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新生儿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新生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部手术的足月新生儿90例,ASAⅡ或Ⅲ级,日龄1~30 d,体重2.4~5.5kg,随机分为3组(n=30),术毕患者清理拔除气管导管后,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 ml/h,芬太尼组(F组)静脉输注芬太尼0.3μg·kg~(-1)·h~(-1),舒芬太尼组(S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3μg·kg~(-1)·h~(-1),均输注至术后24 h.分别于术毕、术后4、8、12及24 h时监测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采用CRIES评分表行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12及24 h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糖、血浆皮质醇及β-内啡肽浓度.结果 与N组比较,F组和S组术后8、12及24 h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疼痛评分降低,S组术后12 h时血糖降低,术后12、24 h时皮质醇浓度升高,F组和S组术后12 h时β-内啡肽浓度降低(P<0.05);与F组比较,S组术后12 h时血糖降低,术后12、24 h时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S组和F组镇痛满意率较N组升高(P<0.05).结论 术毕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3μg·kg~(-1).h~(-1)至术后24 h镇痛效果较好,可抑制新生儿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2.
潘伦  何坪  邓福忠  赵斯静  黄姗 《重庆医学》2018,(23):3088-3089
目的 科学评价专科层次中医现代“师带徒”教学改革的中期效果.方法 采取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综合试题200题,对该校2015级中医学专业师承班52人、中医学专业普通班52人在第4学期末同步测评,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师承班在综合测试总分、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的成绩上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跟师提高了学生对诊断、中药、方剂、内科、儿科的知识掌握,应继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师带徒”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3.
异位甲状腺在小儿外科并不常见,由于颈部异位甲状腺与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容易误诊而被切除。本科  相似文献   
54.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再手术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37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再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儿术后便秘复发的主要原因为肠管切除不足14例,合并肠神经发育不良6例,闸门综合征5例,其他原因12例。再手术后无1例死亡;31例(83.8%)获6个月至11年的随访。术后15例排便1~2次/d,7例1次/2d,6例1次/3d;1例Rehbein术者(该术式本身保留了过多的病变直肠)和1例Soaves术者(再手术后未及时行肛管扩张)每周排便1~2次,仍间断使用缓泻剂;1例Soaves术者术后有粪液污裤现象。均无大便失禁者。结论先天性巨结肠便秘复发的主要原因为肠管切除不足;复发后再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实现血型鉴定信息管理的全程信息记录和可扩展性.方法 通过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对实验信息进行重新抽象,依托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库,新建实验条目代码表、条目结果代码表和实验结果记录表,由审核程序依据实验条目的 检测结果,根据内在逻辑联系智能化判断血型鉴定结论.结果 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后,被采集者血小板的损失率。方法外周血干细胞被采集者共64例,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32例,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32例,对采集前后血小板值使用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计数,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比较2组被采集者采集前、后及产品中的血小板数、损失量、损失率。结果血细胞分离机COM.TEC与CS-3000plus相比,被采集者采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1.16±37.71)×109/L和(66.78±26.45)×109/L,血小板损失量分别为(145.66±114.39)×109和(226.89±201.11)×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M.TEC采集时损失血小板较多。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前与采集后血小板值相比较的血小板损失量均小于采集后终产品中血小板的含量,提示体内对血小板迅速降低存在相应的应急机制。结论血细胞分离机COM.TEC与CS-3000plus在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术中对被采集者的血小板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7.
黄姗  付余 《中国药师》2013,(12):1794-179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关拉唑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1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6)-乙腈(73:27);检测波长为302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奥美拉唑镁在3.57832.20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6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奥美拉唑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8.
黄姗  杨本霞 《中国药房》2013,(44):4206-4209
目的:建立测定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15mim,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50℃,再以4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保持5min),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0ml/min,分流比为3:1,顶空温度为100℃,顶空时间为30min,顶空进样体积为1ml。结果: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甲基叔丁基醚、正己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环己烷、正庚烷、甲苯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23.702~142.212、38.44-230.64、42.26-253.56、4.814-28.884、41.148-246.888、2.976~17.856、42.53-255.18、7.016-42.096、33.484-200.904、40.54-243.24、7.75~46.5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0.9998、0.9999、0.9954、0.9999、0.9994、0.9999、0.9999、0.9998、0.9998、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8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57%、99.59%、103.57%、102.62%、103.28%、101.48%、101.75%、101.85%、102.79%、104.11%、103.07%,RSD分别为2.39%、2.71%、2.44%、2.74%、2.31%、3.44%、4.64%、2.32%、2.82%、3.21%、2.57%(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9.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是被大家普遍认可的,在以往实验中也对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进行了确认。 目的:验证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健康10周龄雄性DBA-1(H-2Kq)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初次免疫后细胞移植组、加强免疫后细胞移植组、模型对照组,3组小鼠均通过尾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进行初次免疫,21 d后同法进行加强免疫,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DBA-1(H-2Kq)小鼠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初次免疫后细胞移植组小鼠在初次免疫后立即经尾静脉输注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106个/只,加强免疫后细胞移植组小鼠在加强免疫时同法输注等量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小鼠于初次免疫后0或21 d尾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初次免疫后和加强免疫后各组小鼠的爪垫增厚情况、临床评分,检测小鼠关节病理学变化及血清因子质量浓度的动态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初次免疫后细胞移植组爪垫增厚程度及平均临床疾病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均可见明显的滑膜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各血清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基本相似;而加强免疫后细胞移植组爪垫明显增厚(P < 0.01),平均临床疾病得分高达3.35分,滑膜损伤严重,毛细血管增生,在初次免疫后28 d白细胞介素6血清浓度急剧上升(P < 0.1),初次免疫后35 d白细胞介素6血清浓度又明显下降(P < 0.1)。提示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中,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不但未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在加强免疫后细胞移植组观察到显著地关节炎症状恶化现象,其可能通过上调白细胞介素6血清浓度加重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ORF5及其突变型基因进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ORF5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MERS-CoV野生ORF5基因序列(KT036372),截短ORF5(ORF5△)基因序列(KT036373)以及融合ORF5(ORF5+)基因序列(KT036374)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EGFP-N1中,构建目的基因与EGFP融合表达质粒。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在ORF5与EGFP之间添加终止密码或移码突变,并将ORF5、ORF5△、ORF5+蛋白126位、136位起始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ORF5、ORF5△、ORF5+真核表达载体。ORF5与EGFP融合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强荧光,但Western blot仅能检出EGFP蛋白,未能检出完整的融合蛋白;当ORF5与EGFP之间加入终止密码或移码突变后,仍能够检出EGFP蛋白。ORF5△、ORF5+与EGFP融合蛋白成功表达,以EGFP为抗原,ORF5△、ORF5+可检出多种不同分子质量蛋白,126位终止后仍可检出多种不同分子质量蛋白,136位终止后ORF5△缺少1种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MERS-CoV野生、截短以及融合ORF5的真核表达质粒。野生ORF5蛋白表达机制复杂,该蛋白可能存在类似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的特殊功能。变异体ORF5的表达存在多个翻译起始位点,其作用机制及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