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益气养阴活血汤加灌肠治疗早期糖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口服加中药灌肠综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汤口服和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P<0.05);治疗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肌酐、血脂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口服加中药灌肠综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气阴两虚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3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兼瘀证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单纯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兼湿、气阴两虚兼湿兼瘀3组P<0.05。气阴两虚兼湿兼瘀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气阴两虚兼湿组P<0.05;单纯气阴两虚与气阴两虚兼湿组尿酸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瘀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型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个因素,尚不能认为湿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型中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9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单纯阴虚热盛证型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阴虚热盛兼证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阴虚热盛兼湿、兼瘀、兼湿兼瘀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导致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型组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单纯阴虚热盛”组血尿酸水平的明显增高;湿和瘀可能都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型组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梧州市〈5岁儿童死亡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梧州市〈5岁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梧州市2003~2007年出生活产儿及〈5岁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5年来。梧州市〈5岁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新生儿、婴儿、〈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16%、11.70%、15.31%;2007年分别下降至5.81%、8.51%、11.29%;其中新生儿死亡占〈5岁儿童死亡的46.7%.占婴儿的61.21%,死因前5位依次为早产低体重,意外伤害,出生窒息,先天异常,肺炎。结论:加大围产期,孕产期保健管理力度。提高新生儿救治技术。完善死亡监测网。对引起先天异常的各种因素积极干预,有效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45.
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属于NYHA心功能分级为2~4级的住院CHF患者73例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吸氧、休息、低盐饮食、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临床近期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3.2%、91.9%和25%、80.6%(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MSCT对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病例,分析其CT表现,包括囊肿部位、形态、密度和囊壁厚度,并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结果:27例消化道重复畸形中发生在食管2例,胃3例,胃合并食管1例,小肠19例,结肠2例。囊肿形态在CT上表现为圆形23例、管形3例、圆形-管形复合型1例。25例囊肿CT平扫为液性低密度,1例合并囊内出血呈高密度,1例囊内可见气体。囊壁厚度大于同层面肠壁者有22例,囊壁均有强化,2例囊壁可见钙化。27例囊肿中,6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囊内出血1例,囊肿破裂穿孔伴胰腺炎1例,继发肠梗阻4例。结论:低密度液性囊肿(偶见气体)、厚壁、管形或圆形-管形复合型形态是消化道重复畸形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诊断消化道重复畸形合并肠旋转不良、肠闭锁等畸形和(或)伴发肠梗阻、肠扭转等病变颇具优势。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居家帕金森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8月至11月出院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出院的3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给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特征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儿童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增强CT,分析肿瘤的边界、密度和强化程度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包括20例单发甲状腺肿瘤、10例多发甲状腺肿瘤,以及2例甲状腺炎伴肿瘤。20例单发肿块中包括腺瘤17例、腺癌3例。腺瘤中9例为实性肿块、8例为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包膜不完整均见于腺瘤和腺癌,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和淋巴结肿大仅见于腺癌病例。多发肿块10例,其中腺瘤6例、腺癌4例。多发微腺癌可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4例多发腺癌中,3例伴淋巴结增大、1例血管侵犯。亚急性甲状腺炎伴发腺瘤1例,双侧桥本甲状腺炎伴发腺癌1例。结论在甲状腺单发病灶中,肿块的强化方式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腺癌诊断具有特异性。在多发病灶中,CT对于显示甲状腺多发微腺癌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比较组织块法和细胞悬液法制作MDA-MB-231细胞乳腺癌原位移植型裸鼠模型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方法 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将组织瘤块和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两组裸鼠右侧第二对乳腺的脂肪垫内,制作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比较两组的成瘤时间、成瘤率、肿瘤生长速度、肿瘤形态、肿瘤中心坏死、肿瘤表面血管分布情况和肿瘤表面溃疡出现时间,并观察肿瘤的组织学表现.结果 两组的成瘤率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块法的成瘤时间早,瘤块形态欠规则,肿瘤血管少,易形成肿瘤中心坏死和表面溃疡;细胞悬液法的成瘤时间晚,瘤块形态规则,肿瘤血管丰富,中心坏死少,表面溃疡出现晚.病理学检查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组织块法和细胞悬液法均可成功制作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其生物学特性较一致,形态学各有特点,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建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