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一方面为了追求新鲜感和刺激,另一方面由于性保护知识的匮乏,可能会去尝试一些并不安全的性行为,从而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艾滋病和身在象牙塔中的学生们似乎有很远的距离,但我们绝不能漠视艾滋病的存在,因为“艾滋恶魔”已经悄悄潜入到我们身边,危险时刻都在。  相似文献   
43.
李宁  王哲  马彦民  孙定勇  朱谦  聂玉刚  杨文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40-2042,2046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流行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史卡片下载"处下载1995~2009年河南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数据库。描述历年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46187例,主要聚集在豫东南6个省辖市;男女比例2004~2008年基本一致,到2009年略有增大,为1.36︰1;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组,但60岁以上病例数由1995年的0.9%上升到2009年的7.8%;既往有偿采供血构成比从1995年的93.8%下降到2009年的30.0%;性传播构成比从1995年的2.7%上升到2009年的34.3%;婚外性传播病例所占性传播的比例由2006年的24.6%上升到2009年的51.2%。结论河南省艾滋病流行在既往有偿献血人群仍然占有相当比例,但性传播和婚外性传播病例已经占主要部分,艾滋病流行模式正在转向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河南省抗病毒治疗(ART)≥ 15岁HIV/AIDS的死亡状况,为降低HIV/AIDS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02-2019年河南省开始ART ≥ 15岁HIV/AIDS,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死亡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共72 986例HIV/AIDS,死亡16 634例,死亡病例以年龄≥ 40岁(68.5%,11 393/16 634)、男性(62.6%,10 419/16 634)、血液传播感染(71.7%,11 927/16 634)、农民/农民工(91.7%,15 249/16 634)为主。以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为主(73.7%,12 261/16 634),病死率为16.8%(12 261/72 986)。34.6%(4 237/12 261)的HIV/AIDS在开始ART第1年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开始ART第10年和第18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3%和71.8%。≥ 15岁HIV/AIDS开始ART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200个/μl的比例为45.5%(30 432/66 89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基线CD4<200个/μl组和20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分别是≥ 350个/μl组的1.78倍(95% CI:1.64~1.94)和1.24倍(95% CI:1.13~1.36);基线有症状的死亡风险是无症状的1.25倍(95% CI:1.16~1.35);最近1次病毒载量值≥ 1 000拷贝数/ml的死亡风险是<1 000拷贝数/ml的7.09倍(95% CI:6.65~7.54)。结论 2002-2019年河南省ART ≥ 15岁HIV/AIDS的死亡病例以血液传播感染和农民/农民工为主,艾滋病相关疾病是导致HIV/AIDS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河南省逐步推行ART策略,HIV/AIDS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生存率。应继续加强CD4检测工作,尽早纳入符合条件的HIV/AIDS进行规范化ART,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5.
摘要:目的 分析近年来河南省15~24岁青年学生HIV感染者状况以及学生的行为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3年15~24岁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信息,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和男男同性性行为(MSM)者中职业是学生的专题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河南省2009-2013年报告15~24岁学生HIV/AID病例286例,各年度报告病例数分别为44例、52例、66例、58例和66例。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经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9年的6.81%上升为2013年的56.06%,经异性传播比例从6.81%上升到36.36%。2011-2013年青年学生国家级哨点监测发现监测对象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为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48%(1 742/2 437)、83.63%(2 007/2 400)和79.00%(1 896/2 400)。2013年调查MSM中青年学生389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8.64%(267/389);HIV抗体阳性率为4.11%(16/38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4.37%(17/389)。结论 2009-2013年河南省报告青年学生的HIV/AIDS病例数逐渐上升,性接触成为该人群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宣教和干预,控制HIV流行。  相似文献   
46.
大学生维生素C营养水平与尿无机盐排出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大学生维生素C营养水平与尿无机盐排出量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105名大学生,口服500mg维生素C后,收集4h尿液,测定尿中还原型维生素C,尿锌,铜,铁及钾,钠,钙和尿肌酐排出量。用t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 与维生素C营养水平不足组相比较,正常组与充足组的大学生其尿锌与尿钙排出量显减少。结论 大学生VitC营养水平可能影响尿中锌与钙的排泄。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河南省报告的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189个县区通过国家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感染途径是“异性传播”且接触史是“配偶HIV阳性”的配偶间性传播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调查557例HIV配偶间性传播感染者,其中男性占37.7%,女性占62.3%,70.7%的HIV感染者是40岁以上;49.7%的感染者感染前配偶间性生活频次在2~3次/月,得知配偶感染后73.4%的感染者性行为次数减少;46.9%的感染者从未使用过安全套;58.3%的感染者不习惯使用安全套,13.3%的感染者由于不知道配偶感染而没有使用安全套;38.4%的配偶间性传播者其配偶属于异性传播,59.3%的配偶间性传播者的配偶因既往采供血或输血感染HIV;50.3%的感染者是由医务人员告知其配偶感染HIV,73.6%的配偶双方HIV检测确认时间差值在3个月内。结论报告的HIV配偶间性传播者中属于配偶双方同时检测确认的比例较高,应采取定期随访检测、早期抗病毒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预防HIV配偶间性传播。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河南省成人艾滋病阳性家庭流行病学特征及家庭内成人HIV阳性者的免疫状况。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感染家庭随访管理分析系统”和“河南省艾滋病防治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收集河南省艾滋病阳性成人家庭相关资料, 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和HIV阳性者的免疫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 河南省有艾滋病成人阳性家庭25 188个, 其中HIV阳性人员29 812人;艾滋病成人阳性家庭主要分布在豫东南地区, 家庭内HIV阳性人员以35~54岁组为主, 占71.37%, 83.90%(25 013/29 812)的HIV阳性者接受(过)抗病毒治疗, 经血传播者在治构成比为84.82%(19 775/23 313), 高于其他传播途径(χ2=1 692.920, P=0.000);有72.36%(21 573人)的人HIV阳性者进行了CD4计数检测(CD4M:393 cells/μL, IQR:238 ~506 cells/μL),47.97%(14 302人)的人进行了病毒载量检测(VL);按照家庭类型和传播途径不同对家庭内HIV阳性者CD4计数和VL结果分析, 经性途径传播HIV阳性人员HIV病毒量较高, 治疗率较低。结论 河南省艾滋病阳性家庭规模大, HIV阳性人员以壮年居多。经性途径传播HIV阳性人员是治疗、救助和帮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9.
田随安  马彦民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2):1537-1539
目的 了解河南省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针对其制订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河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收治的836名吸毒者进行行为学和血清学调查,分析其HI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36名吸毒者HIV抗体阳性者12例,阳性率为1.44%,HCV抗体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3.83%;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8%(7/836);近半年吸毒方式为单纯注射的人群合并感染率为12.1%(7/58);曾共用针具人群的合并感染率为9.5%(2/21);20.5%(171/836)的吸毒者曾注射过毒品;66.7%(565/836)的吸毒者曾戒毒,但均未成功;在进入美沙酮门诊时59.7%(499/836)的研究对象尿检阳性,提示近期曾使用毒品。结论 吸毒人群是HIV、HCV感染的易感人群,同时其存在多种导致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掌握河南省外来妇女的人群特征,了解该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艾滋病(AIDS)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8年以来由外省或外国迁入河南省并与当地居民结婚或同居的18岁及以上外来妇女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共排查出外来妇女55 551人,其中外省妇女50 997人,主要来源于贵州和云南,外籍妇女4 398人,主要来源于缅甸和越南。外来妇女HIV感染率为0.38%(84/21 964),其中,外省妇女HIV感染率为0.18%(36/19 552),阳性者籍贯主要为云南(占52.78%);外籍妇女HIV感染率为2.02%(48/2 371),阳性者主要来源于缅甸(占79.17%),外籍妇女与外省妇女HI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2.226,P<0.01)。结论 河南省外籍妇女HIV感染率较高,存在造成艾滋病二代传播的风险。河南应加强外来妇女的监测和对阳性外来妇女的随访管理,控制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