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以纤维蛋白原用量为指标,建立体外定量测定川芎抗凝胶活性的方法,评价川芎及其中成药的抗血栓作用。方法将川芎先后用乙醇和水定量提取,以总提取物为供试品,测定形成稳定纤维蛋白凝胶时的纤维蛋白原用量。以纤维蛋白原用量为抗凝胶活性的评价指标,用阿魏酸钠标定川芎的抗凝胶活性。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生物检定统计法中的直接测定法,计算川芎的抗凝胶活性。测定了9份川芎药材、饮片及中成药的抗凝胶活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阿魏酸钠和川芎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凝胶活性。川芎供试品重复测定抗凝胶活性的RSD值为4.00%(n=6),可信限率为7.82%。不同川芎样品的抗凝胶活性不同,5份川芎药材抗凝胶活性的效价分别为0.72~1.14U/g,川芎饮片及川芎酒炙饮片分别为0.68、1.32 U/g,通脉颗粒和血府逐瘀片分别为2.56、2.51 U/g。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相关中成药的抗凝胶活性,评价其杭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局部溶栓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血栓性病变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AVF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局部溶栓配合腔内技术或开放手术修复AVF。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1日。根据患者是否溶栓成功(技术成功或临床痊愈)将其分为溶栓成功组和失败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溶栓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 年龄(54.90±10.93)岁, 男性67例(65.69%)。溶栓成功66例(64.71%), 溶栓失败36例(35.29%)。与成功组比较, 溶栓失败组血管钙化(58.33%比28.79%, χ2=8.532, P=0.003)和高位瘘(上臂)比例较高(33.33%比9.09%, χ2=9.422, P=0.002), 血栓形成时间较长[48(24, 72)h比24(12, 48)h, Z=5.842, P=0.019], 混合型病变比例较高(58.33%比10.61%, χ2=26.640, P<0.0...  相似文献   
33.
以DRG/DIP为主导的付费方式是当前支付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其西医诊断与诊疗体系的核心机制与中医药诊治特点缺乏适配,导致中医药缺乏医保基金补偿的长效机制。针对医保支付与中医药的非对称问题,创新性地引入未充分补偿与非对称共摊的理念,探索适用当前付费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中医药非对称共摊支持机制,并以此理念指导全面实施DRG且有深厚中医药传统的江苏省常州市,对其中医医疗机构开展非对称共摊相应的系列政策。政策实施后,常州市各中医医疗机构的支付率提升、人均住院费用下降、中医诊疗价值得到有效补偿,达到预期目标,为DRG/DIP付费制度改革背景下有效落实支持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制性、系统性卫生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不同疾病阶段的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2012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共1077例肝病患者,分析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铜蓝蛋白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肝豆状核变性组,97.6%(41/42)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2 g/L,其中88.1%(37/42)低于0.10 g/L。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均低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和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0.027、0.001、0.001)。在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组,24.3%(251/1035)的患者铜蓝蛋白低于0.2 g/L,0.2%低于0.1 g/L。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与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68、0.091和-0.297,P值均0.05)。结论铜蓝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中通常显著下降,在其他肝病中也可能略有下降。对于这些患者,应注意鉴别铜蓝蛋白下降是疾病本身肝细胞损伤所致,还是确实存在肝豆状核变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入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通过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形成的锁骨上三角顶点作为穿刺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带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类型。结果:本组一次穿刺成功149例,穿刺成功率93.1%;穿刺时间5—20min,平均9min;带管时间5~45d,平均21d;并发症主要有穿刺点局灶性红肿11例(6.9%),误入动脉1例(0.6%),感染3例(1.9%),堵管1例(0.6%)。结论: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人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微,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6.
华芳  黄国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843-3844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中晚期恶性肿瘤以静脉输液方式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90例采取输液化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PICC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方式化疗时采用PICC穿刺置管,可降低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37.
目的优选桔梗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率和桔梗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38.
红豆杉多糖是红豆杉中分离出的一种重要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具有增强免疫、防治心肌梗死、抗肿瘤以及抗糖尿病等多种功能,在药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红豆杉多糖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和提取纯化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其今后研究方向及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华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87-828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破伤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重型破伤风患者护理,护理措施包括细致的基础护理,严密病情监护,全面的呼吸道管理和积极的心理干预等。结果 11位重型破伤风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护理服务满意度100%。结论运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破伤风患者实施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40.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间断性心前区不适5年,一过性晕厥2次,于2002年12月4日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