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申悦  李迎  高嵩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267-1269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5%咪喹莫特外涂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名瘢痕疙瘩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每2周1次,同时外涂5%咪喹莫特隔日1次,总疗程为8周;对照组单纯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结果:1个月随访时,治疗组及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67.57%及60.47%,无显著差异;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改善率为8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5%。治疗期间无失访患者,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轻中度疼痛感、不适感,偶见轻度萎缩、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及多毛。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5%咪喹莫特外涂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布托啡诺在预防和治疗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用随机数余数法双盲分为三组,每组40例,即P组(帕瑞昔布钠组)、PB组(帕瑞昔布钠联合布托啡诺组)和C组(对照组)。在缝合皮肤前静脉注射拟观察的药物,观察患者在拔管即刻和在苏醒室的躁动及镇静评分、药物不良反应、拔管时间及缓解情况等,各组患者若发生躁动则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结果三组患者在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拔管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及PB组(P<0.01或P<0.05)。PB组的镇静评分较C组和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是没有过度镇静或苏醒延迟的发生。在苏醒室PB组和P组追加布托啡诺后躁动缓解率为100.0%,而C组追加布托啡诺后躁动缓解率为76.2%,PB组和P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呼吸抑制、苏醒延迟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布托啡诺可以预防和治疗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龙藤通络方外用治疗奥沙利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O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OI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龙藤通络方外用,安慰剂组予龙藤通络方安慰剂外用,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口服,各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生存质量(FACT/GOG-Nt...  相似文献   
44.
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4月共4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胰腺术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应用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术后空腹血糖〉8.3mmol/L的患者死亡率、术后胰漏、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O%、23.7%、9.7%、15.1%)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8.3mmol/L的患者(2.7%、11.9%、4.0%、6.6%)(P=0.037、P=0.002、P=0.020、P=0.005)。术后空腹血糖≤6.1mmol/L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6.2%、8.6%)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6.1-8.3mmol/L的患者(0.7%、1.4%)(P=0.023、P=0.011)。术后空腹血糖≤6.1mmol/L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情况显著增加(7.4%比0.7%,P=0.009)。结论通过术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普通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平稳控制血糖,实现围手术期预定目标下的血糖管理。胰腺手术围手术期的目标血糖定为6.1~8.3mmol/L是安全合理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5.
高嵩  卢铖 《新疆医学》2014,(1):77-77
预激综合征和束支阻滞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但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阻滞同时发生的机率并不多,两者均有各自的心电图特征,两者共存时,并不等于两种心电图特征的叠加,现将我们收集的28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阻滞的心电图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QLX-2002前列腺增生光子治疗机在体内的剂量分布,特别是在前列腺位置垂直射线方向的剂量分布,方法:用不同厚度的有机玻璃代替组织的相对厚度,用电离室和胶片法测量:PDD、OAR和等剂量分布曲线。结论:治疗头的开口窗尺寸应缩小。  相似文献   
47.
利多卡因气管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嵩  刘宗明 《吉林医学》2008,29(21):1923-1923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溶液应用于气管插管前气管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全麻手术需要气管插管(单腔管)的患者,随机双盲抽取应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法进行气管插管前气管表面麻醉治疗组(Ⅰ组)40例和对照组(Ⅱ组)60例。术前肌内注射安定10mg。Ⅰ组和Ⅱ组全麻诱导均为芬太尼4U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8mg/kg,给药顺序相同,Ⅰ组在诱导完毕后进行2%利多卡因溶液3~4m l喷雾法喷喉表面麻醉;Ⅱ组则不实施上述操作,且两组均为无插管困难。观察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法喷喉应用于气管插管前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Ⅱ组插管后SBP、DBP、HR明显增高,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法喷喉进行成功的气道表面麻醉,会明显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增高循环稳定性,效果确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及返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返流(AEDV) 的产生因素及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血流,对33 例出现AEDV(AEDV 组) 的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未发生AEDV的424 例( 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AEDV组9 例(27 .3 %) 胎儿有不同种类的形态异常,其中6 例围产儿死亡。(2)AEDV 组中双胎6 例,3 例为双胎间输血综合征(TTTS)。6 例双胎两胎儿间体重差异最低在24.8% 以上,其中4 例围产儿死亡。(3)AEDV 组妊高征、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胎儿脐血流检测中,出现AEDV改变,是母体胎盘、胎儿胎盘循环障碍的表现,提示胎儿预后不良,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9.
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产前诊断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形态异常中颈部异常并不少见 ,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 (fetalcystichygroma)是其中常见异常之一。以往由于对本病缺少认识 ,多于死胎引产后或胎儿娩出后方能诊断。本文结合 2 5例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产前诊断、胎儿预后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993年以来 ,我们经产前超声波检查诊断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 2 5例 ,对其中 17例行羊水或胎儿脐带血染色体检查 ,5例胎儿娩出后行尸体解剖。对 2 5例中再次妊娠的12例进行了随访观察。  本组资料中 ,超声波检查诊断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最早 16孕周…  相似文献   
50.
飞秒激光在基质内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飞秒(10^-15S)激光经证实可以有效的降低切割组织所需的能量并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该激光系统的灵活性使得它不仅可以完成传统的角膜基质内手术,而且可以进行新的角膜屈光手术。本研究就其机制、手术方法和过程、并发症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