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52篇 |
免费 | 135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篇 |
儿科学 | 56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86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412篇 |
内科学 | 151篇 |
皮肤病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180篇 |
外科学 | 415篇 |
综合类 | 965篇 |
预防医学 | 391篇 |
眼科学 | 157篇 |
药学 | 383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237篇 |
肿瘤学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45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238篇 |
2010年 | 249篇 |
2009年 | 197篇 |
2008年 | 184篇 |
2007年 | 201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58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和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腰椎椎体间融合器,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其生物力学和组织学性能。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12个绵羊腰椎功能单位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个,分别为对照组、髂骨植骨组(IG组)、interfix-lumbarcage组(cage组)和镍钛融合器组(NT组),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检测镍钛融合器的力学性能;第二步将15只成年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Interfix-lum-barcage组(cage组)和镍钛融合器组(NT组),每组5只,术后定期摄X线片了解椎间隙高度变化及融合进程;第三步将上述动物在术后6个月处死进行组织学观察以了解融合情况。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结果对照组和髂骨植骨组与cage组和NT组在腰椎强度和轴向刚度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融合器的最大破坏载荷可达11200N,安全系数达到1.2以上。cage组和NT组手术6个月时手术节段高度分别丧失16%和16.5%,但仍高于正常椎间隙高度(P<0.05)。光镜下可见新生骨小梁与宿主骨小梁发生连接。结论镍钛融合器的力学性能良好,可以作为腰椎椎间融合装置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观察高频治疗仪EMF2008-Ⅰ治疗老年性皮肤皱纹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高频治疗仪治疗30例老年患者的面部皮肤皱纹,以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重点观察一个疗程后的效果,疗效判定以治疗前后的照片对比为准。将患者分为年轻组和年长组,判定不同年龄之间效果是否有差别。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13例患者完成2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后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应用EMF2008-Ⅰ治疗老年性皮肤皱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美容方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一种特殊的婴幼儿血管肿瘤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科被诊断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12例患者(女性5例,男性7例,年龄18个月~26岁)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 病灶通常是单发性,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坦或高出皮面,平均大小约5 cm×6 cm.表面皮肤通常有较粗的毛细血管扩张,中央或边缘发白,皮温较高.MBI、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和普通婴幼儿血管瘤相似.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结节状聚集的小的薄壁的血管和较大的通常呈星状的中央静脉,小叶内血管壁衬以"钉头样"内皮细胞,有时可见小动脉和结节内血管或结节外静脉直接交通.病灶可轻易切除,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特殊的婴幼儿血管肿瘤,认识该类疾病将有利于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DSA下利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在DSA下应用无水乙醇为8例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女性1例,男性7例,年龄11~50岁)进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治疗分次进行(1~4次,平均2次),所有患者术后均获临床随访(随访时间:初次治疗后8~24个月,平均12.1个月).4例患者术后进行了DSA复查(复查时间:初次治疗后2~6个月,平均4.3个月).疗效分别依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DSA复查病灶消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8例患者应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16例次,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87.5%.3例仍有残留病灶的患者,尚需进一步治疗.4例患者出现水泡、浅表皮肤坏死或一过性血红蛋白尿.所有的并发症无需治疗自行恢复,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可治愈颅面部动静脉畸形,且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并发症尚可接受.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有望成为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6.
目的:设计用于跟骨骨折的可调式三角形外支架,并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支架安装在3根横穿跟骨结节、胫骨下端、第1楔骨的克氏针的肢体两侧,通过调节支架的支撑杆长度使克氏针作用于跟骨结节,使跟骨的Bohler角和其前后径得到恢复,辅以手法复位,达到恢复跟骨形状的目的。自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临床治疗34例,男30例,女4例;年龄19~54岁,平均36.7岁;Bohler角-5°~15°,平均13.5°。其中SanderⅡ型2例,Ⅲ型20例,Ⅳ型12例。结果:34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25个月。Bohler角恢复至30°~40°,平均32.5°。Maryland评分由术前平均(24.76±15.0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3.26±16.81)分,按Maryland标准评定,优8例,良21例,可3例,差2例。结论:用于跟骨骨折的可调式三角形外支架具有方法简便、复位好、再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纠正Bohler角和恢复跟骨前后径效果确实,是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58.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对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心脏手术ASAⅠ~Ⅱ级患者 2 0例 ,麻醉前快速输入复方乳酸钠1 0~ 1 5ml/kg。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 1 0ml/kg ,同时经静脉输入等量的 4 %琥珀酰明胶。观察ANH麻醉前 (T0 )、血液稀释完成后 1 0min(T1 )、2 0min(T2 )、30min(T3 )的血液动力学、血浆ET和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ANH前后MAP、HR、SpO2 和ECG均较稳定。ANH后 1 0min、2 0min血浆ET水平分别为 (1 4 4 4 7± 1 9 1 7) pg/ml和 (1 5 7 1 7± 1 2 4 5 ) pg/ml,但明显高于ANH前的 (1 2 7 6 8±2 0 92 ) pg/ml(P <0 0 5 )。ANH后 1 0min、2 0min血浆CGRP水平分别为 (5 4 72± 2 5 6 5 )pg/ml和(5 5 32± 1 7 94 )pg/ml,也明显高于ANH前的 (4 4 6 2± 1 6 90 ) pg/ml(P <0 0 5 )。而ET/CGRP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ANH近期血浆ET和CGRP水平均有一定的增加 ,但ET/CGRP比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同时心血管反应不明显 ,表明血浆ET和CGRP的动态平衡对ANH时的循环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IGF-1、肾功能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探讨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真武汤低剂量组、真武汤高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治疗1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生化指标、尿蛋白排泄率、血清IGF-1、组织中IGF-1定量。结果模型组大鼠IGF-1、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武汤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肾脏IG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药物控制不佳且从未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手术[包括微血管减压术(MVD)、经皮射频神经根切断术(RFR)、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治疗后的花费-收益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89例首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行M VD 27例,行RFR 23例,行SRS 39例).评判标准(效果因数)包括面部疼痛(极佳:没有面部疼痛且无药物治疗;佳:没有面部疼痛但有药物治疗;欠佳:有面部疼痛但小于50%;差:≥50%的患者有面部疼痛或者需行二次手术)、面部麻木、花费等.结果 接受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M VD(50.4±14.3)岁,RFR(73.2±13.6)岁和SRS(72.6±11.8)岁,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手术方式平均花费金额:MVD 50274元,RFR 4539元,SRS 38512元(P<0.05);术后面部麻木患者的比例MVD 1.1%,RFR 52.2%,SRS 28.2%(P<0.05);两年内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比例MVD 26.0%,RFR 73.9%,SRS 30.7%(P<0.05);平均疼痛完全缓解期MVD为1.6年,RFR为2.1年,SRS为1.0年(P<0.05);花费-收益比MVD为31618元,RFR为1982元,SRS为39297元(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花费-收益比从低到高为RFR、M VD、SRS,即单位花费中RFR获得收益最高,其次是M VD和S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