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正常脑组织部分切除术后早期的MRI特点和病理学基础。方法 选取 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按术后 1~ 10d的不同时间将动物分成 10个组 ,3、5、7、10d组各 6只动物 ,其余各组为 2只动物。 3%戊巴比妥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无菌状态下切除右顶枕部分脑组织分别在术后1~ 10d行平扫及增强MR检查 ,随后立即取材 ,电子显微镜及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术后 2 4h术区边缘出现正常脑组织的反应性增强 ;(2 )术后一直到第 5天反应性强化程度逐渐加重 ,5d之后变化不明显 ;(3)术后 3d之内反应性增强为血脑屏障的破坏所致 ,3d之后为新生小血管和破坏的血脑屏障共同起作用 ,主要机制是新生血管数量的增加。结论 正常脑组织在术后早期反应性强化特点表现出明显的时间过程 ,在不同时间 ,血脑屏障的破坏和新生血管的数量对反应性增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总结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MRI资料,重点分析其部位、生长范围、MRI信号特点.结果 5例椎管内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单个病灶4例,2个病灶1例,共6个病灶.病灶位于颈段、胸段、胸腰段各2个.病灶位于脊髓圆锥部髓内1个,髓外硬膜下5个,未向椎管外生长.肿瘤呈团块状或长梭形.髓内病灶为短T1、长T2信号,5个硬膜下病灶为不同程度短T1、短T2及等T2信号,其中3个病灶为显著的T1聊高信号、T2WI低信号,信号基本均匀,增强扫描见强化.结论 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具有典型MRI信号特点,术前有可能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青年人颈椎间盘髓核MRI T2弛豫时间的特点,探讨其量化椎间盘髓核信号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6~8月对4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年龄18~30岁,平均25.8±3.1岁)行颈椎传统MR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s,T2WI),并采用T2弛豫时间成像技术扫描,生成正中矢状T2弛豫伪彩图。在MR T2WI序列上对颈椎间盘按Pfirrmann标准进行分级,再在C2~C7各节段椎间盘髓核内选取5个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s):前点、前中点、中点、中后点、后点,并复制和粘贴到T2弛豫伪彩图上,分别测量各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各区域T2弛豫值,并对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不同节段、不同区域的T2弛豫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志愿者200个颈椎间盘中,Pfirrmann分级Ⅰ级87个(43.5%),Ⅱ级113个(56.5%)。相同节段Ⅰ级和Ⅱ级椎间盘髓核不同区域的T2弛豫值均从前点到中点有增大趋势,中点到后点有减少趋势。Ⅰ级椎间盘各节段髓核不同区域内T2弛豫值均比Ⅱ级椎间盘相应节段和部位高(P0.05)。Ⅰ级和Ⅱ级椎间盘各节段髓核前点和后点(除C5/6)的T2弛豫值均小于其他区域(P0.05),前中点、中点均高于其他区域的T2弛豫值(P0.05)。Ⅰ级椎间盘各节段髓核T2弛豫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C2/3 67.71~80.92ms,C3/4 65.06~72.29ms,C4/5 68.92~76.07ms,C5/6 67.32~75.46ms,C6/7 69.86~76.05ms,Ⅱ级椎间盘各节段髓核T2弛豫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C2/3 51.07~55.26ms,C3/4 52.87~56.11ms,C4/5 55.24~58.30ms,C5/6 56.39~60.38ms,C6/7 60.91~63.92ms。结论:青年人颈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不同、节段及区域不同,其髓核内T2弛豫值不同;T2弛豫值能准确反映颈椎间盘髓核信号变化,可用来量化椎间盘髓核信号。  相似文献   
14.
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神经放射学认识。资料与方法 搜集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男5例,女3例,发病年龄16-47岁,平均32.9岁。着重分析肿瘤的好发年龄、部位,MRI信号特点,肿瘤增强情况。结果 左侧脑室内4例,右侧脑室内3例,双侧脑室内1例,除1例位于双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外,其余病例皆发生于侧脑室室问孔附近,肿瘤漂浮在侧脑室中。肿瘤最大直径4cm,最小1cm。T2WI肿瘤呈均匀高信号;T1WI肿瘤呈等、低信号,肿瘤内部可见小囊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瘤无强化或有轻微强化。结论 室管膜下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MRI检查可以对其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有孔型基底动脉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往往在血管造影或尸检时被偶然发现,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2005年8月-2009年5月,我院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查2027例中,共发现有孔型基底动脉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青海牧业区黏性泡沫敷料用于皮肤炭疽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36例皮肤炭疽不同程度的创面进行传统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和新型黏性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处理,观察两组的住院天数、愈合率。结果:两组创面清洁时间、愈合天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黏性泡沫敷料用于皮肤炭疽创面,使局部症状改善快,渗出液吸收显著,加速破溃创面愈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全麻下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及鼓膜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64耳中有61耳取得良好的效果,听力恢复,随访1年未复发;2例3耳反复间断发作,治疗无效。结论全麻下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及鼓膜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NCL)是一组常见于儿童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认为是一种溶酶体沉积病.以具有黄色自发荧光特性的蜡样质和脂褐素样物质在神经细胞和其他非神经细胞溶酶体内沉积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
主动脉夹层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淑凤  任爱军  杨静 《山东医药》2006,46(23):75-76
近年来我们收治21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