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肾缺血再灌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肾缺血再灌流模型 ,检测缺血 60 min,再灌流 1 5min和 2 4 h的肾组织 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亚硝酸盐 /硝酸盐浓度 (NO-2 / NO-3 )及丙二醛 (MDA)浓度。结果 :肾缺血 60 min后 NOS活性降低 ,NO水平下降 ,再灌流 1 5min后 NOS活性有所提高 ,再灌流 2 4 h,NOS活性明显提高 ,NO水平提高 ,同时肾损伤逐渐明显 ,肾组织中 NO-2 / NO-3 、MDA明显提高。结论 :NO在缺血再灌流肾损伤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有否不同.方法:对150例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8.13±18.97mmHg,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7.31±19.60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13.66±17.69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仰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02±12.30mmHg,右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7.67±12.15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61.85±12.21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时,右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收缩压平均低14.47mmHg,舒张压平均低14.17mmHg.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测氨法进行血清ADA的活力测定。结果:血液透析后血中ADA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血液透析使得ADA活性改善,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4.
2006年3月对浙江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调查,共调查162家.从实验室的备案、使用目的、工作人员职称、实验室基本配置、生物安全柜、实验室管理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5.
付建  顾华  易难  张波涛  宋小勇  苏琪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65-226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股骨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2007年5月收治的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闭合牵引复位,PFN钉内固定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5个月~26个月),骨折愈合100%,髋内翻2例(5.3%),无术后感染和术后近期死亡,功能优良率为92.1%。38例中仅3例输血200~400 ml。结论: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浙江省市、县二级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装备和使用,找出不足之处,以利改进。方法:采用调查表形式对全省各市、县(市、区)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设备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浙江全省11个市、有5个市没有冷藏车,8个市没有疫苗运输箱;低温冷库和普通冷库面积平均每市仅5.6m^2和14.6m^2;低温冰箱和普通冰箱中已使用10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5.8%和31.8%.县级疾控机构情况类似。结论:浙江省市、县疾控机构的冷链设备没有达到相关管理要求,存在设备不足、经费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建议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冷链设备,提高相关专业人员技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7.
单个椎体压缩骨折:恶性和急性良性压缩骨折MR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31例单个椎体压缩骨折(包括恶性和由于骨质疏松造成的良性急性压缩骨折)的MR征象进行观察统计,鉴别其良恶性。方法31例单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恶性压缩骨折16例,良性急性压缩骨折15例。均通过活检及3~6个月随访观察证实。进行MR平扫(T1WI,T2WI)及增强扫描。结果单个椎体的恶性和急性良性压缩骨折的MR鉴别诊断主要通过形态学改变及增强后病变形态(共7个征象)进行分析。(1)急性良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大;病变不累及整个椎体;多数病灶沿终板分布,椎体前缘或后缘多正常或略凹陷,椎体后缘骨折可形成骨碎片后突;椎弓根多不受累;很少累及周围软组织;椎体静脉多清晰;典型强化方式为沿终板的带状强化。(2)恶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小;病变多侵及整个椎体;压缩后椎体前缘和/或后缘多向外凸;多侵及椎弓根;周围软组织受侵;椎体静脉多受侵显示不清;病灶多呈结节状强化。结论区分良性急性压缩骨折和恶性压缩骨折主要依靠形态学的改变和增强后病灶强化的形态,增强后信号增强程度对鉴别上述两种压缩骨折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血清中MMP-2、MMP-9和TGF-β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血中TGF-β1、MMP-2和MMP-9的影响,研究其在肾炎大鼠中的作用。 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MMP-9和TGF-β1。 结果:经东北雷公藤治疗后肾炎大鼠尿蛋白[(170.38±32.62)mg/24 h]明显低于治疗前[(327.38±48.67)mg/24 h,P<0.01];血清TGF-β1水平模型对照组为(287.60±43.37)ng•L-1,模型治疗组为(210.67±39.36)ng•L-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中MMP-2模型对照组为(240.63±38.34)μg•L-1,模型治疗组为(382.26±40.38)μg•L-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9模型治疗组高于模型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东北雷公藤可能具有延缓肾炎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江苏省12~74岁自然人群牙周健康状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12~74岁自然人群牙周健康流行状况,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江苏省12岁、35~44岁和65~74岁3个年龄组的城乡居民2373人,其中城市1186人,农村1187人。结果①城乡居民牙周健康的检出率和区段数仅为8.05%和1.62;牙龈出血检出率和区段数为61.27%和1.50;牙结石检出率和区段数为84.45%和3.64;浅牙周袋检出率和区段数为32.07%和0.56;深牙周袋检出率和区段数为7.46%和0.10。②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比城市居民差。③中老年组牙周袋检出率和区段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④3个年龄组相应指标的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均高于全国第2次口腔流行病调查的结果。结论牙周病是江苏省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牙结石是居民口腔卫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应加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使牙周病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培训需求,为制定培训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在浙江省34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调查1186人,回收率91.2%。结果:95.2%的调查对象有外出参加培训的需求;76.10%的人认为业务培训是比较适合的培训方式;57.72%的人认为每次培训时间2~3天较为合适,83.48%的人认为需要到上级疾控中心去进修;技能培训中以现场调查和处理的需求最大,专业培训中以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求最大;不同专业之间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培训需求较大,但需进一步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