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862篇 |
免费 | 18216篇 |
国内免费 | 1167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85篇 |
儿科学 | 2472篇 |
妇产科学 | 1166篇 |
基础医学 | 12188篇 |
口腔科学 | 3225篇 |
临床医学 | 20798篇 |
内科学 | 16567篇 |
皮肤病学 | 1616篇 |
神经病学 | 5528篇 |
特种医学 | 768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16237篇 |
综合类 | 47828篇 |
现状与发展 | 42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18804篇 |
眼科学 | 2831篇 |
药学 | 21532篇 |
266篇 | |
中国医学 | 17472篇 |
肿瘤学 | 96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9篇 |
2023年 | 2537篇 |
2022年 | 6584篇 |
2021年 | 8055篇 |
2020年 | 6750篇 |
2019年 | 4050篇 |
2018年 | 4312篇 |
2017年 | 5364篇 |
2016年 | 4366篇 |
2015年 | 7710篇 |
2014年 | 9705篇 |
2013年 | 11559篇 |
2012年 | 16279篇 |
2011年 | 17637篇 |
2010年 | 15147篇 |
2009年 | 13088篇 |
2008年 | 13628篇 |
2007年 | 12974篇 |
2006年 | 11671篇 |
2005年 | 9295篇 |
2004年 | 6317篇 |
2003年 | 5115篇 |
2002年 | 4065篇 |
2001年 | 3525篇 |
2000年 | 2606篇 |
1999年 | 1211篇 |
1998年 | 526篇 |
1997年 | 484篇 |
1996年 | 384篇 |
1995年 | 356篇 |
1994年 | 246篇 |
1993年 | 181篇 |
1992年 | 194篇 |
1991年 | 174篇 |
1990年 | 131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95篇 |
1987年 | 108篇 |
1986年 | 87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9篇 |
1974年 | 10篇 |
1972年 | 6篇 |
196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用同时记录两相邻空肠段的收缩活动来观察经10Gyγ线照射后小肠运动的变化,以了解照射后是否出现逆蠕动,以便进一步分析肠套叠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照射后两相邻肠段出现强度不一的收缩活动,并且可以产生逆蠕动;但是这种逆蠕动发生的机率是不大的.本实验未观察到逆蠕动发生的规律性.因此,逆蠕动的产生可能是照射后发生肠套叠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SideropenicDysphagla (S -D)综合征膜性蹼产生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S -D综合征2 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影像学检查显示膜性蹼在颈段食道前壁呈 2mm深的模样陷凹。血液学检查为缺铁性低血红蛋白性贫血改变。结论 :缺铁性贫血是S -D综合征的原因 ,铁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人眼直肌Pulley系统胶原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人眼直肌Pulley系统胶原的组成成分及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5个新鲜尸体眼眶,整体固定包埋,进行全眼眶连续冠状切片(4μm).相邻层面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4条直肌Pulley及Pulley连接带(Pulley band,PB)的胶原组成及分布特点,并用MIAS-2000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4条直肌Pulley及PB中含有大量黄红色的I型胶原纤维及少量绿色的Ⅲ型胶原纤维.经图像分析,内直肌组Pulley中Ⅰ型胶原含量最高,内直肌-下直肌组PBⅢ型胶原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组,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的Ⅰ型胶原纤维及Ⅲ型胶原纤维作为眼直肌Pulley及PB胶原的主要组织成分,对眼球在功能眼位维持双眼视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2~2003年对43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拉力螺钉、克氏针固定及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9个月,平均11.5个月。24例手术患者中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9.2%;19例非手术患者中优6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为68.4%;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片示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结论对Neer分型中Ⅰ型和Ⅱ型中部分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而Ⅲ、Ⅳ型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拉力螺钉、克氏针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手术中不宜过多使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下床活动的必要性已得到大家认可,但术后早期病人常常较虚弱,且下床活动时会引发一些不适,病人也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病人下床活动的积极性。颈椎手术本身有其特殊性,术后对颈部的稳定要求较高,因此此类病人活动有其特点。本研究以颈椎术后已下床活动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颈椎手术后病人首次下床的感受和相关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颈椎术后护理质量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1.1对象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05年4月—2005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因颈椎病入院、术后已下床活动的病人75例。其中男54例,女21例;年龄28岁~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性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及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青年性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10例20只眼进行常规检眼镜眼底及Goldmann三面镜联合巩膜压陷检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激光光凝,或巩膜冷凝外加压手术治疗,并随访1~5年。结果:共lO例,年龄17~32岁,8例为双眼患病,病变位于颞下,双侧对称。11眼同时患有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及视网膜脱离,3眼患有前部视网膜劈裂及锯齿缘断离,1眼仅有前部视网膜劈裂,3眼仅有锯齿缘断离其中2眼合并视网膜脱离。13眼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采用巩膜冷凝外加压术,全部一次治愈,5眼行激光封闭锯齿缘断离及劈裂区。随访期间未见视网膜脱离,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青年性前部视网膜劈裂锯齿缘断离及视网膜脱离有典型的临床特点,尽早发现、适宜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临床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临床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漏、停、输液速度改变等各种问题,讨论了一由单台微机和多个单片机通讯实现的多床输液自动监控、自动反应、自动报答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主要部分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增强CT扫描的影像表现及价值(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增强CT表现和价值。方法 对 10 2例NPC放化疗前病人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观察癌灶密度变化、鼻咽表面线样强化层和癌灶周界情况。结果 平扫癌灶密度与同层面鼻咽肌相近的有 89例 (87% ) ,其余与翼外肌相近(13 % )。平扫难以明确癌灶的大小和范围 ,所能显示的仅是有无占位。增强扫描癌灶密度差异明显的占 44% ,单靠密度差异能使其周界全部或大部清楚的仅占 40 %。根据癌灶强化和线样强化层的表现 ,综合判断癌灶周界全部或大部清楚的达到 76%。结论 增强扫描对准确判断NPC癌灶的大小、范围以及对发现小的癌灶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在主要针对鼻咽部本身的检查 ,增强也应列为常规扫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