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肾缺血再灌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肾缺血再灌流模型 ,检测缺血 60 min,再灌流 1 5min和 2 4 h的肾组织 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亚硝酸盐 /硝酸盐浓度 (NO-2 / NO-3 )及丙二醛 (MDA)浓度。结果 :肾缺血 60 min后 NOS活性降低 ,NO水平下降 ,再灌流 1 5min后 NOS活性有所提高 ,再灌流 2 4 h,NOS活性明显提高 ,NO水平提高 ,同时肾损伤逐渐明显 ,肾组织中 NO-2 / NO-3 、MDA明显提高。结论 :NO在缺血再灌流肾损伤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有否不同.方法:对150例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8.13±18.97mmHg,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7.31±19.60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13.66±17.69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仰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02±12.30mmHg,右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7.67±12.15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61.85±12.21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时,右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收缩压平均低14.47mmHg,舒张压平均低14.17mmHg.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获奖项目整体情况的系统分析,为浙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管理和政策研究服务。方法收集2007—2017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获奖资料,分析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的获奖数量、获奖率、获奖单位、奖项分布及获奖项目后续在更高级别获奖情况。结果2007—2017年浙江医药卫生科技奖的获奖项目总计1612项,其中包括特等奖3项,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9.06%、32.07%、58.68%;申报获奖率为51.20%(95%CI:48.06%~54.98%)。获奖单位覆盖10家浙江省卫计委直属医疗卫生单位、4所高校及14家高校附属医院、123家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9.03%的获奖项目有协作单位参与完成。获奖项目的分布特点上,市级单位获奖数量最多、市县两级单位获奖数占总数的61.72%,但是三等奖项目占其获奖总数的比例超过70%;高校和委直属单位获得全部的特等奖项目、91.78%的一等奖项目和51.84%的二等奖项目,二等奖以上项目分别占高校和委直属单位获奖总数的69.57%和58.85%。浙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后续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40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和国家科技奖19项。结论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励工作激发全省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研发,提升了浙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数量和水平,促进了全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94.
顾华 《中国康复》1999,(1):42-42
脊髓损伤是创伤修复中一个较难治的问题,往往涉及到患者的终身瘫痪。对于推体骨折伴完全或不完全性截瘫早期常采取手术减压、胸腰椎骨折行DICK钉内固定等方法。自1996年3月~1997年11月我们对8例推体骨折伴完全或不完全截瘫患者在术后实行自血光量子血液治疗,发现其对于神经的修复和并发症的预防有较显著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脊髓损伤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6~56岁,平均33.5岁。颈椎不稳定骨折伴截瘫3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5例。属不完全截瘫2例,完全截瘫6例。据FRANKEL分级法“’,0级6例,I级1例,五级1例。8…  相似文献   
95.
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是通过能直接或间接介导抗肿瘤效应的免疫细胞输注肿瘤患者体内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是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1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LA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后的新型细胞,其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显著高于LAK细胞,是一种安全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测氨法进行血清ADA的活力测定。结果:血液透析后血中ADA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血液透析使得ADA活性改善,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7.
2006年3月对浙江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调查,共调查162家.从实验室的备案、使用目的、工作人员职称、实验室基本配置、生物安全柜、实验室管理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8.
付建  顾华  易难  张波涛  宋小勇  苏琪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65-226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股骨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2007年5月收治的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闭合牵引复位,PFN钉内固定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5个月~26个月),骨折愈合100%,髋内翻2例(5.3%),无术后感染和术后近期死亡,功能优良率为92.1%。38例中仅3例输血200~400 ml。结论: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浙江省市、县二级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装备和使用,找出不足之处,以利改进。方法:采用调查表形式对全省各市、县(市、区)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设备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浙江全省11个市、有5个市没有冷藏车,8个市没有疫苗运输箱;低温冷库和普通冷库面积平均每市仅5.6m^2和14.6m^2;低温冰箱和普通冰箱中已使用10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5.8%和31.8%.县级疾控机构情况类似。结论:浙江省市、县疾控机构的冷链设备没有达到相关管理要求,存在设备不足、经费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建议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冷链设备,提高相关专业人员技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0.
单个椎体压缩骨折:恶性和急性良性压缩骨折MR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31例单个椎体压缩骨折(包括恶性和由于骨质疏松造成的良性急性压缩骨折)的MR征象进行观察统计,鉴别其良恶性。方法31例单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恶性压缩骨折16例,良性急性压缩骨折15例。均通过活检及3~6个月随访观察证实。进行MR平扫(T1WI,T2WI)及增强扫描。结果单个椎体的恶性和急性良性压缩骨折的MR鉴别诊断主要通过形态学改变及增强后病变形态(共7个征象)进行分析。(1)急性良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大;病变不累及整个椎体;多数病灶沿终板分布,椎体前缘或后缘多正常或略凹陷,椎体后缘骨折可形成骨碎片后突;椎弓根多不受累;很少累及周围软组织;椎体静脉多清晰;典型强化方式为沿终板的带状强化。(2)恶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小;病变多侵及整个椎体;压缩后椎体前缘和/或后缘多向外凸;多侵及椎弓根;周围软组织受侵;椎体静脉多受侵显示不清;病灶多呈结节状强化。结论区分良性急性压缩骨折和恶性压缩骨折主要依靠形态学的改变和增强后病灶强化的形态,增强后信号增强程度对鉴别上述两种压缩骨折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