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背景:不同氧分压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目前尚未定论,这些差异可能由于研究者对于氧分压的选取不同而造成影响。 目的:检测不同氧分压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进行免疫表型进行鉴定。将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别在1%,3%,5%,10%,21%氧分压的环境中培养24 h后,使用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细胞生长因子、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基因水平以及蛋白水平上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与结论:人脂肪来源的人脂肪来源干细胞阳性表达CD71,CD73,CD90,CD105,阴性表达CD34,CD45,CD54及HLA-DR。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在基因水平上,低氧环境(体积分数1%,3%氧)均可促进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显著性高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P均< 0.01);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有显著影响(P < 0.05);而对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P > 0.05)。在蛋白水平上,低氧促进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P均<0.01),对神经生长因子、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低氧环境中培养后,其生物学特性受到一定的改变,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提高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72.
《中国医院院长》:我们知道,您一直在埋头经营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这块改革的试验田。最近卫生部领导频频到泰心考察调研,认可秦心的改革。您认为泰心成功的基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73.
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persistent fifth aortic arch,PFAA)极少见,系胚胎期第5对鳃动脉弓残留所产生的一种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自1969年Van Praagh~([1])首次描述了这种畸形以来,一些个案及小组病例陆续被报道.近二十年来,随着磁共振、CT及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和普及,本病的报道例数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74.
背景:课题组前期发明了一种新的心肌再血管化的方法,即肝素缓释支架置入联合心肌钻孔,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目的:观察肝素缓释支架置入联合心肌钻孔在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支架置入组,6只,组.支架置入组于心肌梗死区采用自制高速钻孔器由心外膜打2个直径为3.5 mm透壁孔道,每个孔道内置入1枚肝素缓释支架.置入后静脉注射BrdU用以标记DNA复制.观察治疗前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mRNA表达及心肌灌注、新生心肌、心功能等变化.结果与结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置入6周后支架置入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01),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的差值明显降低(P<0.001),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新生心肌明显增加(P<0.001),缺血区存活心肌明显增多(P<0.001).证实心肌钻孔与肝素缓释支架置入可以通过提高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和增加缺血区灌注,增强心肌梗死区损伤心肌细胞的修复,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5.
TMR术后激光心肌管道的实验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透室壁性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R)的供血机理。方法;采用CO2激光照射成年兔载室壁,形成透室壁性激光心管道,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利用组织学切片染色法,观察激光心肌管道内血管的再生与重建及及形态学变化。结果:TMR术后,激光心肌管道内相继出现血液凝固、机化、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最终端上纤维性瘢痕修复。但在纤维性瘢痕中存在着稀少的与心腔相通的通话的小动脉和小静脉。结论:激光  相似文献   
76.
主动脉窦瘤破裂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1988年10月~1995年10月收冶2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无1例死亡,术后远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8~58岁,平均29岁。劳动中突然发病12例,胸外伤后发病2例,产后...  相似文献   
77.
1989年1月9日我院为一例严重冠心病人进行了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候某,男,53岁,鹤岗市。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功能代  相似文献   
78.
胸部闭合伤后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上并不多见,我院收治1例。此例属二尖瓣腱索损伤后断裂,引起反流和迟发性心功不全。经二尖瓣成形术后治愈,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6岁,1990年12月29日入院。8年前因车祸背部砸伤,自觉胸闷气短,胸背部钝痛,当时无截瘫,诊断为胸椎_(6~9)压缩性骨折。伤后1年出现明显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肝素缓释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运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前降支冠状动脉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然后随机分为3组,A组(6只)为对照组,B组(6只)为心肌打孔组,C组(6只)为心肌打孔+支架植入组.在B组和C组中,于心肌梗死区采用自制高速钻孔器由心外膜打2个直径为3.5mm透壁孔道,C组每个孔道内植入1枚肝素缓释支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观察组织学改变、新生血管密度、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B组孔道完全闭塞,C组孔道仍然开放,内壁被一层内皮细胞覆盖.C组中新生血管密度较A组和B组明显增加(均P<0.001);治疗前后C组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的差值(△MDP)较A组和B组明显改善(均P<0.001);C组存活心肌面积较A组和B组明显增加(均P<0.01);C组左室射血分数为较A组和B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肝素缓释支架可以维持穿心肌孔道开放,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增加心肌灌注,提高心肌存活,改善心功能,可能成为心肌梗死后再血管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通过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台对一种植入式磁悬浮离心血泵进行体外流体力学实验。以新鲜羊血为循环介质,通过体外循环台测定在后负荷为100 mmHg,血泵在不同转速下的输出量;通过控制血泵的转速,测定在固定泵速下不同后负荷下的输出量。血泵测试工作电压为24 V,电流波动于0.3~0.75 A。血泵功率为7.2~18 W。在后负荷为100 mmHg下,泵速在2 900~3 900 rpm,输出流量为3~7.1 L/min。泵速为2500~3 500 rpm,血泵在后负荷69~163 mmHg下输出流量为1.02~5.87 L/min。在固定的转速下血泵的压力-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体外实验血泵工作性能稳定,可以满足成人心室辅助的需求。血泵功率偏高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