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8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格林-巴利综合征一年后的临床与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一年后的电生理恢复情况 ;在GBS的恢复过程中 ,周围神经的远端与近端是否同步恢复。  方法 对 7例GBS患者在病初及病后一年进行了正中神经及胫后神经的F波 (Fw)、末端潜伏期 (ML)及其波幅 (Amp)的测定。  结果 病初 7例GBS患者电生理检测均有异常 ,一年后 6例仍有异常 ;一年后电生理检测异常项数较病初明显减少。病初Fw的异常项数与ML、Amp的异常项数无明显差异。一年后Fw异常项数较ML、Amp异常项数明显减少。  结论 一年后大部分GBS患者电生理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 ;在GBS的恢复过程中 ,其周围神经的近端比远端恢复得快。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慢性低灌注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的表达与构型变化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2-vessel occlusion, 2VO)建立慢性低灌注模型,测定2VO术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含量,评价BBB通透性,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AQP4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AQP4的构型变化。结果 2VO术后早期,BBB通透性迅速升高,AQ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BBB通透性变化趋势一致,均在术后3d时达到高峰,1、2周时仍显著升高(P<0.01),随着慢性缺血时间的延长,无论是BBB通透性还是AQ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至3个月时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QP4的功能构型OAPs与BBB通透性变化趋势呈负相关,2VO术后早期AQP4与GFAP共定位明显减少,随后逐渐增多,术后3个月时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慢性低灌注状态可引起BBB通透性升高,AQP4的表达与构型改变与BBB通透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MDA含量和NOS合酶活性于脑缺血-再灌注后30min开始增高,于3d达到高峰,于7d基本恢复正常;脑组织含水量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d开始增高,于3d达到高峰,于7d时下降至大致正常水平;AQP-4的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h开始增高,于3d达到高峰,于7d时下降至大致正常水平。依达拉奉干预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和NOS活性,降低脑组织的含水量,并使AQP-4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依达拉奉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并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分化为神经元或其支持结构,为其移植治疗脑卒中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用于治疗脑卒中的成体干细胞主要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 SCs)、造血干细胞(HSCs)、神经干细胞(NSCs)及人畸胎瘤衍生的细胞(NT2细胞).  相似文献   
76.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 I S)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早期准确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对医生制订治疗决策和患者及家属合理选择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近几年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关于AIS预后评分的研究[1-5],开发出许多新的AIS预后评分,有些预后评分已在不同人群中得到外部验证[1]。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健康预防策略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而进入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0名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组先后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受试者按照《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中对脑卒中一级预防相关规范对其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观察组按照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健康预防策略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入组2年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率、患者生存质量评分(QOL-BREF)改善情况,2年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组2年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BMI指数、血脂异常、吸烟、饮酒、CHA2DS2-VASc评分、饮食营养不合理、体育活动缺乏)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QOL-BREF评分(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均较入组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入组2年后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2年内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5例(25.00%),并发症21例(35.00%),观察组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例(8.33%),并发症12例(20.00%),观察组受试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 =6.0,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386,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健康预防策略可有效控制高危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具有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规范预防策略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8.
成人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5年来,成人病毒性脑膜炎很少见且表现不典型,仅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24%。本文总结分析了其临床特点:1、发病年龄主要在青壮年;2.发病季节比较集中在春秋季;3、不伴有皮疹、斑丘疹、咽痛等其他病毒感下状;4、临床表现不典型,除头痛、脑膜刺激征外,还可有复视、外展神经不全麻痹、癫痫、精神异常、一过性EEG异常等表现,极仍为“脑炎”。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在发病早期脑压可以很高,CSF白细胞(WBC)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提高栓线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探讨大鼠体重,栓线插入长度和直径与MCAO模型成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面偏侧萎缩症甚少见 ,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 女 ,36岁。以右眼视力下降、眼球内陷 12年 ,左眼疼痛伴视物不清 9个月 ,加重 2周于 1999年 8月 2 0日入院。患者 12年前无诱因出现右眼结膜充血、疼痛伴有视力下降 ,此后逐渐出现右眼球内陷 ,眼裂增大 ,伴复视 ,右侧瞳孔散大 ,光反应消失。 10年前出现右面部近中线处皮肤色素沉着 ,右鼻翼开始萎缩 ,右侧额顶部毛发脱落 ,病变部位皮下组织、脂肪、软骨萎缩。病情缓慢进展。 9个月前出现左眼疼痛 ,伴视物不清 ,近 2周加重。查体 :右面部近中线处皮肤色素沉着 ,右侧额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