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14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利用基于局域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无灶性癫痫的发作机制。方法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采集无灶性癫痫患者17例和健康对照组16例的静息态数据,然后运用局域一致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无灶性癫痫患者脑局域一致性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结果无灶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ReHo值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双侧海马;ReHo值降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右顶叶、右中央前回、右额叶、右侧小脑半球及左楔前叶、左前额。结论无灶性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较对照组有所改变,ReHo值升高的脑区反映了该脑区参与了癫痫的高活动,而降低的脑区可能反应了由于长期癫痫发作导致这些区域的神经元受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药用辅料成分对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研究SLN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麦角甾苷-SLN,单一变量法考察山嵛酸甘油酯(Compritol ATO 888)、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Myrj52等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粒径、包封率、表征分散度(PDI)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麦角甾苷-SLN的形态,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药物晶体结构。结果 随Compritol ATO 888用量增加,麦角甾苷-SLN粒径不断减小,包封率逐渐减小,PDI逐渐增加;随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略有降低,PDI减小;随卵磷脂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降低,PDI减小;随Myrj52用量明显增加,粒径减小,包封率增加,PDI增大;麦角甾苷-SLN外观圆整,呈球形;麦角甾苷以分子分散状态被包裹在SLN中。结论 不同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的理化性质均产生一定影响趋势,为制备SLN的处方筛选研究提供启示与思路。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一种能从症状及体征治愈,又能从影像学上观察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或消失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用非开放性手术疗法——针刀疗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闭合性松解、切割、减压治疗。结果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对突出的腰椎间盘具有促进吸收的作用。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后运用针刀疗法治疗可以改善病变腰椎间盘周围组织的血氧供应,同时又可以激惹或引发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该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突出腰椎间盘吸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南京市一般人群、医护人员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三类人群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83.1%,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49.1%和患者的44.8%(P=0.000)。关于骨质疏松健康危害的调查选项只有2名医护人员答案完全正确。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知晓率,医护人员为31.3%,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0.2%和患者人群7.9%(P=0.000)。调查相关信息的获取和愿意接受的来源中,医护人员主要来自于医疗结构,一般人群和患者人群主要来自媒体机构。结论一般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知晓率低,医疗机构在对社会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医护人员的骨质疏松症知识也仍然需要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45.
目的检测一例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新生儿及其父母核因子-κB关键调节基因(nuclear factor-κB essential modulator,NEMO)突变。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NEMO基因是否存在频发突变共有序列NEMO△4-10缺失,并对NEMO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Sanger测序。结果患儿存在NEMO基因外显子4-10的杂合性缺失,父母双方均不存在NEMO基因突变,该突变为新发突变;Sanger测序表明患儿另一拷贝NEMO基因外显子及父母NEMO基因外显子均未检出有意义的突变。结论该IP患儿检出NEMO基因外显子4-10杂合性缺失,PCR扩增和Sanger测序联合检测NEMO基因突变对IP临床遗传咨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CA125、性激素、子宫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月经期、PBCA、VAS评分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CA125、LH、E2、FSH水平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降低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及性激素水平,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缓解痛经情况,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9月诊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一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评分高,护理满意率高,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好,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建立骨痛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骨痛宁胶囊的主要成分当归、川芎和白芍,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量,以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 ℃;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为105 ℃,高纯氮气体积流量为2.5 L/min。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2~6.1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2.8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受检者对非核医学科人员的外照射剂量,以有效减少非受检者的受照辐射剂量。 方法 选取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51例受检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91(62.23±13.36)岁。所有受检者注射925 MBq 99Tcm-MDP后,根据饮水1000 mL后0.5 h内有无排尿分为排尿组(n=39)和未排尿组(n=12),检测注射药物后0.5、1、2、3、4、6 h时受检者腹部和头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当量。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多次测量的不同时间、不同距离辐射剂量当量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样本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 排尿组受检者在腹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低于未排尿组[(40.29±4.67)μSv/h对(77.29±10.71)μSv/h、(15.22±1.64)μSv/h对(29.48±4.56)μSv/h、(4.15±0.47)μSv/h对(7.45±1.07)μSv/h、(1.32±0.10)μSv/h对(2.63±0.31)μSv/h、(0.45±0.05)μSv/h对(0.78±0.15)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48~5.251,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腹部和头部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426~5397.675,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当量率随着药物注射后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与排尿组受检者腹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48.51±13.83)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55.85±5.2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0,P<0.001);与排尿组受检者头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32.74±12.95)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49.88±4.7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8,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累积剂量当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于非核医学科人员的照射剂量远远小于国内、国际法律规定限值(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1 mSv),与注射药物后3 h的受检者距离1 m以上即可避免大部分额外辐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围产期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发病率为0.89%,105例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占56.1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25.71%,GT趋向于妊娠中晚期发病,而ITP趋向于妊娠早、中期;剖宫产率(67.61%)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剖宫产前血小板<70×109/L在激素治疗或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70×109/L情况下在椎管内麻醉腰麻下剖宫产,未见不良反应。结论:GT和妊娠合并ITP是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孕期常无需特殊处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血小板计数及产科指征,对于血小板计数>70×109/L的孕妇选择椎管内麻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