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颅内神经上皮源性肿瘤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 采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对新鲜冻存的78例颅内常见肿瘤和5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颅内常见感性肿瘤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为79%(42/53),良性肿瘤的表达率则为8%(2/2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脑组织标本均为阴性。星形细胞瘤的端粒酶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Ⅰ-Ⅱ级(65%)和Ⅲ-Ⅳ级有(100%)的星形细胞瘤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端粒酶在颅内常见良、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但阳性率不同,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规律和不规律的中度强迫运动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应激反应、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前体细胞的存活及成熟的影响. 方法 将48只C57BL/6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为规律运动训练组(n=16,定时定量),B组为不规律运动训练组(n=16,定时不定量),C组为对照组(n=16).对A、B组小鼠进行为期4周的强迫运动训练,C组小鼠不做运动训练.从正式训练第1天起对3组动物进行腹腔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注射(50 mg/kg),连续标记7d.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BrdU与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双标记的情况.同时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小鼠静脉血皮质醇含量. 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中,第1、3、4、5天,A组小鼠潜伏期较B、C组均大幅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A、t3组小鼠潜伏期均较C组小鼠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3组小鼠在平台象限时间长短比较结果为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BrdU和NeuN双阳性细胞数比较结果为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静脉血皮质醇含量比较结果为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训练能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中规律运动训练较不规律运动训练更有效,推测与两种运动形式促进海马新生神经前体细胞存活数目、分化成熟程度、血皮质醇水平降低程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3.
背景:成体干细胞在细胞外基质加细胞因子作用下向神经系细胞分化的报道甚少.目的:根据干细胞巢原理,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系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及其定向分化过程中神经蛋白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形态学观察及蛋白分子水平检测,于2007-12/2008-04在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产妇自愿捐献的羊膜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提供.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4×107L-1,同时通过酶-化学法制作膜样基质.设立2组:诱导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以基础培养基预诱导后,按4×107L-1接种在膜样基质上,并以神经基础培养基培养2 d,然后替换为含10-3 mmol/L维甲酸、20μg/Lβ-神经生长因子的DMEM/F12神经诱导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换基础培养基继续培养3 d.对照组除不用膜样基质外,余步骤同诱导组.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形态学变化,蛋白分子水平鉴定神经细胞表型.结果:诱导组接种到膜样细胞外基质24 h可见细胞呈球形,紧贴膜样基质,胞体伸出突起,折光性强;第3天大部分细胞突起延伸并相互连接;4~6 d突起形成网状结构且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对照组3 d时见多个突起,4~6 d细胞又恢复纤维细胞形态.预诱导后,两组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明显增高,突触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诱导6 d时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突触素表达显著升高(P<0.01),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膜样细胞外摹质上,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显示典型神经元特有的形态特征、表达标记.提示应用基质加细胞因子的诱导程序,可以从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高效获得神经元前体细胞,并抑制其向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54.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外伤患者脑血流速度和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外伤患者脑血流速度和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脑外伤患者 ,其中 7例行手术治疗。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电刺激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刺激前后大脑前、中、后动脉 (ACA ,MCA,PCA)血流速度。通过颅内压监护持续监测刺激前后颅内压的变化。结果 实施刺激后 10分钟 ,脑血流速度升高 ,2 0~ 30分钟达高峰。刺激前 ACA,MCA,PCA血流速度分别为 45 .5± 8.3cm/ s,5 3.6± 10 .2 cm / s和 36 .9± 8.4cm / s;刺激后分别为 6 0 .2± 9.6 cm/ s,6 7.2± 11.7cm/ s和 37.2± 8.6 cm/ s;ACA和MCA的血流速度在刺激后明显升高 (P <0 .0 5 )。 7例脑外伤患者小脑顶核电刺激前后颅内压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小脑顶核电刺激后可明显提高脑外伤患者颅内血流速度 ,改善脑循环 ,对颅内压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5.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作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特殊形式是目前脑胶质瘤的主要放疗方式,其物理学概念是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多以6 MV X射线对胶质瘤进行高精度照射,治疗方式已日趋成熟,但是与之相配合的生物基础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制约放疗效果.以往胶质瘤细胞系辐射试验大都采用60 Co深部x射线或γ线,剂量率低、照射时间长、易污染[1-2].本研究以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和鼠C6胶质瘤细胞系为标本,利用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进行照射,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旨在为脑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供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使用含0.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5%二巯基乙醇(β-ME)和10%甘油的提取液制备 胎儿内耳膜迷路蛋白,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其蛋白 组成。结果:胎儿内耳膜迷路蛋白 Mr为 136 000、68 000、62 000、55 000、50 000、43 000、32 000、 30 000等。结果为进一步分析,纯化内耳特异性抗原,为临床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内耳组织自身 抗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7.
采用PCR和ELISA方法对30例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7例(23%)HCMV DNA阳性,4例 HCMV抗体(IgA或 IgM)升高或 IgM升高,2例 HCMV和 HSV DNA均阳性,相应抗体水平高于 正常,治疗后1月复查部分病例转阴。提示:用PCR和ELISA方法对突聋患者病毒感染情况的检 测,对于探讨突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Fe3O4纳米化颗粒是近来发现的活体示踪剂,由于其毒性可导致标记细胞死亡,寻找合适的浓度进行细胞标记已成为活体示踪的关键。实验以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靶点,探讨Fe3O4纳米化颗粒标记的合适条件。方法;实验于2007—08在郑州大学完成。①细胞来源及颗粒: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由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杨波教授自健康产妇胎盘羊膜中提取,产妇对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Fe3O4纳米颗粒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商品名:菲立磁,批号094k0788。转染剂多聚左旋赖氨酸购自大连宝生生物公司,批号033K4351。②实验方法:向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达80%~90%融合时胰酶消化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细胞,放入含DMEM/F12培养基的10mL培养瓶中,密度调整为1×10^9L^-1。设立3组:单纯Fe3O4组分为4个亚组,即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30,40,80mg/L的Fe3O4纳米颗粒;Fe3O4+多聚左旋赖氨酸组分为4个亚组,即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上述终浓度Fe3O4纳米颗粒后,再加入1.5mg/L多聚左旋赖氨酸;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DMEM/F12培养基。各组细胞标记12h后,均更换为DMEM/F12培养基培养3周。③实验评估:分别于标记后12h、36h、1周和3周,普鲁士蓝染色检测Fe3O4纳米颗粒进入细胞情况,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结果:①Fe3O4纳米颗粒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终浓度为20mg/L的Fe3O4纳米颗粒细胞标记率为60%,终浓度为30,40,80mg/L的Fe3O4纳米颗粒细胞标记率均为100%。单纯Fe3O4组可见少量蓝染的Fe3O4纳米化颗粒分散于细胞浆内,Fe3O4+多聚左旋赖氨酸组蓝染颗粒明显增多,部分聚  相似文献   
59.
背景:以往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报道多为体外培养,甚少涉及宿主体内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及辅助因子对其分化的影响。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对照观察,于2006-07/2007-01在郑州大学医学院完成。材料: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胎盘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组、细胞 纤维蛋白胶组,18只/组。方法:无菌条件下钝性分离胎盘脐带面的羊膜,经胰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贴壁法纯化扩增,传至第3代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备用。假手术组只开颅钻孔不进行硬膜外撞击,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建立脑损伤模型。造模1d后,模型对照组在损伤区分点注射生理盐水40μL;细胞移植组注射含1×107个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等量生理盐水;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组在细胞移植组基础上于造模后连续2周每日腹腔注射0.5μg神经生长因子;细胞 纤维蛋白胶组注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混合液40μL;假手术组不行细胞移植。主要观察指标:行为学评分,Morris水迷宫检测潜伏期,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移植后7d,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组、细胞 纤维蛋白胶组行为学评分均明显升高,但细胞移植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后2组(F=155.322,P<0.05)。移植后3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组、细胞 纤维蛋白胶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但细胞移植组缩短幅度明显小于后2组(F=22.678,P<0.05)。移植后4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大鼠损伤脑组织内分化,与神经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混合移植可提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表达率(F=705.406,F=424.884,P<0.05)。结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脑损伤大鼠行为能力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分化后能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与纤维蛋白胶均可增强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正>TGF-β(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β)是一类在结构上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中,TGF-β家族有超过30个细胞因子,包括TGF-β、活化素(Ac-tivin)、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s,BMPs)等。它们广泛参与各种细胞作用,比如调节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