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3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32篇 |
临床医学 | 66篇 |
内科学 | 42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34篇 |
综合类 | 129篇 |
预防医学 | 4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讨论造成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近期内收治的4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组成为A组,另按1∶1比例选取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组成B组,比较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的长度、营养不良状况、切口引流及侵入性操作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影响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相关易感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LC-Q-TOF-MS/MS)的安化黑茶抗氧化活性成分快速筛选和鉴别的方法,并对安化黑茶生茶及熟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分别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采用Inertsil ODS-2C18色谱柱(250mm×4. 6mm,5μm)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分离各主要成分,在负离子模式下,利用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检测;进而在安化黑茶生茶及熟茶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分别加入适量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作为实验组,避光室温反应30min后经液质联用分析,并与不加入DPPH的空白组物质进行比较,快速发现其活性成分;并采用对照品、文献比对、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鉴定生茶、熟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依据质谱裂解规律及文献检索,从安化黑茶生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32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生茶正丁醇部位中共鉴定出28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熟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31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熟茶正丁醇部位中共鉴定出26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结论:利用DPPHHPLC-Q-TOF-MS/MS技术快速筛选和鉴别安化黑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3.
44.
45.
银黄清肺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银黄清肺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nertsil ODS-2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10 nm;以乙腈-水(含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测定10批银黄清肺胶囊的色谱图,应用相似度分析软件建立银黄清肺胶囊共有模式,并对色谱峰进行指认。结果建立了银黄清肺胶囊HPLC指纹图谱,在确定的方法下,得到10批银黄清肺胶囊的色谱图,并获得了10批样品的相似度;确定共有峰28个,其中26个归属到各药材,确定14个已知成分。通过聚类分析,10批银黄清肺胶囊可以分为2类。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银黄清肺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6.
纤支镜在诊断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应用何仲一,胡意珠,陈和竹,李华平,陈丽辉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索纤支镜在诊断治疗支气管结核(EBTB)中的价值,我院于1990~1995年元月应用纤支镜诊断和治疗EBTB,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作者对我院1982~1999年间收治的13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8例均符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标准。男99例,女39例;年龄30~85岁,平均62岁;首发症状至入院历时3小时至4年,平均42月;死亡69人,病程1~58月不等,平均病程134月;138例中长期大量吸烟者89例,(每日吸10~40支,持续10~60余年)。12 …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评价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短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明确诊断的ACS病人30倒按分层随机等分为拜心同组(拜心同30-60 mg/d+常规治疗7 d)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胸痛发作,动脉血压(SBP/DBP),率压积(HR ×SB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含量改变。结果短期干预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或减少(P<0.05或P<0.01)。但干预后两组比较,拜心同组胸痛发作,SBP/DBP、CTnT、CK-mB及hs -CRP下降或减少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率压积和DD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常规治疗+拜心同短期干预对ACS患者急性胸痛发作,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动脉血压,炎症标志物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但并不明显影响率压积和血栓形成标志物含量。 相似文献
50.
分析研究牙科全景X射线摄影原理,以及牙弓形态对全景摄影的影响,提出优化设计的主要指导原则,提高其图像质量。分析全球人群的牙弓形态特征参数,对特定的全景摄影运动轨迹进行优化。牙科全景X射线摄影成像效果有诸多影响因素,断层曲线的设计对设备成像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尤其是对尖牙部分。优化断层曲线设计可缩小水平垂直放大倍率变化范围,减少几何失真和牙齿重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