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心肌SPECT显像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8头,按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机械打孔+空白支架(对照组)、机械打孔+b-FGF支架(单纯治疗组)、机械打孔+b-FGF支架+BM-MSCs(联合治疗组).所有猪左前降支均被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3组均在梗死区及周边区机械打孔并分别埋入空白支架、b-FGF支架、b-FGF支架+BM-MSCs;术后行心肌SPECT显像检测心肌血流的改变,同时还进行超声心动图、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术后6周,治疗组梗死心肌质量差值、短轴缩短率、新生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 b-FGF缓释支架联合BM-MSCs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区域血流、促进血管生长、提高心功能;心肌SPECT显像是评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夹层动脉瘤,由于累及到主动脉弓导致临床治疗上极为复杂。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的切除涉及到术中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完好的血液供应,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又涉及到保护大脑及脊髓功能的问题,因而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在心外科领域是难度高、风险大及综合技术要求全面的手术。我院自2002年11月-2005年8月采用升主动脉、全弓置换+人工覆膜支架改良“象鼻”手术治疗Debakev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10例无顶冠状静脉窦的实时三维和全容积三维数据库,切割图像并观察冠状静脉窦顶壁缺损的形态特征或左上腔静脉回流位置等,其中9例与手术结果对照,1例与CT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0例无顶冠状静脉窦中,Ⅰa型2例,Ⅰb型2例,Ⅱb型2例,Ⅲb型4例。实时三维超声可显示Ⅱ型和Ⅲ型无顶冠状静脉窦的顶壁缺损的完整形态及毗邻关系,2例Ⅰa型可显示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回流部位及入口形状,2例Ⅰb型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均不能提供有价值信息。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可直视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Ⅱ型和Ⅲ型的顶壁缺损全貌以及Ⅰa型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回流部位等,可提供二维超声心动图所不能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介绍微创内镜切取大隐静脉(MIEVH)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应用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在连续CABG患者中,79例采用传统全程皮肤切口切取大隐静脉,63例采用MIEVH.结果 微创术后腿部并发症明显减少,最显著的是切口无感染,下肢的疼痛和水肿明显减轻,切口小美容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全程SVG切口(P<0.05).随访4~13个月(平均8.6个月),搭桥术后效果好.结论 MIEVH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美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在前期通过模拟循环实验台对自行研发设计的微型轴流血泵进行体外流体力学特性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活体动物急性实验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植入方法和植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健康绵羊4只,左侧开胸植入血泵,形成左心室→血泵→降主动脉的循环通路,置入压力和流量监测管道,血泵连续运行6 h,进行血泵流体力学测试。结果血泵直接植入左心室,无需体外循环,连续运行6 h期间,工作性能稳定。平均动脉压(70±15)mmHg,调整血泵转速8 000 r/min~13 000 r/min,其对应流量达到0.45 L/min~5.00 L/min。结论该轴流血泵易植入,活体动物急性实验表明作为短期辅助其基本流体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临床心力衰竭患者辅助循环需求。  相似文献   
106.
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的比较影像学及新分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和比较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PFAA)的超声心动图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图像特征并探讨本病的新分型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FAA的超声心动图及CT图像特征,依据当前分型法及新的改良分型法进行分类。结果:3例PFAA包括新分型A1型(Weinberg-A型)、新分型A2型(Weinberg-B型)和A3型(头臂动脉异常起源)各1例,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3例PFAA的空间结构及病理解剖,超声心动图能显示2例A1型和A2型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1例A3型超声漏诊。结论:超声心动图及CT对诊断PFAA具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应用能更准确评价PFAA病理解剖及血流动力学。新的分型方法包含了更全面的PFAA类型,有利于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的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复合超声技术对24例UCSS患者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或/和手术证实。结果:24例UCSS中,Ⅰa型14例,Ⅰb型2例,Ⅱa型2例,Ⅱb型2例,Ⅲb型4例。Ⅰa型UCSS的特征表现为左上腔静脉血流回流入左房。Ⅱa型表现为左上腔静脉经冠状静脉窦口回流入右房及中途向左房的“分洪”征。Ⅱb型及Ⅲb型则表现为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结论:UCSS血流动力学因类型及合并畸形的不同而变异较大。综合超声技术尤其是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可为评价UCSS的血流动力学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自体心包条二尖瓣环成形术的早、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33例行二尖瓣环成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即刻(17例)、术后1周(33例)、术后3个月(18例)的疗效观察,并与术前超声结果相比较,评价成形术效果.结果 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减轻(P<0.05);术后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明显缩小(P<0.05);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略减低(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后1周明显提高(P<0.05);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3个月二尖瓣环成形术效果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实时直观、简便易行,可作为评价自体心包条二尖瓣环成形术首选的检查方法,且瓣环成形术早、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SES)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术后患者SES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中,15例进行了激素替代治疗,其中11例3d后顺利恢复,2例经近1周的治疗后病情缓解,而另2例患者病情迁延,甲状腺功能指标反复,最终死亡。结论对心脏外科术后发生SES的患者,视情况可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其治疗反应可以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10.
一种植入式磁悬浮离心血泵的体外流体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台对一种植入式磁悬浮离心血泵进行体外流体力学实验。以新鲜羊血为循环介质,通过体外循环台测定在后负荷为100 mmHg,血泵在不同转速下的输出量;通过控制血泵的转速,测定在固定泵速下不同后负荷下的输出量。血泵测试工作电压为24 V,电流波动于0.3~0.75 A。血泵功率为7.2~18 W。在后负荷为100 mmHg下,泵速在2 900~3 900 rpm,输出流量为3~7.1 L/min。泵速为2500~3 500 rpm,血泵在后负荷69~163 mmHg下输出流量为1.02~5.87 L/min。在固定的转速下血泵的压力-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体外实验血泵工作性能稳定,可以满足成人心室辅助的需求。血泵功率偏高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