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近年来从红曲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各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加以阐述。结果发现:洛伐他汀、红曲色素、红曲多糖等从红曲提取的多种有效成分及红曲相关制剂可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地防治肿瘤的发生、侵袭,且在辅助其他肿瘤治疗方法上也展现出了较大优势。红曲作为传统中药材,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为肿瘤的攻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2.
该文旨在考查当归酚酸类提取物配伍低、中、高3个剂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上的癌症预防作用。采用AOM单剂量注射启动癌症发生,口服DSS诱导小鼠慢性结直肠炎发生,促进肿瘤发展,模拟人类炎症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结直肠癌模型启动阶段,当归酚酸以1 g·kg~(-1)体质量剂量口服给药,在模型发展阶段,低、中、高3个剂量(15,30,60 mg·kg~(-1)体质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在第12周实验结束时取出小鼠结直肠组织,计算肿瘤发生率,测量肿瘤的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考察肿瘤组织中PCNA和8-羟基鸟嘌呤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肿瘤组织中γ-H2AX,i NOS和COX-2表达量。结果显示,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降低结直肠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减轻DNA损伤,抑制炎性反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当归酚酸类提取物在模型前期抵抗AOM造成的DNA氧化损伤,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模型后期抑制DSS诱导的慢性炎性反应相关。综上,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对于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具有开发成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牙周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转染PTEN小干扰RNA、小干扰RNA阴性对照,H2O2处理,Western blot检测PTEN表达水平。结果:人牙周膜细胞转染PTEN小干扰RNA后的细胞中PTEN表达受到抑制。结论:干扰PTEN表达能够拮抗 H2O2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凋亡及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癫痫性脑功能异常对抑郁障碍产生的影响,以利于临床的早期识别和防治。方法:选择颞叶癫痫患者共36名,根据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颞叶癫痫伴抑郁组18例及非抑郁组18例。入组患者均行视频脑电图(VEEG)、3.0T 头核磁共振(MR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癫痫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EG检查颞叶的发作间期痫性放电(IEDs)的侧别、颞叶与颞叶伴颞叶外IED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左侧受累更多见。局部一致性、低频振幅、低频振幅分数(三种RS-fMRI分析方法)基于全脑水平的单样本t检验显示抑郁组脑激活区多于非抑郁组,且抑郁组中线结构的激活突出;两样本独立t检验结果显示,抑郁组比非抑郁组激活更增强的脑区涉及丘脑以及默认网络中的前额、楔前叶、腹前扣带回、海马等脑区。抑郁组MRS检查5/18例颞叶放电优势侧海马的NAA、NAA/Cho+Cr减低,且3/5例有海马萎缩;非抑郁组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论 :颞叶癫痫病程长,放电累及颞叶外脑区、优势半球侧受累,海马结构功能异常及脑默认网络活动增强等因素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儿童感染社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日益增多。CA-MRSA是常见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轻则引起浅表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重则会引起全身致死性感染。文章就儿童感染CA-MRSA的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并总结近十年来我国不同地区儿童感染社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关危险因素,疾病谱及抗生素耐药率。  相似文献   
10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肠相关淋巴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神经元神经纤维支配以及合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生长抑素(SS)内分泌细胞分布。结果显示肠道相关淋巴,在聚集淋巴组织周围有神经肽VIP及NSES-100蛋白阳性神经元神经纤维分布并穿插于淋巴细胞之间,淋巴滤泡中心有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SS、5-HT阳性细胞分布于回肠和结肠粘膜上皮及腺体,在聚集淋巴组织元上粘膜上皮及腺体内SS、含5-HT阳性细胞数减少,与周围粘膜阳性细胞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提示肠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容易出现梗死后心绞痛,且梗死后心绞痛预示再梗死的危险性增大,再梗死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同时再梗死的并发症,病死率明显高于初梗死,严重危害患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制保留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结合能力,但不具有激活下游信号活性的人白细胞介素4(IL-4)突变体M5,并通过抗体Fc融合延长其体内半衰期,为变态反应病药物研发提供基础。方法全基因合成人IL-4突变体M5,将其克隆到pBV220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M5蛋白。同时构建嵌合基因M5-IgG1 Fc,并克隆到pPICZαA载体中,电转化糖基工程毕赤酵母GJK01,经甲醇诱导,分泌表达M5-IgG1 Fc融合蛋白。利用CTLL-2/IL-4R细胞测定纯化所得M5蛋白、M5-IgG1 Fc融合蛋白的IL-4拮抗活性,最后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比较两者在小鼠体内的清除速度。结果由大肠杆菌DH5α表达的M5蛋白和糖基工程酵母GJK01表达的M5-IgG1 Fc融合蛋白都具有IL-4拮抗活性,它们在CTLL-2/IL-4R细胞上拮抗IL-4(5.6×10-2 nmol/ml)的EC50分别为(0.31±0.05)和(0.77±0.03)nmol/ml。小鼠体内M5蛋白在注射后0.5 h时达峰,其在血液中的含量为5.8×10-2 nmol/ml,而在2 h时血药浓度已下降为峰值的2.8%,在8 h时低于ELISA试剂盒的检测限。 M5-IgG1 Fc融合蛋白在注射后0.5 h时血液中浓度也达到峰值,为4.7×10-2 nmol/ml,120 h时其血药浓度下降为峰值的4.3%,而168 h时低于ELISA试剂盒的检测限。结论 M5蛋白具有IL-4拮抗作用。由糖基工程酵母表达的M5-IgG1 Fc融合蛋白不仅具有IL-4拮抗活性,而且在小鼠体内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为下一步将其研发为治疗变态反应病的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外来劳务工睡眠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来劳务工睡眠质量及影响睡眠的因素。方法通过测量外来劳务工的生理指标来了解其身体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评定睡眠质量的工具,来了解外来劳务工的睡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PSQI总分为3.49±2.23,有29.8%的人存在睡眠问题(PSQI〉5)。影响外来劳务工睡眠质量的因素分别是年龄、性别、是否上晚班、是否有规律运动及血压、工作压力等。结论需要重点关注年轻、不爱运动的女性员工,特别是需上晚夜班者,以不断增进国人健康。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居家护理,研究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躯体运动能力[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自我管理行为(采用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NIHS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评价、SPBS评分、负担评价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FMA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下的居家护理,可改善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躯体运动功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