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口服溴隐亭(Bromocriptine)与肿瘤手术切除致泌乳素变化对比研究,了解治疗方法对于降低PRL的疗效。方法入组病例完善实验室泌乳素(prolactin PRL)及鞍区MRI、CT检查,泌乳素型垂体腺瘤诊断明确。均先予术前3日18时顿服溴隐亭5mg,分别于服药后2h、3h和12h检查血PRL水平,同时监测该患者术后12小时血PRL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时服药和手术切除肿瘤并按照设计时间采血检验PRL数值。31例患者服药后总的有效率87.1%;其中PRL正常占35.5%;无效率12.9%。手术后12小时检测PRL值总有效率87.1%,其中PRL正常占32.3%,无效率12.9%。两种治疗方法对于降低PRL值的效果统计学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服药和手术切除肿瘤后泌乳素的变化规律可见针对于泌乳素下降的疗效两种治疗方法无统计学差异,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机体条件及个人需求采取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是可行而且具有临床意义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MRI检查将肿瘤分为4型:单囊伴单瘤结节型40例,实质型8例,囊实型6例,多发结节型4例。采用后正中、旁正中或枕下人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56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脑肿胀1例,再出血1例,予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5年,肿瘤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分型对于指导手术是必要的,应根据瘤结节位置,合理选择手术人路。实质型和囊实型肿瘤手术时间长,手术风险大,术前可行造影检查,必要时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63.
成人Chiari畸形Ⅰ型是最常见的颅颈交界区畸形,通常伴有枕大池的消失以重建枕大池为目的行减压手术,延颈髓直接减压的同时恢复了颅颈交界区的正常脑脊液循环,从而使脊髓空洞好转,临床症状缓解。本研究中53例成人Chiari畸形I型患者术前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基于枕大池重建理念选择性应用后颅窝减压并硬膜成形术(PFDD)或PFDD+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热凝术,术后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4.
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傅先明,汪业汉,徐复华,周本秀,陈宜鑫,凌士营,朱娟,李光群,孙华明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已得到飞快发展,自1978年Backlund首次报告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次全排空脑内血肿之后,国内外学者相继报告了此项技术的改进及...  相似文献   
65.
颅内特殊部位病变的立体定向活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特殊部位病变立体定向活检的手术技巧及影响因素.方法 总结1994年12月~2005年12月间对颅内特殊部位病变行MR导向立体定向活检的106例病例.患者年龄6~76岁,平均42.5岁,其中男62例,女44例,病灶位于鞍区13例,基底节区35例,松果体区51例,脑干7例.使用1.0T MR机定位和Leksell-G型定向仪,ASA-602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行定位影像三维重建并选择最佳靶点、入颅点和活检轨迹.所有靶点均使用Sedan活检针活检,活检组织标本行术中快速冰冻病检,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本组106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03例,其中生殖细胞瘤37例,松果体母细胞瘤5例,淋巴瘤11例,转移瘤14例,感染性病灶7例,胶质瘤26例,脑变性疾病3例;阴性(轻度胶质增生)3例.病理诊断阳性率97.17%.活检后少量出血2例,全组病例无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定位精确、高诊断率的脑部疑难病变定性诊断方法,对颅内特殊部位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6.
神经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尤其神经内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神经内镜技术在桥脑小脑角区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临床风险以及提升医生的手术技术,在临床和教学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立体定向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5世纪末,Leonado Da Vinci提出立体定向的构想,19世纪末,Dittmen介绍立体定向术原理和动物试验,Zernov制造出极坐标定向仪,到20世纪初Clark和Horsley设计出三维坐标定向系统,直到1947年Spiegel和Wycis完成有史以来第1次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人类在立体定向手术的前期准备花费了4个多世纪的漫长时间。1946年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问世,1979年Brown提出定向仪和CT相匹配,不久定向仪与MRI、DSA、PET结合相继有了报道,1986年Robert介绍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此后,立体定向手术摆脱了有框架立体定向手术存在相对死角的传统思路,走入了无框…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介绍左旋多巴试验在PD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3例PD病人 ,在进行UPDRS评分和Webster评分后 ,作一次单剂量左旋多巴试验。先停药 12小时以上 ,然后 ,一次性口服左旋多巴 35 0mg ,每隔 30分钟对病人的状态评价一次 ,共计检查 30 0分钟 ;最后计算病人对左旋多巴的改善率。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分别作Vim核或Gpi毁损术。 结果 左旋多巴的最大改善率分为 0 =0 % ,± =12 .5 % , =37.5 % , =5 0 % , =75 % , =10 0 %。本组最大改善率为 : 4例 , 8例 , 9例 , 12例。所有病人的手术结果均为良好。结论 左旋多巴试验是PD病人术前准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检查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无血管压迫类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的同时切除部分患支进行电镜检查,了解其病理改变,探讨非血管压迫类型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在15例无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行感觉根部分切断的同时,在患侧神经根出脑干区3mm范围内切取一小块,2%戊二醛固定,1%锇酸后固定,环氧树脂包埋,醋酸双氧铀和枸橼酸铅双重染色,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结果 15例患支均有以下病理改变:有髓神经纤维部分髓鞘松解及变性,局部变性坏死,少数空泡变性。结论神经脱髓鞘改变是导致无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发病的病理学基础,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IFNM技术可视化面神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IFNM)技术在显微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过程中保留面神经的效果。方法对86例单侧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切开肿瘤背侧包膜前,根据电刺激肿瘤表面及边缘产生的激发性肌电图来探查并确认面神经的行走路径;术中采用自发性肌电图监测面神经,使其免受牵拉、挤压或损伤,交替采用激发性肌电图实时探查、确认面神经,从而在虚拟状态下达到面神经"可视化"。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79例,占91.9%;次全切除5例,占5.8%;大部分切除2例,占2.3%。面神经解剖保留74例,保留率达86.0%;实用听力保留28例,占32.6%。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分级:Ⅰ~Ⅱ级64例,占74.4%;Ⅲ~Ⅳ级15例,占17.4%;Ⅴ~Ⅵ级7例,占8.2%。结论采用IFNM技术术中"可视化"面神经是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神经得以保留的关键,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扎实的桥小脑角局部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