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52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478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137篇
外科学   216篇
综合类   948篇
预防医学   390篇
眼科学   145篇
药学   440篇
  8篇
中国医学   390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化疗采用SOX方案;对照组化疗采用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每个化疗周期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1.38%,疾病控制率为75.86%,对照组有效率为34.48%,疾病控制率为68.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如红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腹泻、外周神经症状、手足综合征、肝功能异常等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SOX方案的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利于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FU-GM)数和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成单位(CFU-F)的变化意义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经6.0Gy60Coγ照射后,立即喂饲川芎嗪并设对照组和正常组,分别于第3、7、14、21天检测其骨髓VEGF、CFU-GM和CFU-F的变化。结果:照射后第3、7、14 d骨髓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川芎嗪组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推移骨髓VEGF表达水平逐渐恢复,照射后第21 d川芎嗪组已恢复正常(P>0.05),而照射组仍低于正常组。照射后骨髓CFU-GM和CFU-F明显受到抑制,但川芎嗪组显示了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VEGF的表达变化在造血功能的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川芎嗪具有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对患者左心房大小的影响。方法10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采用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中消融组56例,药物治疗组4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左房大小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4.6±2.3)个月,消融组维持窦性心律47例,成功率为83.9%;药物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22例,成功率为48.8%,消融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左心房大小相似,药物治疗成功组患者左房内径虽较治疗前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成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左房内径较术前及药物治疗成功组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与药物治疗相比,有较高的窦律维持率,能更有效逆转左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麻复舍硬膜外麻醉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分别接受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采用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监测HR、MAP、CVP。结果:A组在切皮、气腹后15min、气腹后30min、拔管后的HR、MAP、CVP均较切皮前明显增加(P〈0.05);B组除CVP在气腹时略有增加外(P〈0.05),HR、MA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显著减轻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5.
对50例居家规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微信网络技术实施管理。出院前腹膜透析专职护士为患者建立随访管理档案和进行相关宣教。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点评、填充统计、提醒等功能激励患者持续进行自我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各项治疗随访管理,给予患者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随时关注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情况。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高效、低投入的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1月,广东省深圳市某三甲专科医院病案科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结果: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由15.2%降至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提高了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7.
几丁质在昆虫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角质层,保护昆虫免受外界伤害,并参与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周期性蜕皮等重要生理活动。几丁质的合成由糖代谢、海藻糖合成和几丁质合成等多个途径协调完成,包括海藻糖酶(TRE)和几丁质合成酶(CHS)在内的8种酶参与协同催化。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技术是用于研究几丁质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类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昆虫几丁质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组成,及RNAi处理后不同酶类基因的表达与昆虫表型之间的关系,为全面认识几丁质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功能、作用机理以及开发新型杀虫剂防治害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吸烟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部490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调官兵吸烟率为52.29%;战士吸烟率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官兵吸烟率不同(P0.05),呈现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吸烟率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年龄官兵吸烟率存在差异(P0.05),呈现随年龄增长吸烟率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高峰在21~23年龄段;不同军龄官兵吸烟率存在差异(P0.05),也呈现随军龄增长吸烟率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高峰在5年军龄;不同军龄的官兵吸烟量存在差异,随着军龄的增加吸烟官兵中高吸烟量的比例逐渐上升(趋势χ2检验,P0.05)。结论部队官兵吸烟率较高,控烟力度仍需加强,应根据官兵吸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79.
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抗药性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目的试验观察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药性.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结果0.025%杀鼠灵和 0.005%溴敌隆投药期28d,摄食饵点数和毒饵消耗量未见下降(杀鼠灵= 76.16+0.217x,溴敌隆= 83.49+0.010 4x),两种灭鼠剂的抗药性差异无显著性(t=0.213 3,P>0.05).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72.72%(8/11),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70.00%(7/10).结论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χ2= 0.119 3,P> 0.5).  相似文献   
80.
崔慧  孙业全  刘文娟  董鹏 《山东医药》2007,47(27):95-96
回顾性分析5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门腔间隙内外生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病例。着重观察门腔间隙内病变的部位、形态、强化特点以及合并症。结果显示,5例均累及门腔间隙的全段,2例肝癌患者癌变均源于肝脏尾叶,元蒂,强化方式符合“快进快出”的特点且均有肝硬化和脾脏增大,伴有腹膜后淋巴结增大;3例肝血管瘤均源于肝脏尾叶,元蒂;其中2例海绵状血管瘤强化方式符合“快进慢出”的特点,1例纤维性血管瘤表现为门脉期不均匀强化。认为CT是诊断门腔间隙内外生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的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