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改革洗头机     
我院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5医院自制的洗头机后很受启示,认识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要立足于“改革”,我们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洗头机进行了改革,通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一、新耳穴的发现我们发现新耳穴凭借的手段是:利用电子穴位探测仪——我国生产的-WQ-10C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我们在探查疾病的区域时,偶尔发现了一些阳性反映的不明区,为搞清楚其属性功能,我们便将其记录下来,根据其电流大小、部位敏感强度,以及它们分布的位置等关系。都逐一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对有价值的不明区位,进行观察,加以试验性的应用,通过临床验证、推论其可靠性。经过反复多次的不断修正,部分不明区被确定为新耳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一、皮肤瘙痒杨××女35岁于1978年因献血查体发现GPT400单位,TTT,TFT正常范围。两周后复查肝功,报告数值未变。即服中药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肝功,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值。终止治疗。于1980年3月始,全身皮肤瘙痒,病情日见加重。至11月发展为不分昼夜,瘙痒不休,以至影响工作和休息。伴有口干渴等证。就诊时舌红少苔,脉弦细。复查肝功能:GPT380单位,TTT17单位,TFT(+++),HBsAg(-),A/G为3/3.5,西医诊断为慢性肝炎。处方:当归10克  相似文献   
64.
65.
试论抢救护理危重患者中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学伦理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之所以神圣是因其具有宝贵的质量,能够创造社会价值[1]。在临床护理中,尤其在急诊科经常遇到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难以预料,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因此要求护士除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和各种仪器监控技术外,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既要珍视生命,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服务,努力提高生命质量,又要努力提高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具有对患者、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1珍视生命分秒必争对于危、重症患者,护土应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充分认识时间对于患者生命的价值,即使对那些服毒…  相似文献   
66.
67.
患者男性,58岁,18年前因病窦综合征行VVI起搏器置入,后因电极脱位而自成AAI起搏,于1年前更换起搏器时,心房电极因阻抗过高,再次置入心房电极不能起搏而改为VVI起搏,术后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右房上部无A波,冠状窦口可记录到A波,并可行心房起搏。右室起搏时为室房1:1逆传,此为起搏器综合征的机制。故保留原右室电极,于冠状窦口加心房螺旋电极固定,DDD起搏成功,起搏器综合征消失。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国内较普遍地采用电阻技术来研究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包括血管紧张度、弹性以及脑血流的搏动性供应强度。从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本文就120例正常人及10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的脑电阻图形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方法和结果 方法 用上海产之脑电阻仪,国产7121型边笔式心电图机进行检查,受检者全部平卧。正常人120名,临床上无心血管病变,年龄36~78岁。病人100  相似文献   
69.
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86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n=93)与依那普利组(n=93),分别口服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治疗4周。结果:卡托普利组SBP/DBP下降17/12mmHg(P〈0.05),依那普利组SBP/DBP下降21/13mmHg(P〈0.05)。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6.02%,依那普利组为87.10%。两组用药前后电解质、血糖及血脂均无明显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5%、9.68%。结论: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卡托普利无明显差异,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0.
消化道是体内多脏器的管状组合,在体内组成、结构、功能复杂,在受到损伤时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药物导致的消化道损伤因损伤发生的具体部位、细胞种类、损伤程度、标志物类型而异。组织、细胞标志性酶活性评价是表征消化道损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些标志物常常会因体内基础疾病导致的代谢紊乱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损伤评价的准确性。只有深刻了解损伤机制,才能做到消化道损伤的准确与稳定性评价。本文综述了消化道的组成、结构、以及因代谢紊乱诱发损伤标志物变化对损伤评价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