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抑郁症晨重夕轻特征与生物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晨重夕轻的特征与血浆皮质醇、细胞因子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5例双相障碍(抑郁相)和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及38名正常对照组早7:00、晚7:00血浆皮质醇、IL-6、IL-2浓度进行测定,比较各指标早、晚浓度及早晚差值在抑郁症晨重夕轻组和无晨重夕轻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抑郁症晨重夕轻组和无晨重夕轻组早间的皮质醇浓度、早晚之间的皮质醇浓度差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晨重夕轻组晚间的血IL-6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两组的IL-6早晚的差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晨重夕轻组和无晨重夕轻组晚间IL-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不管临床症状有无晨重夕轻的特征,均存在血浆皮质醇浓度早晨高于晚上和血浆IL-6浓度晚上高于早晨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与躁狂发作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 方法: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3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患者(混合组)、54例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组)和3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 结果:混合组血浆Cor及ACTH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而躁狂组与对照组血浆Co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CTH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混合组血浆Cor浓度明显高于躁狂组(P<0.05),但ACTH浓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混合组T3浓度显著较高,T4浓度显著较低(P<0.05),而TSH浓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狂组T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TS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混合组T3、T4浓度均显著低于躁狂组(P<0.05或P<0.01),TSH浓度明显高于躁狂组(P<0.05). 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及躁狂发作均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但二者的改变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B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8例BD患者和143名健康体检人员EDTA-K2抗凝静脉血,提取血液DNA,在IL-1β基因上选取1个SNP位点,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双相障碍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IL-1β-511A/G基因型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IL-1β-511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4.
对丁螺环酮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区可塑性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给予2种剂量(5 mg/kg体质量和10 mg/kg体质量)的抗抑郁剂文拉法辛,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mRNA表达的变化.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后注射生理盐水14 d组及28 d组各10只,抑郁模型后小剂量文拉法辛(5 mg/kg体质量)治疗14 d组及28 d组、抑郁模型后大剂量文拉法辛(10 mg/kg体质量)治疗14 d组及28 d组各11只.结果 抑郁模型大鼠体质量、蔗糖水消耗量及旷场实验结果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抑郁模型大鼠在第28天建立成功.慢性不可预见应激28 d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0.18±0.09)、CREB(0.10±0.05)及NCAM(0.08±0.04)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41±0.12)、(0.26±0.05)及(0.24±0.08);P均<0.05 ].5 mg/kg体质量文拉法辛明显增加海马区3种可塑性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10 mg/kg文拉法辛轻度降低海马区3种可塑性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结论 文拉法辛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调节海马区的神经可塑性,BDNF、CREB及NCAM在抑郁症的病因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脊液生长抑素和单胺代谢产物水平与临床症状晨重夕轻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例有晨重夕轻和14例无晨重夕轻抑郁症患者,以及25例对照者的脑脊液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产物3-甲基-4-羟-苯乙二醇(MHPG)和多巴胺(DA)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的浓度,对3组脑脊液生长抑素和单胺代谢产物的浓度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无晨重夕轻组脑脊液SS浓度(17.4±8.1)ng/L,分别低于晨重夕轻组(22.8±10.9)ng/L和对照组(28.6±15.6)ng/L(P<0.05),而晨重夕轻组和对照组差异却无显著性(P>0.05)。晨重夕轻组5-HIAA浓度(6.5±0.4)ng/L,分别低于无晨重夕轻组(7.4±1.2)ng/L和对照组(10.7±4.9)ng/L(P<0.05),无晨重夕轻组5-HIAA浓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晨重夕轻组和无晨重夕轻组MHPG浓度(60.9±44.0)ng/L和(62.2±47.1)ng/L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109.8±79.2)ng/L(P均<0.05)。HVA在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晨重夕轻的特征可能是5-HT功能严重低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编辑先生 :在使用三环抗抑郁剂治疗时 ,有些病人也可出现手抖、坐立不安、焦虑等副反应 ,我院有的医师认为亦应属于锥体外系反应 (EPS)。但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后反而加剧 ,造成病人痛苦 ,因此另一些医师认为这些并非EPS,三环抗抑郁剂也不致引起 EPS。请富有临床经验的专家就这一问题赐教。江苏 于人共答读者来信于人共医师 :你所提到的三环抗抑郁剂引起“手抖、坐立不安、焦虑”等这一类现象临床上并不少见 ,是否属于锥体外系反应 (EPS) ,主要考虑两种可能。一般来说 ,EPS是抗精神病药常见副反应。但三环抗抑郁剂 (TCA)也可引起 EPS…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多巴胺D3 受体 (DRD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是否相关。方法 对 10 9例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分别进行利培酮治疗 [4 3例 ,3~ 5mg/d ,平均 ( 4 0± 0 5 )mg/d]和氯丙嗪治疗 [6 6例 ,15 0~ 6 0 0mg/d ,平均 ( 339± 87)mg/d],疗程 10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其中 10 8例患者 (男 5 2例 ,女 5 6例 )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 10周末的精神症状 ,并分析基因型及其他临床指标与PANSS分值和减分率的关系。结果 DRD3ser9gly基因型在各患者组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P >0 0 5 ) ;基因型在治疗显效和未显著进步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 χ2 =6 4 4 ,ν=2 ,P <0 0 5 ) ;各基因型亚组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 5 ) ;基因型与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及治疗第 10周末PANSS总减分率、阳性症状减分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 DRD3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 (尤其对阳性症状疗效 )的遗传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五羟色胺2C受体(5HTR2C)基因启动子区功能多态性与首次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抗精神病药物(APS)急性期治疗疗效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109例首次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男53例,女56例)5HTR2C基因启动区-759C/T单核酸置换多态性;临床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分析单体型(男性)或暴因型(女性)和其他临床指标与治疗前PANSS分值和治疗后PANSS减分率的相关性。结果5HTR2C基因-759C/T基因型在女性患者组的分布频率符合H-W定律(P>0.05);-759T单体型(男性)或携带-759T的基因型(女性)在治疗显效组和治疗未显著进步组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单体型或基因型亚组的临床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759C/T对首次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分值无显著影响,但对治疗10周后PANSS总减分率和阴性症状减分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5HTR2C基因启动子区-759C/T单核酸置换多态性在APS急性期治疗疗效中,可能主要影响对阴性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0.
小儿血红蛋白病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血红蛋白病(Hh病)存在的种类与类型。方法收集整理、分析近10多年间我院诊治的小儿Hh病资料。结果玉溪地区存在有β-地贫、α-地贫、HbE复合β-地贫的双重杂合体等类型,以β-地贫较多。傣族发生率较高。β-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存在有Codon 17,A→T;Codons 41-42,-TTCT;Codons71-72,+A三种类型。结论为防止Hb病遗传,婚前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