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反映斑块内部的新生血管、斑块的形态和成分等,评价斑块不稳定特征性风险因素诊断斑块破裂风险的效能。方法 纳入超声筛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面积狭窄50%~99%、临床表现为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164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造影,其中76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并获得病理结果。超声图像以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非强化区(包括脂质和斑块内出血)、斑块钙化向管腔面突出等作为斑块不稳定性的风险因素,以组织学发现斑块内出血作为最倾向斑块破裂的指标,将具有不稳定特征的各项风险指标分别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各项风险指标分别与斑块内出血的对应关系。造影新生血管分级为低风险组(0~1级)、中风险组(2~3级)、高风险组(4级),与病理斑块内出血结果作对照分析,对诊断不稳定斑块破裂的效能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OR值反映危险度。结果 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低或混合回声为77.6%,造影非强化区为81.8%,钙化向管腔面突出为90.2%,斑块内新生血管Ⅱ级以上为80.6%;新生血管分级与病理对照分析,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92.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治疗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探讨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案。方法采用激素递减法、中药内服外敷法、抗过敏护肤品分别加服中药或抗组胺药4种方法进行治疗,比较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4种方法中,激素递减法疗效最差,使用抗过敏护肤品加服中药或抗组胺药疗效最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必须有针对性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外用湿喷加内服药治疗较激素递减法疗效更佳,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3.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促进猕猴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目的:验证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猴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细胞移植。方法:将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恒河猴分为3组,联合移植组采用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单纯细胞移植组给予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制备脊髓组织石蜡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空洞形成情况,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空洞面积。结果与结论:对照组脊髓结构严重破坏,空洞面积大、累及范围广;单纯细胞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较好,有小面积空洞,偶有较大空洞形成;联合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最好,仅存在小面积空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比较,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更佳,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脊髓空洞的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背景:鉴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最终研究目的,是将诱导后的细胞移植入体内参与损伤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因此,保证移植细胞的活性显得十分重要。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隐丹参酮体外诱导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以隐丹参酮为诱导剂诱导第8代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段诱导细胞的凋亡百分比(每间隔0.5 h为1组,共12组)。选择细胞凋亡百分比较高的一个时段,观察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0-100 μg/L,共11组)对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诱导后细胞凋亡百分比逐渐升高,约4 h时达到峰值,维持约1 h后下降(P < 0.05)。 随着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质量浓度由0 μg/L提高到30 μg/L,细胞凋亡百分比逐渐下降(P < 0.05),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质量浓度超过30 μg/L后,细胞凋亡水平受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质量浓度影响不再显著。结果可见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隐丹参酮体外诱导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神经梅毒(nurosyphilis,NS)的临床特点并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对11例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例NS均被确诊,无症状NS 7例,脑膜血管梅毒3例,脑实质梅毒1例.其中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 TPPA)阳性者11例(100%),蛋白增高者9例(82%),细胞数增高者7例(64%).血清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RPR)都是阳性.结论 NS的诊断目前尚无金标准,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尽早发现无症状型NS,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和肝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行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联合组,58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组,28例)。通过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监测和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不同手术方式对门静脉血流量(PVF)的影响,通过吲跺氰绿排泄试验(ICGR15)观察肝储备功能和有效肝血流量(FHF)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术后FPP、PVF、FHF和ICGR15分别为(31.4±2.4) cmH2O、(900±350)ml/min、(551±246)ml/min和(31.2±13.8)%,较术前有明显降低或升高【(38.2±3.6) cmH2O、(1250±360)ml/min、(696±300)ml/min和(23.6±11.9)%,P<0.05】。断流组术后FPP、PVF,FHF和ICGR15为(32.8±3.2) cmH2O、(980±250)ml/min、(507±140)ml/min和(27.4±13.0)%,也较术前明显升高或降低【(36.9±3.9) cmH2O、(1320±320)ml/min)、625±158)ml/min和(22.2±13.4)%,P<0.05】。与断流组比较,联合组FPP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PVF、FHF和ICGR1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天联合组肝功能良好、轻度和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为72.4%、19.0%和8.6%,断流组分别为67.9%、21.4%和10.7%,两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随访5~36月,联合组分别有1例和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断流组分别为3例和2例。结论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可维持门静脉向肝血流,保护肝脏储备功能,防止肝功恶化衰竭。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入院、行PCI治疗的3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变化分为非对比剂肾病组275例和对比剂肾病组35例。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术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或术后肌酐增幅≥0.5 g/L。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危险因素下,术前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明显偏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具备同样的危险因素情况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PCI治疗的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8.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87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3~2009年我院收治87例AOSC患者,其中47例采用早期胆道减压(内镜治疗或急诊手术),40例采用保守治疗(延期手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胆道减压组47例,治愈45例(87.2%),死亡2例(4.3%),死亡原因均为多发性器官衰竭,发生各类并发症6例;保守治疗组40例,治愈34例(85%),死亡6例(15%),死亡原因为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综合症、心肌炎等;发生各类并发症12例。结论早期胆道减压在减轻AOSC患者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的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改良创伤救治模式在县城医院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ICU在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观察组)及同区域内其他医院急诊科采用传统创伤救治模式救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创伤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创伤救治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治疗效率指标包括受伤至入院所用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室至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采用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评估量表(C-CCFSS)评估2组家属的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所用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急诊室至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C-CCFSS中病情保证、信息获取、接纳、支持、舒适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创伤救治模式可以显著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时间,提升...  相似文献   
100.
隐丹参酮诱导猴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体外培养猴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并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猴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用含隐丹参酮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 体外培养的猴MSCs表达CD29、CD44、CD105、CD166,并且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不随传代而发生改变。bFGF预诱导24 h 后,隐丹参酮可以将MSCs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NSE、NF表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8.3%±3.5%、70.3%±1.5%,而GFAP表达阴性。 结论: 隐丹参酮可以在体外将猴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