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ARPC)是一种罕见的穿通性皮肤病, 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ARPC临床上比较罕见, 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ARPC的诊疗无相关参考指南, 因此在治疗上均以抗组胺、止痒等对症治疗。由于该病常常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 应积极治疗或控制原发病的同时治疗本病, 可使本病迅速得到控制。本文报道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8月收治的1例ARPC。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7岁,学生.以全身皮肤红斑、反复脱屑近2年,加重2个月,于1987年7月以剥脱性皮炎入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尖锐湿疣(CA)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CA和15例正常包皮中VEGF、TGF-α和CD34表达。结果CA中VEGF和TGF—d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包皮(P〈0.001);CA中VEGF、TGF-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6.7%,正常包皮中则为40%、26.7%,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中微血管密度比正常包皮明显增多(P〈0.01),且CA中VEGF、TGF-α蛋白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A中VEGF和TGF-α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血管生成,参与C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因阴茎根部多发无痛性溃疡1周就诊。1周前发现阴茎根部出现多个小丘疹,很快破溃,形成溃疡。皮损渐扩大,无痒痛。患者发病前3周有不洁性交史,有使用安全套史。无尿道口流脓、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卫生院曾按“皮肤感染”处理(具体不详),无好转。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阴茎根部背侧见3个溃疡,呈三角形排布,上面的一个呈椭圆形,约1.5cm×1.0cm,下面2个呈圆形,直径约1cm,皮损表面湿润,有少量分泌物,边缘隆起,边界清,软骨样硬度(图1)。双侧腹股沟触及数个质中活动不融合的淋巴结,无触痛。图1例1阴茎根部皮损例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鳞状细胞癌、20例基底细胞上皮瘤、15例Paget病、15例脂溢性角化病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α、VEGF及CD34表达.结果:TGF-α、VEGF和CD34的表达在4种皮肤肿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但其在基底细胞上皮瘤与正常皮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种皮肤肿瘤中,TGF-α、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TGF-α可能与VEGF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和皮肤肿瘤形成.  相似文献   
16.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人体有广泛的生理学作用,与镇痛、免疫调节、能量代谢等有关,并在调节瘙痒中起重要作用,影响瘙痒的发生与发展.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为G蛋白耦联受体,具有保护神经、抗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参与皮肤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是维持皮肤稳态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众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调控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能有益于相关皮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成人咽部解脲支原体定植与性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3名性乱者咽部和尿生殖道标本和63名健康成人咽部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rapiasmaunealyticum,Uu)检测,结果表明性乱人群咽部Uu定植率(41.1%)极显著高于健康成人(6.3%)(P〈0.001),咽部Uu定植与性活动,多性伴,性乱交和口交等不洁性行为以及Uu尿道炎有明显关系,性乱人群咽部Uu阳性者中,73.1%的人有直接不洁性为史,44.7%的人有Uu尿生殖道感染,29.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荨麻疹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6月~2001年10月笔者采用14C尿素酶呼气试验(14C-UBT)检测了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慢性荨麻疹患者62例,男27例,女35例;平均年龄37.6岁(18~69岁),病程3个月~18年。对照组25名,为健康志愿者,男16名,女9名,平均年龄22.4岁。两组均作14C-UBT试验。操作过程按说明书进行。样品每分钟衰变数(DPM)≥200为阳性。对14C-UBT阳性患者用下列方案进行HP根除治疗:奥美拉唑40mg/d、阿莫西林2g/d和克拉霉素1g/d,疗程1周。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2周内症状和体征消失为痊愈,治疗4周后…  相似文献   
19.
报告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发生多发性皮肤纤维瘤。例1.男,45岁,1964~1967年间,因患寻常型天疱疮,间断服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1969年因病情加重,再次服用强的松240mg/d,8周内减至25mg/d。1970年以后,隔日服维持量15mg。1987年5月开始,双下肢迅速出现直径为4~7 mm的红色丘疹和结节,总计23个。损害位于真皮内,用手指从  相似文献   
20.
受科学出版社医学教育出版分社的委托,最近担任了<皮肤性病学>案例版教材的主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基本概念或定义在我国出版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和专著中存在着模糊或不准确的情况,其中一些在国外近期出版的经典专著中也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因此,笔者冒昧地提出了这些问题并尽量予以解释,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