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胡杨  马莹  何惠宇 《中国临床康复》2011,(20):3653-3656
背景:建立合适的牙槽嵴缺损动物模型可为开展剩余牙槽嵴的保存、修复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术后4,8,12周,处死白兔,游标卡尺测量兔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拔牙窝的愈合程度,X射线摄片观察兔下颌拔牙创内骨小梁改建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牙槽嵴长度、宽度和高度均逐渐降低;拔牙窝内有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和血管网逐渐形成,牙槽窝持续沉积新生骨组织,与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骨改建生成,拔牙创愈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及X射线片均证实兔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42.
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口腔医学教育的重点。针对当前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的现状,阐述了以疾病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以疾病为主线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鸢尾素(Iris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ost基因表达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设置Irisin不同浓度组(0、80、100、120 ng/mL),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选择Irisin的最佳实验浓度。用含有Irisin的培养液培养大鼠BMSC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单纯培养液培养,3、7、14 d进行茜素红、von Kossa钙盐染色;3、10 d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olt检测成骨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培养3 d时,100 ng/mL的Irisin促进大鼠BMSC增殖的效果明显(OD=0.9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52,P<0.05);(2)实验组染色深度、钙结节大小和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ost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ALP、Lrp5、BMP2、Smad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1)Irisin可抑制Sost基因的表达;(2)Irisin可在体外促进大鼠BMSC增殖和成骨分化;(3)Wnt和BMP信号通路可能在Irisin促进大鼠BMSC成骨分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及其与口腔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为防治口腔毛滴虫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月1日-2019年10月31在某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接受诊治的4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针取牙周袋内牙垢,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后镜检,同时进行口腔疾病检查,观察440患者口腔毛滴虫感染情况,分析口腔毛滴虫感染与发病特点、口腔疾病及口腔唾液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440例就诊患者中口腔毛滴虫感染53例,感染率为12.05%。男女发病率无差异,20岁以下感染率较低,60岁以上者感染率高。牙龈炎发病人数多,但感染毛滴虫的比率低,为8.59%,患有牙髓炎、牙周炎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5.79%、14.29%。口腔唾液PH值<6.7的感染率高,为19.80%;口腔酸性环境者感染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因素、口腔酸性环境及口腔疾病和口腔毛滴虫感染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保持口腔卫生和提高免疫力是治疗口腔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3D打印复合多孔性骨组织工程支架已成为研究热点。复合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能,但因不能抵抗较大机械抗力,不能单独制备支架,复合其他机械性能佳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可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机械性能等优点,因此3D打印复合PVA支架材料可以优化PVA支架的性能,本文从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技术、PVA、复合PVA支架在体内外骨形成效果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背景:有临床科室采用瓷套冠方法对烤瓷冠桥崩瓷患者进行崩瓷修补,取得了不错效果。 目的:检测烤瓷套冠单冠黏结强度的大小,判断烤瓷套冠在修补崩瓷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同时观察烤瓷套冠修复崩瓷过程中喷砂处理和硅烷偶联剂处理金属黏结表面对其黏结强度的影响。 方法:用失蜡法铸造相同规格钴铬合金套冠,选择表面无气孔、无铸造缺陷的试件20件,常规打磨,超声清洗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喷砂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及喷砂+硅烷偶联剂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为对照组。将处理后的试件用聚羧酸锌水门汀进行黏结,采用万能力学测试仪测试拉伸强度。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喷砂组、硅烷偶联剂组、喷砂+硅烷偶联剂组的拉伸强度分别为(0.68±0.04),(1.00±0.02),(1.31±0.08),(1.09±0.04) kN,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对照组金属表面光滑,可见一些不规则的表浅细小纹络;喷砂组金属表面呈现出不规则的鳞状突起,有利于黏结剂的渗入;硅烷偶联剂组金属表面表现为规则的蜂窝状结构,有利于黏结剂的嵌合;喷砂+硅烷偶联剂组金属表面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金属突起,金属表面粗糙,利于黏结。说明喷砂和硅烷偶联剂均能显著提高金属套冠间的黏结强度,并且硅烷偶联剂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喷砂联合硅烷偶联剂处理。  相似文献   
47.
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0026)何惠宇多年来,中医药科技信息工作者在信息研究和信息服务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纪念中国科技信息事业创建40周年大会上,中医药科技信息单位共获得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1...  相似文献   
48.
实验动物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本的支撑条件之一,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国家各部委于1988年10月发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卫生部于1992年制定了《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使实验动物工作步入了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的轨道。中医药行业的实验动物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于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基础差,起步晚,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医药科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9.
影响口腔种植体骨整合形成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口腔种植体起始于19世纪使用金属种植体,随着金属钛的应用使口腔种植体得到完善和长足的发展。在牙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结合方式的认识过程中,历史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骨整合和纤维骨性结合两种方式。由于骨整合形式得到临床实践的支持,目前公认牙种植体-骨组织界面是较优的结合方式,即在光镜水平下,  相似文献   
50.
套筒冠义齿兼有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的优点,所有类型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者都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套筒冠义齿进行修复。我国学者对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有关患者戴用义齿后主观感觉的报告较少,未见关于长期戴用的回访报道。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表对牙周病患者在长期戴用套筒冠义齿后的主观感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