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分析电针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以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电针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联合组给予电针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药物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和电针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梗塞法制成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脑心通组(以下简称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进行相关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用Nissl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R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防止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死亡,同时能增加海马区域CGRP阳性细胞数和降低其灰度值.其大鼠海马CA1区内的CGRP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提高海马CGRP阳性神经元数目,对VD大鼠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在疗效、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62),分别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或利培酮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两组病例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ESR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并统计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和3例患者脱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治疗d 7,142,8,568,4时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从治疗d 4开始,研究组各个治疗时间点的阳性症状因子评分显著下降;治疗d 84时,研究组PANSS其他因子评分、SF-36总分及PSP总分明显改变(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在治疗d 142,8,568,4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焦虑抑郁因子评分显著改变;治疗d 28,568,4的阴性症状、敌意/兴奋因子评分有显著变化;d 56和d 84时思维混乱因子评分有明显改变(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6/48)和53.2%(33/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d 28,568,4时,两组病例的催乳素浓度与其基线值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治疗d 28和d 84时研究组的催乳素浓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治疗各个时间点的ESRS总分、体重、血糖、血脂及QTc间期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在疗效(包括起效时间)、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方面均优于利培酮,可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新、更有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片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奋乃静片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和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8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有利于长期巩固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对佛山市顺德区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将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个案管理模式,而对照组仅维持原来的社区随访服务。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生活质量量表和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肇事肇祸率。结果:在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BPRS评分[(32.51±4.03)和(34.18±4.46)]、SDSS评分[(7.51±2.90)和(7.99±4.16)]、MRSS评分[(56.09±20.61)和(58.74±22.30)]和FIS量表评分[(35.20±10.31)和(37.28±14.2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干预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3.32±4.75)显著高于对照组[(12.58±4.97)(P0.05)];干预组的肇事肇祸率(12.6%)显著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肇事肇祸率,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V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喜德镇)组及步长脑心通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于制模后、30d后进行跳台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海马部位VEGF分布情况。结果步长脑心通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模型组,其大鼠海马组织内VEGF明显增加。结论步长脑心通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能明显增强V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VEGF表达,从而减轻VD模型大鼠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来关于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多种造模方法和行为学、组织形态学及神经生化指标等观测指标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实验临床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观察1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治疗2周、4周末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阿立哌唑组(P〈0.05或0.01);治疗12周末,喹硫平组显效率为54.8%、有效率为83.9%,阿立哌唑组分别为55.2%、79.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x2=0.00、0.17,P〉O.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疗效显著且相当,安全性高,但喹硫平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为(16.34±2.55)分,观察组为(19.23±2.51)分,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5.37±2.41)分,观察组为(12.29±2.13)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疾病特征等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于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心理门诊的6~12岁ADHD患者共72例,该72例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中国修订版韦氏智力测验(C-WISC)、数字划销测验(NCT)、父母儿童行为问卷(PSQ)的测量,了解其认知特点和疾病特征。结果 1)ADHD患儿的言语智商(VIQ):VIQ可显著正向预测ADHD患者依从性水平 (F=8.36,P<0.001,决定系数为0.14);言语智商(VIQ)和总智商(FIQ)共同正向预测ADHD儿童患者复诊次数(F=10.17,P<0.01,决定系数为0.22);2)PSQ的多动冲动分量表可显著负向预测ADHD患者依从性水平(F=9.24,P<0.001,决定系数为0.15)。结论 ADHD患者的疾病特征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