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893篇 |
免费 | 10100篇 |
国内免费 | 48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03篇 |
儿科学 | 1519篇 |
妇产科学 | 707篇 |
基础医学 | 4739篇 |
口腔科学 | 1858篇 |
临床医学 | 11358篇 |
内科学 | 8397篇 |
皮肤病学 | 1149篇 |
神经病学 | 2282篇 |
特种医学 | 3617篇 |
外科学 | 7416篇 |
综合类 | 21545篇 |
现状与发展 | 13篇 |
预防医学 | 11560篇 |
眼科学 | 994篇 |
药学 | 8924篇 |
119篇 | |
中国医学 | 8439篇 |
肿瘤学 | 43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7篇 |
2023年 | 1413篇 |
2022年 | 2748篇 |
2021年 | 3506篇 |
2020年 | 3229篇 |
2019年 | 1703篇 |
2018年 | 2159篇 |
2017年 | 2743篇 |
2016年 | 2235篇 |
2015年 | 3785篇 |
2014年 | 4671篇 |
2013年 | 6055篇 |
2012年 | 7433篇 |
2011年 | 7760篇 |
2010年 | 7251篇 |
2009年 | 6623篇 |
2008年 | 6270篇 |
2007年 | 5993篇 |
2006年 | 5293篇 |
2005年 | 4124篇 |
2004年 | 2871篇 |
2003年 | 2334篇 |
2002年 | 1868篇 |
2001年 | 1779篇 |
2000年 | 1194篇 |
1999年 | 589篇 |
1998年 | 402篇 |
1997年 | 415篇 |
1996年 | 405篇 |
1995年 | 329篇 |
1994年 | 260篇 |
1993年 | 248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142篇 |
1988年 | 125篇 |
1987年 | 106篇 |
1986年 | 109篇 |
1985年 | 98篇 |
1984年 | 77篇 |
1983年 | 81篇 |
1982年 | 64篇 |
1981年 | 67篇 |
1980年 | 45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25篇 |
1977年 | 36篇 |
1976年 | 32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检测肝门部胆管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失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25例正常胆管中hMLH1,hMSH2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1)在5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24例,其阳性率44.4%;25例正常胆管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23例,其阳性率92.0%;hMSH2蛋白癌组织阳性表达21例,其阳性率38.9%;hMSH2蛋白在正常胆管组织阳性表达21例,其阳性率84.0%.hMLH1,hMSH2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统计学检验,hMLH1,hMSH2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P>0.05)、病人性别(P>0.05)、年龄(P>0.05)、肿瘤大小(P>0.05)无关,但与病理分级(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具有显著相关性.(3)hMLH1表达阴性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组(15%VS 45.4%,P<0.05).hMSH2表达阴性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组(23.5%VS44%,P<0.05).结论 hMLH1,hMSH2在肝门胆管癌中的失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Stat3/Survivn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20 mol/L)转染人结肠癌HT29细胞,噻唑蓝(MTY)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Survivin与bcl-2凋亡家族成员bcl-2、bcl-Xl于bax的表达.结果 Stat3反义寡核苷酸作用HT29细胞72 h后,G1期细胞比率由61.4%上升至75.6%,S期细胞比率由19.4%下降至8.6%,细胞增殖受抑制.凋亡细胞百分比由5.6%增加至22.1%,促进细胞凋亡.Stat3、p-Stag、Cychn D1与Survivin表达下降,bcl-2、bcl-Xl与bax变化不明显.结论 阻断Stat3通路可以抑制靶基因Survivin表达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l2)预处理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热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ATP-MgCl2预处理与否及供肝获取前经历的供体心脏停搏时间(即热缺血时间)30min或45min,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非预处理的30min(N-30min)组和45min(N-45min)组,以及ATP-MgCl2预处理的30min(tN-30min)组和45min(tN-45min)组行原位肝移植,观察存活状况,取材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移植术后1、3、7d 采集血样检测肝功能.结果 N-30min组和N-45min组的1周存活率分别为50.0%和16.7%,而tN-30min组和tN-45min组的1周存活率分别为83.3%和66.7%,预处理组移植肝脏的病理及肝功能明显好于非预处理组.结论 ATP-MgCl2预处理能够减轻供肝的热缺血损伤,改善肝功能,减轻病理损害,提高大鼠肝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总结使用脑死亡来源供肝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初步分析脑死亡来源供肝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器官移植科共实施9例脑死亡来源供肝肝移植。供体年龄16~43岁,死于颅脑外伤7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例,器官切取前平均动脉压(105±5.2)mmHg(1mmHg=1.333kPa)(6例需使用升压药物),肝功能检测丙氨酸转氨酶(175±40)U/L,天冬氨酸转氨酶(180±46)U/L,总胆红素(40±8.6)mmol/L。受者年龄(48.6±10.1)岁,男性8例,女性1例;术前诊断为肝硬化5例,肝癌4例,术前MELD评分(27.6±6.7)分。结果供肝冷缺血时间为(7.4±2.8)h,所有患者手术顺利。1例于术后7天死于肾功能衰竭。8例受者康复出院并随访6~24个月,1例于术后2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其他并发症发生包括急性排斥反应2例,胆道狭窄并感染1例,胆道缺血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按照我们选择脑死亡供肝的原则,肝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及中期预后良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根据热凝胶发酵过程中不同时间和空间对氧传质的不同需求,实施两阶段发酵工艺:第1阶段在种子罐中实施高密度培养,第2阶段在2级发酵罐中稀释细胞密度,使微生物直接进入产胶阶段,同时解除氧传质对产热凝胶的限制作用,达到高强度发酵生产热凝胶的目的.通过对两阶段发酵工艺的构建和优化,结果表明该工艺较好地满足菌体生长和热凝胶合成对营养和氧传质的不同要求,热凝胶产量达到66 g/L,相对于分批发酵工艺产胶量提高了106%,比产胶速率提高了20%,并且在菌体生长阶段发酵规模比分批发酵缩小了75%,因此节约了能量,降低了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颞骨内面神经水平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方法 通过模拟l临床经乳突入路的手术方法,分层解剖20个成人湿头颅标本(40侧颞骨),显露并观测颞骨内面神经水平段及其毗邻结构. 结果 面神经水平段的长度为[(8.85±1.01)(7.10~11.25)]mm、直径为[(1.88±0.65)(1.55~1.90)]mm;FN水平段与垂直段的夹角(向前)为[(115.5±6.89)(109.5~128.6)°;面神经水平段与鼓室天盖的夹角(向后)为[(28.5±3.66)(25.8~31.5)°;匙突至面神经水平段的垂直距离为[(1.89±0.58)(0.90~3.05)]mm;镫骨头至面神经水平段(垂直距离)为[(2.30±0.85)(1.97~3.11)]mm;锥曲段顶点到砧骨短脚尖的距离为[(2.55±0.21)(2.10~2.90)]mm;锥曲段顶点至外半规管隆突距离为[(2.86±0.31)(2.23~3.56)]mm;未发现面神经水平段有分支的或者移位的情况.面神经水平段的远段位于水平半归管隆突的前内侧.有2侧(2/40)水平段的远段位于外半规管隆突外侧0.89 mm和1.02 mm,占5%. 结论 膝状神经节、匙突、镫骨、鼓室天盖、水平半规管、砧骨是手术中确定FN水平段的重要标志.颞骨内面神经水平段与其毗邻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复杂,手术操作必须熟悉面神经水平段上述定位标志,以免损伤面神经. 相似文献
997.
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可视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计算机建立下颌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为下颌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及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采用尸体标本,进行包埋、切削,获取数字人数据集,对其中与下颌骨有关的二维图像,逐层提取其轮廓线,导入Amira医学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重建,经表面光滑处理并渲染形成下颌骨三维模型,以下颌骨CT为断层解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利用数字人数据获得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图片,经三维重建获得下颌骨精细的模型,下颌牙的解剖学形态,并准确地显示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论 下颌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与重建获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为下颌骨的影像学诊断、颌面部整形外科手术及下颌牙齿种植术等,提供解剖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不同淋巴结切除方式在病理诊断为T1的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淋巴结切除方式的不同,将1998年1月至2002年5月115例病理诊断为T1的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清扫组)和纵隔淋巴结采样组(采样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并发症、N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差异,评价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清扫组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15.98±3.05)个,采样组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6.48±2.16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清扫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多于采样组.两组在淋巴结分期的改变、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肿瘤直径>2 cm时,清扫组与采样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2%和54.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1%和51.3%,清扫组均高于采样组(P<0.05);当肿瘤直径≤2 cm时,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病理类型方面,大细胞癌和腺鳞癌5年总生存率低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1).结论 对于术中确定为T1的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当肿瘤直径≤2 cm时,选择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可以相对减小创伤;当肿瘤直径>2 cm时,选择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能更有助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总结女性重复肾输尿管开口异位合并漏尿的诊治经验. 方法 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漏尿女童25例.年龄2~12岁,平均7岁.右侧15例、左侧10例,其中双侧重复肾仅1侧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均因会阴部漏尿并外阴痒痛就诊,经查体、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重复肾重度积水无功能4例,重复肾存在分泌功能21例.无功能重复肾4例行重复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余21例行重复输尿管下段膀胱再植术. 结果 25例手术均成功,无漏尿及输尿管残端综合征发生.4例重复肾切除者术后12个月IVU显示患侧残肾形态及功能正常,21例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者术后3个月膀胱造影显示再植输尿管无反流20例,12个月复查IVU息侧肾脏及重复肾形态功能良好;1例术后6个月重复肾积水加重,功能丧失,再次手术切除重复肾及输尿管. 结论 B超、IVU、MRU是诊断重复.肾输尿管开口异位合并漏尿的重要手段,螺旋CT多维成像能清晰显示患肾及重肾输尿管结构及其走向.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术前应着重了解重复肾功能、输尿管形态及走向.手术方式应以解除梗阻、解决漏尿及保护患肾及重复肾功能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肾移植患者移植肾慢性损伤的远期效果. 方法非糖尿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尿蛋白>0.5g/d或SCr>177 mmol/L(>2 mg/d)32例,随机分2组:①治疗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平均40岁.病理诊断慢性移植物肾病(CAN)13例、环孢素中毒3例、肾小球疾病7例.②对照组9例.男4例,女5例.平均35岁.CAN 6例、环孢素中毒1例、肾小球疾病2例.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mg/d)与贝那普利(20 mg,2次/d)联合治疗3年,对照组未进行此项处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SCr、24 h尿蛋白变化及移植肾生存时间.结果 随访3年后,治疗组SCr为(252.2±117.9)mmol/L,对照组为(375.3±203.0)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AN患者SCr为(282.4±147.3)mmol/L,对照组为(528.7±107.8)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4 h尿蛋白为(1.0±0.6)g,对照组为(1.3±0.7)g,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存活时间治疗组76个月,对照组为71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保护移植肾功能,对蛋白尿及移植肾远期存活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