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4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540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421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853篇
内科学   673篇
皮肤病学   348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科学   644篇
综合类   1881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77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961篇
  14篇
中国医学   975篇
肿瘤学   2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704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s(HDS)-induced liver injury has been a great concern all over the world.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a well-know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is recently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hepatotoxicity.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P.multiflorum-induced liver injury(PM-DILI)is considered to be immune-mediated idiosyncratic liver injury,but the role of immune respons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not completely elucidated.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the direct toxicity of PM-DILI by using animal models with intrins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However,most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evidence demonstrate that PM-DILI is immune-mediated idiosyncratic liver injury.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assess current epidemiological,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about the possible role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in the idiosyncratic hepatotoxicity of P.multiflorum.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tolerance,including immune checkpoint molecules and regulatory immune cells on the individual’s susceptibility to PM-DILI are also discussed.We conclude by giving our hypothesis of possible immune mechanisms of PM-DILI and providing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on valuable biomarkers identification and proper immune models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62.
报告1例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患者男,16岁.右跖部结节10余年,相继波及左足和双小腿下段,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真皮中下层由海绵状血管腔隙和梭形细胞组成的团块.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为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  相似文献   
63.
水疱型钙化上皮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2例以水疱表现的钙化上皮瘤。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9岁和14岁。病程分别为半个月和6个月,皮损表现为水疱样改变,基底质硬。皮损组织病理学上除有典型的钙化上皮瘤特征外,还可见真皮浅层水肿,淋巴管扩张。诊断:钙化上皮瘤。  相似文献   
64.
青斑样血管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斑样血管炎罕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皮肤损害可表现为溃疡、愈后出现白色萎缩,足踝、足背常受累。早期活动性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小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血栓形成,晚期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内膜透明变性。多数青斑样血管炎为特发性,部分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治疗与经典的皮肤血管炎不同,活动性皮损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血栓形成、激活内源性纤溶酶原活性等方法治疗,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65.
复方鳖甲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方对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BLM)诱发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中药大、中、小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天灌胃方式给予复方鳖甲方,各组于造模后第7,14,28天腹主动脉抽血4mL,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左肺行组织固定,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膜天平法进行肺泡灌洗液表面物质(PS)活性测定。灌洗后右肺液氮速冻,进行羟脯氨酸(HYP)测定。结果7d模型组动物出现明显体重下降、低氧血症、PS系统活性异常,中药中剂量组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氧血症(P<005)及PS系统活性。大剂量及小剂量组无明显缓解趋势(P>005)。结论①博莱霉素通过损伤肺泡Ⅱ型细胞(ATⅡ),使PS系统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复方鳖甲方中剂量组通过缓解ATⅡ细胞损伤,一定程度上改善低氧血症。②复方鳖甲方有效抑制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渗出,从而改善肺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66.
HPLC测定活力源片中人参皂苷Re、Rg1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阳  屠万倩 《中成药》2006,28(3):346-350
目的:建立活力源片(人参茎叶总皂苷、黄芪、五味子、麦冬等)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人参皂苷含量测定采用Hypersil C18柱,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2.7)(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五味子醇甲采用Hypersil C18柱,乙腈-0.1%磷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人参皂苷Re在1.84~14.72μg呈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9 4),人参皂苷Rg1在1.49~11.92μg呈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9 0);五味子醇甲在0.094~0.470μg呈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9 9);人参皂苷Re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1.69%,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2.03%;五味子醇甲平均回收率为101.54%,RSD为2.6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活力源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延胡索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到符合条件的目标小分子化合物,运用Maesrto11.1分子对接软件筛选延胡索中与相应靶点蛋白对接较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再运用Cytoscape3.6.1构建多成分-靶点网络药理图,通过拓扑学分析,阐释其网络特征。结果在16种心肌缺血靶点对接结果中,8种季铵碱化合物、1种黄酮类、2种叔胺碱类显示出了较好的对接结果。季铵碱类化合物和黄酮类槲皮素对接结果普遍优于叔胺碱类,对接结果中季铵碱打分平均值高于叔胺碱的靶点蛋白有10种。网络药理学结果分析得知多化合物-靶点的网络异质性为0.57,平均相邻节点数3.59,特征网络长度3.02,网络中心度0.21。结论延胡索季铵碱类化合物黄连碱、巴马汀、去氢紫堇鳞茎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碱,黄酮类槲皮素可能是其治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延胡索治疗心肌缺血是多成分与多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结合化学指纹图谱进行谱效相关分析,探索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法进行检测,何首乌50%乙醇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10%或90%的乙醇提取物,超声提取优于回流提取。对正交试验的不同提取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抑制率在32.03%~74.56%。谱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式二苯乙烯苷、顺式二苯乙烯苷、儿茶素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相关系数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63(P0.01),0.902(P0.01)和0.656(P0.05);进一步对上述3种与活性相关系数较高化合物的单体进行活性验证,均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最后根据3种单体化合物在何首乌中的含量差异计算相对活性贡献度可知,反式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丹芪调经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黄芪甲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丹芪调经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为指标,对干法制粒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干压法制备得到的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好。结论优选得到的丹芪调经颗粒工艺稳定可行,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0.
目的: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模型上,观察电针对大鼠行为及血清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方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通过体质量、旷场实验、糖水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5-H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糖水摄入量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5-HT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中的平行活动和垂直运动次数、糖水摄入量均明显增加(P〈0.05),血清中的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电针组与氟西汀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导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异常,明显增加血清中5-HT含量,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