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研究发现2.0~3.0mg/kg甲基维生素B_(12)、维生素B_(12)均可使孕鼠脑、肝、肾中甲基汞含量明显低于甲基汞组,而对胎仔脑及胎盘中甲基汞含量有明显减少。甲基维生素B_(12)、维生素B_(12)并可增强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改善动物多种行为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大鼠炎性肠病模型的MRI表现以及应用MRI监测柳氮磺胺吡啶(SASP)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20只炎性肠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SASP或对照剂灌肠.在诱导结肠炎前、后不同时间点对两组大鼠进行腹部MRI扫描,测量相近层面结肠壁厚度.最后一次MRI检查后处死大鼠并对结肠炎病理分级.比较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结肠壁厚度比例及两组大鼠结肠炎病理分级.结果 非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肠壁均明显厚于诱导前,而诱导后各时间点的肠壁厚度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各时间点的肠壁厚度显著减低.治疗组炎症分级高于非治疗组,但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SASP治疗大鼠炎性肠病的疗效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3.
64.
65.
刘淑杰  吴艳  迟柱波  任莹 《中外医疗》2012,31(14):173-173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目前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病理分析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及术后护理做一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Bcl-2抑制剂对于死亡受体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激活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增敏效果。方法:体外培养ER、PR和HER-2三阴性细胞株。分为对照组、ABT-263处理组、Lexatumumab 处理组、ABT-263+Lexatumumab处理组。用亚致死剂量的ABT-263,或者Lexatumumab,或者二者同时处理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内细胞核凋亡形态变化情况。然后凋亡细胞计数,统计凋亡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标志性蛋白Caspase 3 和PARP切割条带在各组中的表达,以评估Bcl-2抑制作用对死亡受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BT-263和Lexatumumab单独处理细胞不能够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核出现固缩凝聚现象。抑制剂ABT-263能够显著逆转Lexatumumab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Bcl-2抑制剂ABT-263能够增敏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凋亡。ABT-263和Lexatumumab联合诱导的凋亡作用具有Caspase依赖性。  相似文献   
67.
口服枸橼酸铁铵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FAC)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患者在口服FAC前,口服后5min、10min、15min分别行MRCP检查。对各组MRCP图像依据胃肠液干扰信号的多少及胰胆管结构的显示质量分别行分级及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服药后各期的胃肠液干扰信号均明显少于服药前(P<0.05)。胰管的显示质量在服药后各组均优于服药前(P<0.05),并与胃肠液干扰信号的量有相关性(r=0.615,P<0.01)。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的显示质量在服药前后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枸橼酸铁铵可有效消除MRCP图像中的胃肠液干扰信号,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8.
脂肝康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脂肝康对酒精性肝病(A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脂肝康胶囊10克/次,3次/d,90天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肝功能、血脂水平、肝脂酶(HL)、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等检测指标和肝脏影像学、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肝区痛、腹胀、肝肿大及肝脏B超显示脂肪肝影像消失或明显改善.TG(甘油三酯)、LPO、HA、PCⅢ、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SOD值回升、HL、LPL活性增高与血脂水平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脂肝康可通过促乙醇、脂质代谢,抑制乙醇代谢过程中致肝损伤因子的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组织修复,抑制肝纤维化形成,对ALD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6.96%.  相似文献   
69.
任莹 《当代医学》2021,27(15):103-105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息肉活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白光内镜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均存在胃息肉,并取出部分病理组织进行检测.依照病理检测结果采取息肉电切手术治疗,然后将切除后的息肉再次予以病理检测,比较2次检测结果以及最终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白光内镜检查胃息肉性质组织结果显示,增生性29例,炎症性3例,错构瘤性58例,肿瘤性0例;息肉电切术检查胃息肉性质组织结果显示,增生性26例,炎症性5例,错构瘤性57例,肿瘤性1例;白光内镜检查胃息肉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占11.11%,Ⅱ型占30.00%,Ⅲ型占51.11%,Ⅳ型占7.78%;息肉电切术检查胃息肉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占12.22%,Ⅱ型占46.67%,Ⅲ型占35.56%,Ⅳ型占5.55%;90例患者实施电切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仅有1例患者属于肿瘤性胃息肉,且属于胃息肉山田Ⅲ型.结论 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检测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消化内镜依然存在漏诊、误诊现象,应提高消化内镜检测技术,进而提升镜检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符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MSCT征象特点及检查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04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评分,利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影像学评分与GO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SCT检查显示104例患者中29.81%为硬膜下血肿、25%为脑挫伤、21.15%为颅脑损伤、18.27%为硬膜外血肿、5.77%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经相关治疗干预6个月后预后情况良好者61例,预后情况不佳者43例,前者鹿特丹CT评分明显低于后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预后结局与MSCT影像学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r=-0.869,P<0.05)。104例患者MSCT平均检查耗时(17.64±3.58)min;检查期间意外事件总发生率5.77%、护理总满意度90.38%。结论 MSCT检查可以辅助预测患者预后情况;而在分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