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分析血清硫苷脂(Sulfatide)、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MI-HF组)和87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AMI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Sulfatide和ANGPTL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Sulfatide和ANGPTL4水平与AMI-HF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Sulfatide和ANGPTL4水平在评估AMI-HF疾病进展的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心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HF组Sulfatide、LVEDVI、LVESVI均显著高于AMI组,ANGPTL4、LVEF低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ulfatide、ANGPTL4、LVEF、LVEDVI、LVESVI是AMI患...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H2FPEF评分与SYNTAX评分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胸痛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NSTE-ACS患者118例,入院时计算每例患者的H2FPEF值,使用SYNTAX评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09-01至2017-02-28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且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CTO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Cohen-Rentrop法评估CCC形成程度,分为不良组(23例)和良好组(63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常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情况。结果 不良组糖尿病病史比例、高脂血症病史比例、吸烟比例、TSH水平、SCH比例均高于良好组,FT3、FT4水平均低于良好组(χ2=6.192、6.031、6.720,Z=-2.410,χ2=4.976,Z=-3.586、-2.8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1显示,糖尿病〔OR=0.255,95%CI(0.066,0.981)〕、吸烟〔OR=0.136,95%CI(0.030,0.620)〕、SCH〔OR=0.048,95%CI(0.007,0.327)〕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2显示,糖尿病〔OR=0.142,95%CI(0.027,0.761)〕、吸烟〔OR=0.128,95%CI(0.019,0.861)〕、TSH〔OR=1.955,95%CI(1.247,3.066)〕、FT3〔OR=0.170,95%CI(0.043,0.671)〕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吸烟、SCH、TSH、FT3是冠状动脉CTO患者CCC形成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了新证据,从而更好地预防冠心病进展。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围介入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危NSTE-ACS患者95例,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8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试验组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IMI血流1级、0级率均为0,而试验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及心包填塞,试验组术中无复流、血管远端栓塞、再发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严重出血、轻度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介入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高危NSTE-ACS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增加组织灌注,降低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提出,不仅促进了心电学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内容,并成为慢性心力衰竭伴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获超反应的一个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易损斑块(V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存在VP,将其分为VP组(n=62)和非VP组(n=59)。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低密度脂蛋白(LDL)、MHR及其联合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预测价值。结果 VP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VP组,LDL、MHR高于非VP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MHR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MHR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V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DL、MHR及其联合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存在...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疗效。 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CT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析PCI成功率、双侧造影有效率、微导管使用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经桡动脉行PCI治疗,PCI成功率为72.73%(48/66);使用微导管成功率较未使用者高,双侧造影成功率较非双侧造影高(P<0.05);经桡动脉行PCI治疗术后3、6、12个月LVEF呈逐渐上升趋势,较术前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06%(4/66)。 结论对CTO患者采取经桡动脉PCI治疗成功率高,术中采用微导管及双侧造影可明显提高成功率,还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一类促进细胞生长、具有胰岛索样代谢效应的细胞因子,属于胰岛素家族的一类多肽,它在个体生长和细胞分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IGF-Ⅱ受环境、激素、遗传等多因素的调节,在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病及肿瘤等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和利用这一因子,解决与之密切相关的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将为临床医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辅酶Ⅰ(NAD+)对1型心肾综合征(CRS 1)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26例CRS 1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3例、NAD+治疗组6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NA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AD+5 mg·d(-1)肌肉注射,疗程为14 d。以外周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以外周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24 h尿量评估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NAD+治疗组NT–proBNP、LVEF、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D+对CRS 1患者的心、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