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清肿瘤标志物CK20、CD105和CD146的表达,探讨CK20、CD105和CD146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K20及CD105/CD146的表达情况。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及CD105/CD146的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CK20及CD105/CD14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CK20和CD105/CD146在膀胱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和48.0%,其表达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有无远处转移、肿瘤直径、病灶数量等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患者中有10例同时出现CK20及CD105/CD146阳性表达,两者的表达有相关性(χ2=4.276,r=0.281,P〈0.05)。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CK20相比,阳性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CD105/CD146相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但阳性率仍有提高。结论CK20及CD105/CD146对于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CK20及CD105/CD146与单项检测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CK20及CD105/CD146可以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川龙胶囊中君药芍药苷的含量。方法以ASB C18(5μm,4.6mm×250mm)(Agel公司)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V/V,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25~1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值为1.9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红川龙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A242检测和18F-FDG PET/CT显像联检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胰腺癌和38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均行血清CA19-9、CA242检测和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CA24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胰腺良性病变组。血清CA19-9、CA242和18F-FDG PET/CT联检呈显灵敏度、特异性均优于任何一单项或CA19-9与CA242联检。结论:血清CA19-9、CA242和18F-FDGPET/CT显像联检能提高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胱氨酸结石的微创治疗和预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胱氨酸结石微创综合治疗和预防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提高对其复杂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间18例胱氨酸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结石成分分析确诊.外科治疗原则为根据病情选取最微创方法,外科治疗后充分告知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包括增加液体摄入量和口服药物预防等.所有患者随访至今.结果:对18例胱氨酸结石患者的微创治疗总体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随访过程中12例患者结石至少一次复发,复发率66.7%,对复发结石采取积极的治疗.随访调查得知仅6例患者(33.3%)外科治疗后良好地遵从了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结论:胱氨酸结石属复杂性结石,复发率极高,应根据病情选取微创方法进行治疗.药物预防至关重要,但患者依从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LN测定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RIA法检测血清HA、PC-Ⅲ、C-Ⅳ、LN的浓度。结果HA水平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5),并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以肝硬化组最高,组间比较肝硬化显著高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P〈0.001),肝癌组与急性黄疸性肝炎组比较P〈0.05;PC-Ⅲ各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并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高,但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C-Ⅳ除急性黄疸性肝炎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有显著性(P〈0.001)。组间比较以上各组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且差别有显著性,慢迁肝与急性黄疸性肝炎组比P〈0.01,肝硬化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比较P〈0.001,肝癌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比较P〈0.01;各组LN水平逐渐升高且以肝硬化组最高,与正常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组间比较肝硬化较急性黄疸性肝炎、慢迁肝组显著增高(P〈0.001)。结论血清HA、PC-Ⅲ、C-Ⅳ、LN联合检测可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判定、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肝病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病情的动态观察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免疫Balb/c雌性小鼠,通过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并测定效价;同时选取膀胱尿路上皮癌蜡块65例(低危组40例,高危组25例),正常膀胱黏膜2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TSLC1蛋白表达情况,由两位病理医生根据染色情况确定阴性(-)、弱阳性(+)、强阳性(++)。利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病理分级的TSLC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IgG1,测其效价为1∶100 000;免疫组化示细胞质、细胞膜显色。高危组TSLC1蛋白表达阴性为88%(22/25),弱阳性为12%(3/25);低危组TSLC1蛋白表达弱阳性为75%(30/40),阴性25%(10/40);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均为强阳性表达,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C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在评价肿瘤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是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中有价值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7.
108.
背景:应用生长因子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样细胞分化,但诱导后的细胞在生物体内很难形成成熟的软骨细胞且仍具有分泌软骨基质及抗压,抗摩擦的能力.目的:对比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关节软骨细胞共培养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方法:提取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1:2,1:1,2:1浓度比种植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同时设置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组为对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基质合成情况,并诱导结果行MTT比色法检查、氨基聚糖水平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I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关节软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比例诱导的结果与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结果相当,但随着关节软骨细胞在诱导中体系中比例的增加,诱导结果明显优于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当诱导细胞达到一定比例时,诱导结果不会随之变化.说明软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在开始时,诱导结果与软骨细胞所占的比例成正相关,当软骨细胞达到一定比例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结果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软骨细胞的诱导存在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109.
背景:研究证实,关节软骨细胞具有分泌诱导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关节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但至今未见两种细胞运用Transwell共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软骨的报道.目的:观察在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后,关节软骨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关节软骨样细胞转化的能力.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4周龄SD大鼠的股骨及胫骨干骨髓,关节软骨细胞来源于4周龄SD大鼠的正常股骨头表面的关节软骨.分别吸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关节软骨细胞,按1:1的细胞比例分别植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下室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室植入关节软骨细胞.同时设置相同浓度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分别在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基质合成情况,并对各组细胞爬片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氨基聚糖含量检测.结果与结论:共培养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外基质合成丰富,其基质能被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细胞染色呈现黄色.氨基聚糖含量随着诱导时间增加而增多.提示关节软骨细胞分泌物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关节软骨样细胞转化的能力,与此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还能分泌促进组织细胞修复的细胞因子,使共培养中的软骨细胞功能得以加强.由此可见,软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诱导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0.
江苏省城乡居民吸烟流行趋势及控烟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楚  刘晓强  王德斌 《安徽医学》2010,31(8):983-985
目的分析江苏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吸烟流行趋势及特点,并从中获取控烟策略的启示。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17个县(市、区)、10200户家庭,由经过系统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结果不同社会特征人群吸烟率存在差异,其中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中老年人群高于青少年人群(P〈0.05);吸烟开始年龄男性集中在15-24岁青少年时期,女性则明显偏晚;吸烟严重程度以中度吸烟(10-19支)和中重度吸烟(20-39支)为主。结论要充分考虑不同性别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控烟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