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与微卫星不稳 (MSI)的关系。方法 采用二维DNA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检测hMLH1突变 ;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MSI。结果  76例大肠癌中检出hMLH1基因突变 8例 ,突变率为 10 .5% ,检出MSI 2 0例 ,检出率为 2 6 .3%。右侧大肠癌hMLH1突变和MS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左侧大肠癌 (P <0 .0 5 ) ,hMLH1突变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将MSI分为高频率MSI(MSI H ,≥ 2个位点 ) 10例、低频率MSI(MSI L ,仅为 1个位点 ) 10例和MSI阴性 (MSS) 5 6例 3组 ,8例hMLH1基因突变均发生于MSI H组 ,而MSI L和MSS组未见有突变者。结论 hMLH1基因突变与MSI多发生于右侧大肠癌 ,MSI的发生与hMLH1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营养科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也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水平。笔者通过解读《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细则》,对医院营养工作的难点进行分析,总结了武警部队营养科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营养科下一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应用于食管癌外科以防止手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及局部种植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300例行无瘤技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结果本组患者1、3年生存率为85.33%和64.00%,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0.67%和7.71%(1年),2.01%和20.80%(3年)。结论无瘤技术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可防止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及局部种植,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有益。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氯化锶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设计二对引物分别进行了PCR一次扩增和套式扩增,结果这两对引物在一次扩增和套式扩增中分别出现预期的扩增片段914bp,522bp和522bp;套式扩增出现的条带比一产供销扩增出现的条带亮度明显增强,提示套式扩增比一次扩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用外引物进行扩增后,最低可以检测到1pg的弓形虫DNA,说明所建立的反应体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用内引物对人工感染弓形虫的ICR小鼠血液,组织进行弓形虫DNA的检测,结果均扩增出522bp的扩增带。根据B1基因序列设计的弓物进行PCR一次扩增和半套式扩增。结果均出现预期的扩增片段619bp,362bp和362bp;用半套式扩增检测感染弓形虫形虫的ICR小鼠血液,组织时可扩增出522bp的619bp,362bp和362bp;用半套式扩增检测感染弓形虫的ICR小鼠血液,组织时可扩增出522bp的扩增带,半套式扩增比一次扩增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毕赤酵母生产人胰岛素前体时,在胰岛素前体的N末端引入一段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间隔肽(EEAEAEAEPK)虽然可以提高目的产物的表达量,但间隔肽中的多个酶切位点有可能造成目的产物N末端的不均一性。对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的胰岛素前体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样品经过MALDI TOF MS和N末端测序,证实了胰岛素前体N末端不均一性的现象,并对产生不均一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验同时证实,利用毕赤酵母得到的胰岛素前体,经胰蛋白酶酶切后,生成了B链缺少第30位苏氨酸但N末端均一的胰岛素产物desB30,且C末端未发生降解,这为人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期间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AECOPD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组,22例)、B组(丙泊酚组,19例)、C组(咪达唑仑组,23例),各组使用相应药物实施镇静维持相同目标镇静效果(Ramsay评分),比较3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镇静失败例数。结果 8例(12.5%)患者因镇静失败退出,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10,P=0.775);在机械通气时间上,A组为(4.5±1.1)d,短于B组的(5.4±1.4)d以及C组的(5.6±1.3)d,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法多重比较A组与B组(P〈0.05)、A组与C组(P〈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CU停留时间上,A组(6.3±1.3)d、B组(6.9±1.4)d、C组(6.8±1.4)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能达到预期的镇静效果以及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在ICU停留时间上未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椎弓根螺钉(CPS)与新型可灌注椎弓根螺钉(NPPS)固定术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我院收治的85例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NPPS+PMMA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CPS+PMM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单椎体骨水泥用量及术前、术后12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固定节段Cobb角度、椎间隙髙度、椎体变形指数、固定节段的上终板凹陷角度、固定节段上位相邻椎体的下终板凹陷角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单椎体骨水泥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椎间隙髙度、椎体变形指数、下终板凹陷角度均显著下降,固定节段Cobb角度、上终板凹陷角度均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ODI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NPPS+PMMA在改善患者ODI评分上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矫正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30例腰椎间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法矫正联合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单独运用推拿按摩治疗。治疗1个月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标尺法评分进行比较。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视觉模拟标尺法评分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半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采用手法矫正联合推拿按摩治疗的方案,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且复发率较低,在临床中可考虑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数字化影像学技术辅助研制生物支架的可行性,评估构筑生物支架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宿主部位图像扫描,获取该区域解剖数据,对相邻层匹配轮廓间三维表面进行重构来确定支架形貌,以纳米级无机成分为单位,附于壳聚糖及聚己内酯等天然-有机成分,研制纳米复合支架.观察支架形貌、测定支架的孔隙率、亲水性及降解力学特性.[结果]图像三维重构可提高支架外部轮廓的精确度,减少单纯理化制备过程的参数误差,使支架空间三维布局更加合理,孔径200~350 μm,孔隙率88.6%±0.43%的支架拥有稳定的降解速率及良好的亲水表面,可达到工程化骨支架的力学要求,能作为骨再生修复的载体框架.[结论]数字化影像学技术研制的支架具有稳定的理化性征,能解决与宿主部位相匹配的难题,具有潜在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构建工程化骨的生物学行为,评估优化构筑工程化骨的方法. 方法 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载体(Ad-BMP-2)转染兔脂肪基质细胞,nB-TCP/Cs/PCL支架接种及构建工程化骨,分A组(基因转染加静态培养),B组(凝胶加生长因子加振荡培养)、C组(凝胶加基因转染加振荡培养)和D组(凝胶加生长因子加静态培养);第1、4、8、12、16、20、24、28天,电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凋亡率、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体内成骨分析.结果 C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外基质丰富,凋亡率低于其它组(P<0.05),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其它组(P<0.05),工程化骨发育成熟. 结论 凝胶包埋成骨基因与振荡模式为构建工程化骨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