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 X抗原 (sialylLewis X ,SLeX)和E 上皮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D)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分析 110例HCC组织中SLeX及ED蛋白表达 ,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显示 ,在HCC中 ,SLeX和E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9 1%和 4 4 5 %。SLeX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P <0 0 5 )、分化程度和患者 >5年生存率低 (P <0 0 5 ) ;ED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 (P <0 0 5 )、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高 (P <0 0 5 )。SLeX表达与ED表达呈负相关 (r =- 0 5 3,P <0 0 0 1)。SLeX和ED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检测SLeX和ED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2.
本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制作大鼠原位性肾炎模型,观察血栓素A_2前列环素平衡的变化及与肾小球病理变化的关系。将模型动物随机分成2组,分别腹腔内注射Dazoxiben、蒸馏水,共注射2周。结果显示,大鼠免疫2周后,肾皮质TXB_2升高,6-Keto-PGF_1α降低,尿蛋白量增加。4周后上述改变加重伴血小板聚集强度增大。治疗组大鼠肾皮质TXB_2降低,6-Keto-PGF_1α升高,TXB_2/6-Keto-PGF_1α比值降低,血小板聚集强度减弱,肾小球足突融合部分缓解,GBM中电子致密物有溶解吸收迹象。统计处理提示,尿蛋白与TXB_2呈正相关(r=0.7844),与6-Keto-PGF_1α呈负相关(r=-0.7163)。表明原位性肾炎大鼠肾皮质存在着TXA_2-PGI_2平衡失调,肾小球病理变化与TXA_2-PGI_2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CD44v6和抑癌基因PTEN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43例胆管癌组织中CD44v6和PTEN蛋白表达 ,综合分析了CD44v6和PTEN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 ,CD44v6和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2 8% ( 2 7/ 43 )和 3 9 5 % ( 17/ 43 )。CD44v6高表达、PTEN低表达与胆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检测CD44v6和PTEN表达提示胆管癌生物学行为不良。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PanIN病灶Smad4表达率(60.6%,20/33)低于低级别PanINSmad4表达率(79.8%,186/233)(P<0.05);而高级别PanIN中Smad7,TGFβ1,TGFβRⅡ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PanIN(P<0.0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则分别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Smad2、4、7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从低级别PanINs到高级别PanINs再到胰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而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逐渐升高,支持胰腺癌形成的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95.
乳腺癌中凋亡与细胞增殖及Rb、bcl-2、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人乳腺癌中凋亡与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90例乳腺标本(包括13例良性乳腺病变和77例乳腺癌)中Rb、bcl2和cmyc的蛋白表达;并计数了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AI,TUNEL法)和有丝分裂指数(MI)。结果:AI与MI呈显著的正相关(r=081,P<001);AI、MI和Rb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有关,AI、MI低和bcl2的高表达与5年生存率有关,cmyc的表达仅与组织学等级有关(P<005);Rb表达与AI、MI均有关(P<001),而bcl2的表达仅与AI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凋亡与细胞增殖和bcl2表达有关,提示凋亡在具有不同生长潜能的亚群的克隆性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Rb与凋亡的关系提示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96.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中形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也减少但总面积明显扩大,并可见许多晚期凋亡细胞;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4—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内皮细胞数量、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的相对变化主导了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凋亡有关。微血管的变化则可能与血管发生和血管塑形有关。  相似文献   
97.
肝细胞癌中CD15和nm23H1的mR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D15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以及与nm23H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HCC组织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nm23H1 mRNA表达。结果 99例HCC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nm23H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4%、36.4%和76.8%。CD15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一致,与nm23H1 mRNA表达呈负相关。CD15mRNA及其蛋白和nm23H1 mRNA表达均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 检测CD15表达有可能成为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新的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观察分析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布,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制成8%TBSA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前及伤后第1,3,5,7,10天和14天作动态创面活检,冰冻切片作T细胞及其亚群的免疫组化染色,记录染色切片每平方毫米阳性细胞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