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6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233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719篇
内科学   304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1760篇
预防医学   1027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523篇
  9篇
中国医学   431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马骁  卡索  刘成  李丹  刘守应  王永成 《中国骨伤》2012,25(4):338-340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髋臼双柱骨折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7~52岁,平均39.6岁。高位双柱骨折11例,低位双柱骨折8例,双柱骨折累及骶髂关节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1 d,平均5.8 d。患者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结果:除1例死亡外本组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功能优9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前后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湿热敷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适用于各期周围性面瘫患者.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总结该处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198例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Siewert分型、病理分期及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结果 198例患者均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度为27.99%,淋巴结转移率为66.67%.淋巴结逐站转移130例,占98.48%(130/132例),跳跃式淋巴结转移1.52%(2/132例),分别转移置胃左动脉及腹腔干周围和隆凸下区.Ⅰ、Ⅱ型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隆凸下淋巴结(6.25%、3.33%)、胸下段食管旁及下纵隔淋巴结( 25.00%、14.67%)、贲门右淋巴结(47.92%、52.00%)、贲门左淋巴结(31.25%、36.67%)、胃小弯淋巴结(43.75%、43.33%)、胃大弯淋巴结(27.08%、22.00%)、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干周围淋巴结(27.08%、30.00%).T1 +T2期者淋巴结转移率40.43%,T3+T4期者淋巴结转移率74.8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ewert Ⅰ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27.08%)显著高于SiewertⅡ型者(14.67%),两者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iewert Ⅰ、Ⅱ型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有明显的胸、腹双向转移的趋势,应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改良左胸切口能满足手术需要.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和耐药性,及其与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致病菌与耐药性,探讨其与转归的联系。结果116例次培养阳性,培养总阳性率达68.6%,近5年高达87.7%。致病菌中G^+球菌占58例次(50%),G^-杆菌45例次(38.8%),真菌6例次(5.2%),G^+杆菌、G^-球菌及混合感染7例(6%)。G^+球菌中最常见为葡萄球菌(56.8%);G^-杆菌中大肠杆菌阳性率最高(62.2%)。从耐药性看,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6.7%),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9%、3.4%)。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1%、7.9%)。腹膜炎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退出率为10.1%(17/169),以真菌腹膜炎为主。结论近5年本中心培养阳性率较高,及时采用血培养瓶留取标本很关键。G^-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而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宜作为抗G^+球菌的经验用药。真菌性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终末期肾衰竭每年以5%~6%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依靠透析生存的患者已逾10万。腹膜透析是利用患者腹膜作为半透膜清除毒素和水分,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手段,与血液透析相比,具有费用低、操作易掌握、设备简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优势,因而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膜透析。但因腹膜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和腹膜透析相关的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观察妊娠期凝血功能的检测在预防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妊娠期合并VTE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与同期产检及住院分娩的无产科合并症孕妇8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其血常规、凝血功能与纤溶状态。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VTE的危险度。结果所有观察组病例均经超声显像证实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右下肢23例,左下肢57例)。DVT组孕次及体重指数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DVT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高凝与纤溶亢进状态,DVT组更显著(P0.05)。结论高凝与纤溶亢进状态、稽留流产病史、多孕次、体重指数增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是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应多加监测,早期诊断,即时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5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难点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PVP) 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vertebralcom pressionfractures, OVCF) 的临床应用难点、解决方法。方法: 自 2002年 11月~2004年 5月应用PVP治疗OVCFl4例 16个椎体。采用局麻 13G骨穿针单侧椎弓根穿刺, 注入国产硫酸钡骨水泥 2~8ml。术后观察症状改善; CT复查, 了解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全组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3~14个月, 平均 8. 1个月。术后第 2d疼痛明显缓解, 翻身较自如, 术后 1d~1周可戴腰围自行或搀扶下地。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 无临床症状。结论: PVP手术的主要难点在于准确的穿刺、骨水泥注入时机及骨水泥注入量的掌握。研制一种“可注射期长短合适、具有成骨能力、制剂成型规范”的充填剂将会使PVP手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测试Pv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新鲜牛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髌骨骨折模型,用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并与克氏针张力带、单纯钢丝环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其强度和刚度相当于传统的8字形克氏针张力带,而且髌骨的应变、位移很小。临床应用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05例,随访6~23个月,优良率达98%。[结论]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完全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且能达到解剖复位,操作简便,固定牢固,适应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的CT与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证实的EG患者的CT、MRI的影像资料.结果 黏膜型6例,混合型8例,浆膜型2例,无单纯肌层型EG患者.食管壁肿胀增厚者5例;胃窦壁肿胀增厚者9例,胃黏膜增粗6例;十二指肠黏膜增粗者9例;空肠黏膜增粗者12例,4例合并肠壁增厚;回肠黏膜增粗者8例,4例合并肠壁增厚;结、直肠增厚者2例;肠系膜渗出8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6例;腹腔积液7例.结论 EG的影像表现主要为食管、胃窦部肿胀增厚、胃与小肠黏膜弥漫性增粗、肠壁分层状增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