。该方法对脑  相似文献   
63.
成年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的神经细胞不再分裂,因而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后,中枢神经功能也难恢复,如何促进中枢神经再生重建新的神经通路,以恢复丧失了的脑功能的探讨约进行了一个世纪。对中枢神经研究之后,建立了脑在免疫学上是特免器官的概念。在取得广泛实验研究卓越成就基础上,1982年瑞典首次进行了人类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术,治疗严重帕金森氏病,结果一例暂时改善,另一例较长时间好转。问题不在于这次术后疗效优劣,其最大成果表明,脑内神经组织移植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开辟出一条极有希望的新途径。 脑神经移植的概念  相似文献   
6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偏侧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是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目前公认血管压迫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而持久,术后并发症少。我院自1998~2008年,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偏侧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共58例,效果良好。现就手术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分为继发性(症状性)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后者又称之为真性或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是颅面部疼痛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0.4%~0.5%。临床很早发现血管、肿瘤等压迫三叉神经根可引起TN,认为TN是一种周围神经疾病。约半个世纪前,临床应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66.
自1988年4月起,我科采用不同类手术治疗婴儿偏瘫伴顽固性癫痫18例,初步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15例,女3例。<5岁3例,6~10岁3例,11~15岁6例,>16岁6例,平均年龄13.4岁。手术时病程:1~10年6例,11~20年11例,>20年1例,平均11.1年。癫痫类型:复杂部分性发作5例,部分性发作导致全身性发作8例,全身性发作5例。大发作频率:每周少者1~3次,多者每天1次以上,多数有癫痫持续状态史。检查:一侧肢体肌力Ⅲ~Ⅳ°者10例,其中6例单肢萎缩、失用;一侧肢体肌力Ⅱ~Ⅲ级2例,其中有l例自幼瞳孔左>右;  相似文献   
67.
68.
患者,女,16岁,牧民。1986年6月初开始双膝以下疼痛,小腿发紧感。2个月后发生骶尾部痛疼,无大小便障碍。8月11日入院。查体:腰5以下棘突叩击痛,骰2以下痛温觉消失,肛门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反射。腰椎X片示骶1椎体后缘有弧形压迹。椎管造影腰4~5平面呈倒杯口状改变。胸部X片及肝脏B超检查正常。9月8日在腰麻下行腰骶部椎管探查,术中咬除腰4~骶2椎板,切开硬膜及蛛网膜,见肿物包膜呈乳白色,肿物与蛛网膜及马尾神经极易分离,逐将肿物完整摘除,约6×2×1.5cm。马尾神经被肿物完全挤压在椎管前壁上。肿物经病理证实为包虫囊肿。术后第1天下肢痛消失,第4天鞍区感觉基本恢复,2周后痊愈出院。 本病国内主要流行西北。据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占1~2%,其中约70%位于脑内。此外  相似文献   
69.
侵犯前颅窝的嗅神经母细胞瘤一例史有才熊志刚患者男性,62岁。患者于1995年10月30日以双侧鼻腔肿物收住耳鼻喉科。查体见双侧鼻腔紫红色肿物,有恶臭。CT扫描示前颅窝底、双侧鼻腔内高密度影、骨窗位见筛板及部分前颅窝底骨质破坏。血管造影示前颅窝底肿瘤染...  相似文献   
70.
选择性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 2 0 0 2年间 ,我科采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周围分支温控射频热凝治疗门诊和住院三叉神经痛患者 4 0例 ,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4 2~ 72岁 ,平均 6 2 .1岁。病程 4~ 15年 ,平均 4 .7年。左侧 19例 ,右侧 2 0例 ,双侧 1例。疼痛分布 :三叉神经第一支 (V1) 2例 ,V2 2例 ,V3 2 0例 ,V1+V2 2例 ,V2 +V3 13例 ,V1+V2 +V3 1例。 1例系桥小脑角胆脂瘤手术后 ;2例疼痛为持续性烧灼样疼痛 ,3例治疗前疼痛部位伴有持续性麻木、感觉减退 ,其余均为发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