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后失语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60例脑梗死失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rTMS组患者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频率1Hz,强度为健肢运动阈值的80%,每个序列50词脉冲,连续治疗10d。对照组仅接受不产生治疗效果的伪线圈刺激。记录患者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评分情况、失语改善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脑梗死失语患者中ABC评分和失语改善率上均较对照组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rTMS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等,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rTMS对脑梗死后失语的治疗是有效,并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ACI合并CCS患者8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出现ACI无心功能改变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患者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等检查。结果 ACI出现CCS患者中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观察组患者中LDH、AST、CK、CK-MB和c Tn T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85例ACI患者合并CCS患者中死亡52例(61.18%),70例无CCS的ACI患者中死亡15例(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发生CCS时,常会加重患者病情,并影响预后,临床上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A2DS2评分诊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准确性及临床适应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发表的文献,筛选应用A2DS2评分预测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相关文献,采用QUADAS-2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评价A2DS2评分诊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准确性,采用Deek检验评价文献发表偏倚,采用范根图评价A2DS2评分的临床适用性。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77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A2DS2评分的诊断比值比(DOR)为18(95%CI:12~27),合并灵敏度为0.76(95%CI:0.68~0.82),合并特异度为0.85(95%CI:0.80~0.88),合并阳性似然比为5.02(95%CI:3.91~6.44),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29(95%CI:0.22~0.38)。A2DS2评分诊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5%CI:0.85~0.91)。Deek检验结果显示各纳入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P>0.05)。范根图显示A2DS2评分的临床适用性较好。结论A2DS2评分对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用于临床初步筛查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横断面研究表明,体内胆红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关,但国内乃至世界的大样本纵向研究数据有限。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对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且基线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1 mm的健康体检者11 39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既往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历次体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颈动脉超声等信息。将研究对象按随访过程中cIMT是否增加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胆红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并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特征进行亚组Cox回归分析。 结果 10年间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者1 586例,累积发生率为13.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后,TBIL和IBIL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风险分别下降6.6%和17.4%〔HR(95%CI)分别为0.934(0.881,0.990)、0.826(0.777,0.877)〕。亚组分析显示,TBIL和IBIL对于不同亚组人群的保护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TBIL和IBIL水平是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胆红素水平升高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风险,其中,IBIL对于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血尿酸(SUA)具有激活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特性,被认为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联系,但两者关系尚未完全明确。 目的 探究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内升高是否会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产生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2019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人群,纳入基线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且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并进行至少2次体检的7 074例受试者。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颈动脉超声等信息。受试者在随访中经颈动脉超声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1 mm或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则被认为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结束随访。受试者若未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则直至2019年12月随访结束。根据基线SUA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Q1组(n=1 794)、Q2组(n=1 752)、Q3组(n=1 785)、Q4组(n=1 743)。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SU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结果 7 074例受试者中,1 476例(20.86%)受试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中Q1组、Q2组、Q3组、Q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率分别为17.50%(314/1 794)、21.12%(370/1 752)、21.79%(389/1 785)、23.12%(403/1 743),随着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内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率逐渐升高(χ2趋势=3.58,P<0.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风险高于Q1组〔HR=1.46,95%CI(1.06,2.01),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60岁、男性、有吸烟史、无饮酒史、无代谢综合征、体质指数(BMI)≤24.0 kg/m2的受试者中,Q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风险高于Q1组〔HR=1.68,95%CI(1.15,2.45),P<0.05;HR=1.52,95%CI(1.04,2.22),P<0.05;HR=2.12,95%CI(1.21,3.71),P<0.05;HR=1.78,95%CI(1.13,2.79),P<0.05;HR=1.51,95%CI(1.02,2.23),P<0.05;HR=1.75,95%CI(1.09,2.81),P<0.05〕。 结论 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内升高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风险,在年龄<60岁、男性、有吸烟史、无饮酒史、无代谢综合征、BMI≤24.0 kg/m2的人群中此作用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96例偏头痛患者分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每组48例,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rTMS组患者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并进行随访。假刺激组使用伪线圈,不产生治疗效应。记录头痛频率改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与假刺激组相比,rTMS组患者在头痛发作频率和VAS改善以及临床疗效上均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rTMS组3例患者出现头晕乏力,但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TMS治疗偏头痛是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全球常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加[1].小脑梗死是CIS的重要类型.小脑梗死的发病率并不高,占所有CIS的2%~3%[2-3],但其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一旦病情恶化,梗死可延伸至脑干或梗死后脑肿胀都会导致第四脑室阻塞[4],从而引起脑积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16例ACI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连续治疗14d,记录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ADL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上均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中仅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口干乏力,休息后好转。结论 rTMS治疗ACI后抑郁是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葶苈生脉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重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手术法复制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手术4周后开始给予药物干预治疗,第8周末股动脉取血并开胸摘取心脏,检测血浆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及心肌组织NO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心肌组织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1、血清及心肌组织NO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ET-1、iNOS蛋白表达升高,e NOS蛋白表达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浆ET-1、血清及心肌组织NO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组织ET-1、iNOS蛋白表达降低,e NOS蛋白表达升高(P 0. 01)。结论:葶苈生脉方抑制CHF大鼠心肌重构的机制与其减少ET-1生成,调节NO/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发病率、病死致残率高。侧支循环是指连接相邻动脉群的细小动脉网络。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支循环对于脑缺血发生后维持正常的脑灌注和脑血流,减少梗死面积和缺血半暗带至关重要。评价侧支循环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经颅多普勒彩超(TCD)、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流体衰减恢复信号(FLAIR)、动脉自旋标记(ASL)、通透性影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等,尤以DSA为评价侧支循环公认的金标准。本文就近期多种脑血管侧支循环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多种评价方式各有利弊,临床一线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