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研究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水平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对沈阳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管理的17 486例孕中期(15~20 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对确定的高危人群进行遗传优生咨询,知情选择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胎儿发育;并根据医学问卷调查及查阅其住院分娩病志,分析异常妊娠结局与生化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检出各类高危人群共1 237例中,结果异常胎儿57例,另外低危中发生异常胎儿4例.本研究灵敏度93.4%,特异度93.2%,阳性预测4.6%,阴性预测99.9%,假阳性率6.8%,假阴性率6.6%.统计分析显示,生化指标异常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自然流产、羊水过少等异常妊娠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且胎儿宫内窘迫、自然流产与生化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孕妇孕中期血清生化标志物异常升高或降低,不仅可用于胎儿异常及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等筛查,还可用于预测异常妊娠结局的高风险孕妇.在产前筛查中应对这些孕妇加强保健及监测.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联合目标温度管理(TTM)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2例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1~5 d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患者行ICP实时监测联合TTM(使核心温度控制在33~35 ℃)等多模态监测的神经重症综合治疗管理,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ICP实时监测, 2组患者ICP监测时间均为5~7 d, 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并依据ICP的实时变化趋势采取阶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同时间ICP、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监测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ICP较对照组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的ICP均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寒战、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较高, 血压不稳、脑心综合征、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73.
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过程中,对于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通常采用被动训练策略。为了激发患者的主动康复意愿,对于逐渐具备主动发力能力的患者,康复治疗师会采用机器人助动训练策略。本文针对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力模糊判别的人体上肢运动功能评估方法以及按需辅助的人机交互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基于计算力矩控制器的被动训练和结合势能场的助动训练模式,然后将训练过程中三维力传感器采集的交互力信息引入至模糊推理系统中,提出了主动参与度σ,并设计相应的辅助策略算法实现两种训练模式的自适应调整。最后通过试验证明了主动参与度σ与表面肌电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并且,相较于仅通过交互力大小进行模式调整的控制策略,该方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使机器人在训练过程中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颅内压相关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对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24 h持续动态颅内压相关参数监测5~7 d,并根据第1天的脑灌注压(CPP)平均值将患者分为低灌注组(CPP<60 mmHg),中灌注组(CPP 60~70 mmHg),高灌注组(CPP>70 mmHg),根据患者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分为实施组和未实施组。比较不同CPP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颅内压相关参数与CPP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颅内压相关参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的预测价值。结果 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PP低灌注组9例(18.8%),CPP中灌注组14例(29.2%),CPP高灌注组25例(52.1%)。3组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颅内压(ICP)、压力反应指数(PRx)、平均颅内压波幅(MWA)、压力波幅相...  相似文献   
75.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12例患者采用低潮气量、低PEEP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保护性通气模式。分别在机械通气前和通气后2小时、1、3、7天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 本组行机械通气后,其氧合指征PaO2和SPO2明显改善,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状态下,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不明显。治疗期间,除1例肺大泡患者出现气胸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并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优生、优育、优教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国策。由于0~ 6岁儿童特别是 3岁以内儿童大脑发育迅速 ,有较大的可塑性 ,进行早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 ,还能减少由于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大脑的损伤所致的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生。我国以独生子女居多 ,3岁以内的儿童多在家中抚养 ,虽然儿童倍受家庭的重视 ,但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教养儿童 ,特别是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造成儿童心理发育的偏倚 ,另外那些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的高危儿或已出现发育障碍的小儿 ,在我国现有的医疗保健条件下尚不能将他们收容到相应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ICP)在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 2018-01—2019-05收治的4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1例,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同意床边急诊行ICP脑室型传感器(Codman ICP,美国强生公司)置入术,ICP持续上升且>25 mmHg(1 mmHg=0.133 kPa),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对照组21例患者,入院时家属拒绝行ICP置入术,复查颅脑CT或MRI显示中线移位>1 cm+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GCS评分进行性下降时,急诊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术后GOS预后分级法评定临床治疗效果,与存活患者ICU总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死亡8例,病死率38.1%;存活13例患者,存活率61.9%;GOS分级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0例;其中恢复良好(Ⅲ级+Ⅳ级+Ⅴ级)8例,良好率38.1%。对照组死亡2例,病死率9.5%;存活19例,存活率90.5%。GOS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7例,Ⅴ级1例,其中恢复良好16例,良好率76.2%。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总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能够及时动态把握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变化,有利于观察临床手术指征并确定手术最佳时机,从而为临床实施手术提供有效、直观的量化指标,也同时为此类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8.
脑电阻抗监测技术是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的成像技术,其利用生物体液的导电性监测脑部生理、病理状况,产生整个区域的阻抗图或阻抗变化图,具有无创、安全、可实现对脑电阻抗动态、实时监测等优点。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脑水肿是其常见的致死、致残并发症之一。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的发生可导致病死率高达80%。扰动系数作为脑电阻抗的监测指标,它的波动反映颅内水肿的变化,将该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实时判断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提高脑梗死早期脑水肿诊断的准确性与治疗的有效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3,FGF13)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WB法检测FGF13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和肺癌A549、H460细胞中的本底表...  相似文献   
80.
张丽  冯光  高靖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27-3128
目的:分析48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发生的原因及家庭社会负担。方法:采用回顾性筛查诊断分析及家庭调查的方法。结果:48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中有19例参加产前筛查,10例被确定高危孕妇,9例进行了产前诊断,8例在孕28周前做了治疗性流产。结论:孕妇对21-三体综合征筛查意义认识不足,贫困及政府政策不利是21-三体综合征筛查率较低、阳性孕妇漏筛的主要原因。遗传、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职业有害接触等可能在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