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56篇 |
预防医学 | 26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吸烟是多种慢性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性"危险因素, 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而控烟是疾病防控最有效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间, 烟草病学领域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研究, 本综述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研究、机制研究、控烟工作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更多人更加深刻认识到"吸烟为致病之首恶, 控烟为防病之首善"的理念。 相似文献
4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尿纤维蛋白肽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49例妊高征尿FPA水平.结果显示:22例轻、中度妊高征尿FPA均值71.65±18.53mg/mg Cr,显著高于正常晚孕妇女(52.21±19.21,P<0.01);15例先兆子痫尿FPA值为146.65±32.53ng/mg Cr,显著高于轻中度妊高征组(P<0.001),12例子痫尿FPA均值为422.93±81.46ng/mg Cr,明显高于先兆子痫组(P<0.001).提示妊高征循环血液处于异常高凝血状态,其严重程度与妊高征的病情轻重相平行. 相似文献
4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患者尿纤维蛋白肽A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42例正常人,24例肾功能正常之慢性肾炎,12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及21例尿毒症期患者尿FPA水平,其均值分别为:25.40±10.30ng/mgCr、26.99±5.77ng/mgCr、38.81±6.28ng/mgCr、79.74±18.76ng/mgCr。结果显示:氮质血症期组尿FPA水平明高于正常对照及肾功能正常之慢性肾炎组(P<0.01),尿毒症期组尿FPA显著高于氮质血症期组(P<0.01)。监测尿FPA水平与血浆肌酐浓度显示二者呈正相关性(r=0.9120,P<0.01)。揭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患者循环血液处于异常高凝状态,其严重程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监测其尿FPA水平能较敏感地反映肾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探讨我国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门诊戒烟治疗时的依从性,为今后完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戒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到2020年8月从中日友好医院戒烟门诊招募的受试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酒石酸伐尼克兰组和盐酸安非他酮组,并给予戒烟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戒烟治疗的依从性和12周的戒...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复制子表达载体,建立HB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分析其复制特性及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以质粒pHBV-dimer为模板,采用PCR结合限制性酶切的方法分步将1.3拷贝HBV基因组克隆到pCR2.1载体。将构建的pHBV1.3质粒转染Huh7细胞,ELISA检测不同时间HBsAg、HBeAg的表达,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分析HBV复制中间体、转录物。并利用该细胞模型进行阿德福韦抗病毒研究。结果 成功构建了HBV感染性复制子表达质粒,该质粒上HBV基因能在Huh7细胞中进行有效复制、转录和表达,并能在体外短期传代12 d。阿德福韦能体外抑制该HBV复制子的复制,抑制程度依赖于药物浓度。结论 新构建的HBV感染性复制子表达载体可介导高水平病毒复制,可用于HBV复制机制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总结《中国针灸》杂志30年来所发表的临床研究类论文,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针灸临床研究发展的状况,以期为相关研究、者评价者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 将《中国针灸》1981~2010年发表的所有临床研究类论文,根据其样本含量、分组方法及有无国际或全国性诊断标准,分别进行评分归类,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①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多,其所占临床研究类论文比例也不断扩大;②分组方法不断规范,随机对照的严谨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随机数字表法使用最频繁.结论 针灸临床研究类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研究过程描述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p5 3、MDR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逆转录酶 -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 ,对 5 0例食管癌和 3 7例癌旁组织中p5 3、MDR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5 3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表达为 68%(3 4 5 0 ) ,癌旁组织中表达 5 9% (2 2 3 7) ;其中在正常组织中占 5 4% (13 2 4) ,在非典型增生中占 69% (9 13 )。MDR基因在食管癌高、中、低分化中的表达水平有极显著意义 ,癌与正常组织有极显著意义。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上p5 3、MDR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意义。结论 p5 3、MDR基因在食管癌中均呈高水平表达 ,癌旁组织中MDR有表达 ,p5 3基因突变早于组织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49.
E花结形成为T淋巴细胞特异的标志,近年来又明确了健康人外周血中多数静止期成熟T细胞,具有非特异性酯酶(ANAE)活性。如实验条件严格,则两种反应可用做细胞免疫测定法之一。在此基础上,国内外研究者采用的E花结形成与ANAE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法,更能准确和较全面地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我们用双标记法也检测了癌症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并探讨了双标记法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T细胞功能与酯酶活性的特点,有人开展了用有丝分裂原转化正常人体和动物淋巴细胞的酯酶活性,并且做了恶性变淋巴样细胞的ANAE活性的探讨。目前尚未见有关探讨转化的非淋巴细胞型恶性肿瘤病人淋巴细胞双标记反应的报 相似文献
50.
背景与目的:SHARP(sorafenib hcc assessment randomized protocol)和ORIENTAL(sorafenib in patients in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两个Ⅲ期临床试验证实,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和延长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临床治疗。本研究使用索拉非尼治疗25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并对其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处理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符合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晚期肝癌患者25例,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⑴化疗栓塞术后病情进展;⑵广泛门脉癌栓无法栓塞;⑶肝门部、腹膜后淋巴结或肺、骨等多发转移者;⑷弥漫乏血供肿瘤;⑸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开始服用索拉非尼治疗后的前12周,观察患者不同级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临床处理。结果:共25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51.44岁。期间9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在服药开始的12周内死亡。3例患者中断索拉非尼治疗,其中2例为治疗不满12周停药,1例为服药5个月后停药。共20例患者符合观察标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skin reaction,HFSR)4例(4/20),腹泻4例(4/20),脱发5例(5/20),皮疹4例(4/20),乏力8例(8/20),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4例(4/20),高血压1例(1/20),腹痛1例(1/20)。这些不良反应经临床处理后,20例患者均能继续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结论: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