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0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82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710篇
内科学   435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91篇
外科学   442篇
综合类   1507篇
预防医学   672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684篇
  7篇
中国医学   497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肾包膜下积液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包膜下积液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肾包膜下积液,其中12例因尿路梗阻,4例因肾实质感染而形成;3例原因不明。均经CT明确诊断。结果19例肾包膜下积液中,15例针对病因治疗,即解除梗阻,控制肾实质感染后,积液均有吸收减少;原因不明予以对症治疗。积液亦被吸收。结论尿路梗阻是肾包膜下积液的常见原因,增高的肾盂压力使得尿液经静脉、淋巴管或直接返流到肾周;急性肾绞痛因肾盂压力的急剧升高,更易形成包膜下积液。肾实质的感染也是形成积液的重要原因。在对因治疗,解除梗阻,控制感染后,肾包膜下积液均可逐渐被吸收。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弹性蛋白肽(E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感染性休克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集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样,同时采集同期住院的36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和18名正常人的血样,采用ELISA技术测量血浆弹性蛋白肽的浓度。结果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相比,感染性休克患者休克期间血浆EP水平明显增高,而非感染性休克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性休克患者在休克好转后血浆EP水平较休克期间明显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在休克期间血浆EP水平明显增高,增高的EP可能参与了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TUEB剜除电极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1年9月我院因中、重度下尿路症状诊断为前列腺增生(BPH)具备手术指征,行TUEB剜除电极下的TUEP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术前经腹超声前列腺重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率,术后血红蛋白,血钠浓度,血葡萄糖浓度;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经腹超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43例患者完成3个月随访,前列腺切除率(64.18±7.54)%,单位时间切除量(0.89±0.36)g,患者无电切综合征及包膜穿孔,血糖、血钠浓度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RUV较术前显著好转。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7.14%,恢复时间(4.50±1.29)d,无永久性尿失禁,术后1个月尿道狭窄发生率16.07%,尿道扩张后均缓解。结论:TUEB剜除电极下TUEP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3种小腿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3-06诊治的38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彻底清创并应用封闭负压引流5~7 d后根据创面情况选择皮瓣修复,17例应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8例应用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3例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12个月,无感染、骨坏死和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皮瓣质地柔软,有弹性,供区愈合良好,足踝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后,合理个体化选择小腿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可减少感染机会及肉芽瘢痕,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二期游离腓骨移植加钢板内固定在 GustiloⅢ型开放性股骨骨折并长段骨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股骨骨折并长段骨质缺损患者,早期行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创面分别给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或用无菌敷料覆盖,定期伤口换药。术后根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分别行植皮、邻近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待创面完全愈合,拆除外固定架,二期行游离腓骨移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2.5年,平均1.5年。移植腓骨全部成活,股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个月。患肢均恢复正常负重行走,随访期间无再骨折。腓骨供区伤口愈合良好,膝、踝关节功能不受限。无踝关节不稳定及外翻畸形发生。结论早期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待创面完全愈合,拆除外固定架,行游离腓骨移植加钢板内固定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股骨骨折并长段骨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程度绞窄性肠梗阻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不同缺血程度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肠管缺血、但尚无坏死时,声像图特征包括肠壁增厚,呈低回声,横断面呈"面包圈征",黏膜皱襞水肿增厚,呈"珊瑚样"改变;8例肠壁间可见多个环状低回声,可呈"串珠样",血流信号为静脉血流频谱;13例腹腔积液,透声好。肠管缺血坏死时,声像图可见黏膜层与浆膜层呈"分离征"或"剥脱样"改变,局部管壁缺乏膨胀性,呈塌瘪征象;CDFI示局部肠壁间血流信号消失;12例腹腔积液,呈密集点状高回声群,动态观察短期内积液快速增多。结论超声可评价绞窄性肠梗阻所致不同程度肠管缺血,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比较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肌骨超声表现与膝关节功能障碍、X线表现的相关性,分析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病理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证据等级为Ⅲ级)。根据病例筛选标准收集整理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门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集全部患者膝关节肌骨超声、X线图像,填写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肌骨超声表现与Lysholm评分、X线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2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髌下脂肪垫炎81%),并且滑膜厚度、积液深度、半月板膨出程度均超过了正常范围。相关性分析显示:Lysholm功能障碍评分方面,膝关节积液深度与"下蹲"评分呈负相关(r=-0.21,P=0.02),内侧半月板膨出程度与"支撑"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26,P0.01),并与Lysholm总分呈负相关(r=-0.19,P=0.04),外侧半月板膨出程度则与"不稳定"评分呈负相关(r=-0.22,P=0.02)。X线表现方面,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程度与关节积液深度(r=-0.27,P0.001),滑膜增生厚度呈负相关(r=-0.17,P=0.007),与内侧半月板膨出程度呈正相关(r=0.18,P=0.04),与髌韧带止点炎症、髌下脂肪垫炎有相关性(P0.05),外侧关节间隙狭窄程度则与"髌韧带止点炎症"有相关性(P=0.02)。结论: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是KOA患者的主要病理表现,并与膝关节功能障碍、骨性结构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影响膝关节功能、促进关节软骨破坏从而影响KOA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内镜深筋膜下穿通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 SEPS)联合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肢81条,选择40条患肢行SEPS术,联合EVLT术闭合浅表曲张静脉,保留健康大隐静脉作为研究组;41条患肢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结果: 研究组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缓解,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随访5~11个月无复发。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1.1 h比3.0 h),切口数也少于对照组(2.1个比5.8个),住院时间缩短(1.1 d比3.9 d),下肢淤斑面积减少(5.2 cm3比20.3 cm3),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EPS联合EVLT术适合个体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9.
骨质疏松症好发于老年人或绝经后妇女,在骨量不断丢失的同时伴随着骨髓腔内的脂肪细胞增加。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减弱,更易于向脂肪细胞分化,并促进成骨细胞凋亡,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拟从Fox O-β-catenin-PPARγ信号轴角度对骨髓脂肪化在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M2极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芪甲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黄芪甲苷组造模后即刻腹腔注射黄芪甲苷(40 mg/kg),随后1次/d,连续给药3 d。各组术后第1、3天采用改良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角试验进行神经功能评价;术后第3天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料(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实时逆转录PCR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以及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精氨酸酶1(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1/2(YM1/2)及抗炎因子IL-10、TGF-β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脑缺血周边区CD16/32/Iba1和CD206/Iba1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mNSS分值降低、右转次数减少(P < 0.05或P < 0.01),脑梗死体积减小(P < 0.01),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iNOS、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下调(均P < 0.01),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1、YM1/2、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上调(均P < 0.01),脑缺血区CD16/32+/Iba1+细胞数量减少(P < 0.05),CD206+/Iba1+细胞数量增加(P < 0.01)。结论: 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