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PTEN和NF-κB基因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初治CN-AML和10例对照(正常骨髓6例和非恶性血液病4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TEN、NF-κB p65的表达,分析PTEN、NF-κB与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数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对照组PTE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90%,CN-AML组阳性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有关,(P值分别为0.016、0.01),与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S无关(P>0.05);对照组NF-κB P65基因表达均为阴性,CN-AML组阳性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NF-κB p65基因阳性表达与较短OS有关(P=0.024),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均无关(P>0.05)。结论 CN-AML患者存在PTEN、NF-κB基因表达异常,NF-κB阳性者预后较差,是影响CN-AML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诱导和鉴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CML—DC),并探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总RNA体外转染对其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l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14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rhIL-4、rhGbl—CSF、rhTNF-α诱导培养CML—DC。分别于培养第1、3、6、14d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学表型,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核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Il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并于CML-DC培养第5d,加人CML细胞总RNA脂质体转染,或裸总RNA转染,或不加任何试剂继续培养的DC,共三种CML—DC.分别致敏T淋巴细胞.另设以IL-2培养的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的致敏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前CDlct、CD83表达均在5%以下。而诱导成熟的CML—DC细胞CDla、CD8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3~3.43%、26.76+2.79%,较诱导前均明显增高(P〈0.01)。CML-DC细胞均存在Phl染色体,并表达bcr-abl融合基因。总RNA脂质体转染CML—DC、裸总RNA转染CML—DC、单纯CML—DC分别致敏的T淋巴细胞在效:靶比为20:1时对CML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75.33±3.11%、37.23±2.92%、29.62±1.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9.87+3.43%,P〈0.01)。总RNA脂质体转染的CML—DC所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最强.与后三组杀伤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ML—DC既具有CML白血病源性.又具有DC细胞的特性,并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白血病细胞。经脂质体转染CML细胞总RNA可以提高CML-DC介导的CTL特异性杀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3.
1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和扩增人BMMSCs。利用扩增后的第2代BMMSCs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的细胞经预处理和预诱导后在含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音速波状蛋白(Shh)的完全培养基中诱导5 h,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标志。结果诱导组BMMSCs经诱导后均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61.00±3.6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14.42±2.74)%],且有相当部分神经元样细胞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9.92±1.29)%];对照组BM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上述特异性标志物表达也均为阴性。结论BMMSCs可跨胚层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胆碱能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5.
16.
遗传性Sebastian综合征(hereditary Sebastian syndrome.SBS)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了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该病,我们报道1例SBS患者以及对其家系调查.并复习相关文献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OVA+FCA)免疫小鼠制作免疫反应鼠,观察雷公藤组、复方中药组和对照组用药前、用药后小鼠血清IgG水平的变化及脾脏质量和脾脏系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组和复方中药组均能使脾脏质量和脾脏指数I、gG水平下降,但雷公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复方中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中药组与雷公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药能明显抑制小鼠免疫反应,并比单用雷公藤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血管新生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患者骨髓是否存在血管新生 ,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 (兔抗人凝血因子 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 )标记了 38例 MDS、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和 15例正常人骨髓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骨髓切片全片中微血管数 ,计算平均值 ,表达为微血管数 /× 4 0 0视野 ,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DS组骨髓微血管数 ( 17± 2支 /× 4 0 0视野 )高于正常人对照组 ( 7± 2支 /× 4 0 0视野 ) ( P<0 .0 0 1) ,但低于 ANL L 组 ( 2 4± 4支 /× 4 0 0视野 ) ( P<0 .0 0 1) ,其中 MDS低危组与高危组骨髓微血管密度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MDS患者骨髓微血管数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数、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MDS患者骨髓存在明显的血管新生 ,为临床应用抗血管新生方法治疗 MD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 RNA-144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DS患者24例,健康对照12例,q RT-PCR检测外周血mi RNA-144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mi RNA-144在MDS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mi RNA-144在MDS亚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RCUD)、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及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RAEB-2)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81、3.64、4.56、6.49及8.7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i RNA-144在预后好和预后差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81和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 RNA-144在MDS中高表达,且可作为潜在的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DJ-1基因在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临床特征和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35例患者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J-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在mRNA水平上,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的DJ-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的DJ-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缓解组DJ-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初治组中DJ-1的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高低有关(P<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贫血程度、血小板计数高低、幼稚细胞高低、FAB分型、WHO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J-1基因在初治及复发难治非APL的AML患者中存在高表达,缓解组表达下降,且初诊患者中DJ-1的表达与患者白细胞高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