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分析368例SCC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损伤类型最常见为硬膜下血肿,其次为硬膜外血肿和颅内多发性血肿伴脑挫裂伤.本组368例中共死亡68例,总死亡率为18.5%,其中手术治疗314例(85.3%),死亡30例,手术死亡率9.6%;非手术治疗54例,死亡38例,病死率70.4%.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的监护、防治并发症和加强静脉营养支持是提高SCCI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研究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意识障碍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8年8月同时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18例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测评患者手术前后的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分和颅内压力变化;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44.4%)在术后1年内完全恢复意识。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的CRS-R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子量表评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颅骨修补后1周内,颅内压力比术前提高了(33.94±9.65)mm H 2O,2周后无明显变化。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结论病情稳定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同时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有利于微意识状态患者意识的恢复和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82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胶质瘤并癫痫组)胶质瘤组织、80例胶质瘤不伴发癫痫的患者(胶质瘤非癫痫组)胶质瘤组织、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非肿瘤癫痫组)致痫灶组织、20例行颅内减压术患者(阴性对照组)的正常脑组织中HMGB1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实验组中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胶质瘤并癫痫组胶质瘤组织中HMGB1表达高于胶质瘤非癫痫组中胶质瘤组织(χ2=16.944,P0.001),低级别胶质瘤尤甚;高于非肿瘤癫痫组中致痫灶组织(χ2=26.094,P0.001)。胶质瘤非癫痫组胶质瘤组织中HMGB1的表达(χ2=32.273,P0.001)、非肿瘤癫痫组致痫灶组织中HMGB1的表达(χ2=22.236,P0.001)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中正常脑组织。胶质瘤并癫痫组中HMGB1的表达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持续时间(r=0.365,P=0.001)、发作频率(r=0.531,P0.001)、胶质瘤的病理级别(r=0.265,P=0.016)呈正相关。结论 HMGB1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癫痫发作情况关系密切,胶质瘤组织中HMGB1可能与其相关性癫痫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5.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查外科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86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行后颅窝减压术21例,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切开引流18例,后颅窝减压并小脑扁桃体切除47例,其中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并脊髓中央管口假膜切开3例.结果 所有病例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72例病例术后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 手术使延颈髓充分减压,可有效缓解症状,而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并充分松解四脑室后正中出口处,更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或消灭脊髓空洞.  相似文献   
36.
37.
非肿瘤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肿瘤性脑积水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arperitonealshunt,VPS)治疗非肿瘤性脑积水1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住院期间无感染、无分流管堵塞。随访119例,随访时间0.5~13.4年,平均86.6个月,好转137例(90.7%),10年以上生存率98.8%。结论VPS是治疗非肿瘤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大多数患儿术后其运动和智力可达到相对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幕上肿瘤伴发癫(癎)的精确定位价值和手术治疗效果,研究肿瘤与致(癎)灶的关系.方法 对121例(胶质瘤Ⅰ级15例、Ⅱ级35例、Ⅲ~Ⅳ级12例,脑膜瘤32例,脑转移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15例,室管膜瘤2例)临床上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幕上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癫(癎)发作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术前影像和脑电结合定位、术中皮层脑电再次定位的方法,对肿瘤和癫(癎)灶同时切除,无手术死亡.癫(癎)发生率最高在额叶,最低在枕叶.癫(癎)灶与肿瘤的关系:位于同一部位者50例;致(癎)灶位于肿瘤一侧或近旁者28例;致(癎)灶位于肿瘤远隔部位(>2 cm)25例;检测不到致痫灶者18例.失访18例,103例随访1~9年,31例术后早期仍有小发作,83例不再服抗癫(癎)药物癫(癎)症状完全消除.结论 在幕上肿瘤伴发癫(癎)患者中,致(癎)灶与肿瘤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开颅切除肿瘤的同时必须明确致(癎)灶的位置和范围,一并切除才能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癌性抑制因子(CIP)2A和(c-Myc)在老年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IP2A和c-Myc在52例老年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IP2A和c-Myc与胶质瘤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IP2A和c-Myc蛋白在老年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4%(34/52)和59.6%(31/52),而两者在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显著〔16.7%(2/12)和25.0%(3/12),χ2=9.403,P=0.002;χ2=4.691,P=0.030〕。CIP2A和c-Myc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化显著相关(χ2=4.544,P=0.033;χ2=5.369,P=0.020)。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胶质瘤组织中CIP2A与c-Myc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13,P=0.005)。结论老年胶质瘤组织中CIP2A高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化密切相关,并与c-Myc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提示CIP2A可能通过稳定癌蛋白c-Myc促进老年胶质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0.
对我院1995-01~2005-12侧脑室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的3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