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48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药学 | 2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不同的“人种”,虽然有明显的体表特征,但遗传的差异程度其实是非常小的。不过,我们可以利用遗传资讯,划分出不同的人群,这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脑膜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后复发率为9%~20%[1].复发性脑膜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复发性脑膜瘤12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对34例恶性实体瘤患者采用健择加顺铂(GP)化疗方案观察其毒副反应并作出相应护理措施,主要护理措施为:骨髓抑制护理,骨肠道反应护理,肾毒性护理,过敏反应护理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制备1种新型胺基壳聚糖微球,并以山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为吸附模型,研究其吸附性能。方法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甲醛为预交联剂,经羟丙基化、胺基化,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测定其结构。结果改性壳聚糖微球对游离黄酮的吸附量大于壳聚糖的吸附量,9 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通过此法得到的最优的多孔壳聚糖吸附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量在600 mg/g以上。结论该法制得的壳聚糖微球是1种良好的多孔吸附剂,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设计合成分子结构更小的多肽RRL(g2),并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得到新型优化肿瘤新生血管分子探针。[方法]应用化学合成法合成多肽RRL(g2)及对照肽片段GGG(g2),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电喷雾离子质谱(EMI-MS)对合成化合物的分子量及纯度进行鉴定,进而对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的RRL(g2)多肽探针及对照肽进行体内外生物学性质评价。[结果]应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RRL(g2)及GGG(g2)纯度达99%以上,放射性核素99mTc的标记率约73%,稳定性较好。静脉注射分子探针后30min,99mTc-RRL(g2)相对于对照肽99mTc-GGG(g2),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摄取率,而且在肿瘤组织中能滞留较长时间。[结论]新型肿瘤新生血管多肽探针99mTc-RRL(g2)相比于131I-tRRL,在肿瘤新生血管分子显像应用中拥有更大的优势,如肿瘤摄取率的增加,是更有前景的新型肿瘤新生分子显像多肽探针。 相似文献
107.
108.
苦参碱对高脂肥胖大鼠体重、血脂和过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高脂性肥胖大鼠体重、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纽、高脂组、苦参碱低剂量纽(7.5mg·kg^-1·d^-1)、中剂量组(15mg·kg^-1·d^-1)和高剂量纽(30mg·kg^-1·d^-1)。每天定时灌胃,记录进食量,每周定时称体重。8周末采血,测血糖和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苦参碱对大鼠体重、脂类代谢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等的影响。结果与高脂组比较,苦参碱高、中和低剂量组均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热量摄入和体重。与高脂组比较,苦参碱中剂量组血糖、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丙二醛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而总抗氧化能力提高。结论苦参碱可明显抑制高脂性肥胖大鼠体重的增加,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增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9.
110.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医学诊疗的难点,主要是由于很多的疾病常常是脑功能的改变或者在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以前已经有了脑细胞代谢功能的改变,一般的解剖学显像方法不能显示脑功能代谢的改变,使诊断存在困难。核医学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有独特的优势,能通过放射性核素与靶向特异的分子探针结合,引入体内后通过采集放射性核素发出的特征射线显示组织细胞的功能、血流及代谢的特异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