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41篇 |
综合类 | 10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了解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33例及其中16例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设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并将检测结果与PAS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 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XCR3 mRNA表达水平为1.12±0.8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28±0.28, P <0.01)与治疗后患者(0.57±0.61, P<0.05 ),并与PASI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 =0.516, P<0.05);而中性粒细胞中CXCR3 mRNA表达水平为1.72±1.68,与健康对照组(1.27±1.17)及同一组患者治疗后(1.27±1.01)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CXCR3可能主要通过活化与趋化外周血淋巴细胞而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沄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5,(2)
外用维甲酸类药物低浓度时即具治疗作用,渗透不足并不影响疗效。因此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点为皮肤药物分布模式、穿透途径、皮肤代谢、系统吸收及排泄方式。维甲酸类的皮肤药代动力学依化学结构而不同。但共同的特征是均有较高的皮肤浓度。向系统扩散慢且少,系统负载量很低或难以测出。外用维甲酸类的药代动力学明显优于系统用维甲酸。它们能定向作用于靶位,系统毒性大为减轻。 相似文献
13.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优力藤片(YOLITEN)中雷藤素甲(triptolide)的含量。采用硅胶G-CMCNa薄板,样品经氧化铝吸附、氯仿回流提取、浓缩后点样。展开剂为乙酸乙酯-氯仿(1.3:2.0),用岛津CS-9000型扫描仪λ_s=510nm,λ_R=610nm波长处扫描。随行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线性范围为0.1231~0.7386μg,回归方程A=61803.26C+5576.85,r=0.9998。回收率为104.1%,RSD=2.73%(n=6)。 相似文献
14.
15.
荧光光谱法测定家兔中丹参素血浓度及其药物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血样经醋酸乙脂提取、分离丹参素后,用荧光光谱法加以测定。丹参素醋酸乙脂液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峰的波长各为λ_(Εχ)285nm,λ_(Εχ)314nm;浓度在1.0~9.0×10~(-6)g/ml,范围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溶液的荧光强度稳定。由本法测得血浆中的丹参素回收率平均为76.47士2.427%(CV=3.174%,n=20);血药浓度-时间(1gc-t)曲线表明,丹参素的药物动力学为单室模型,其消除速率常数和生物半衰期为:Kel=0.04561士0.0141(min~(-1));t(1/2)=16.58士5.768(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多态性对异维A酸人体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21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40 mg异维A酸胶丸,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llele-specificamplification,ASA-PCR)对MDR1外显子(exon)12(C1236T)、exon21(G2677T/A)、exon26(C3435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分析受试者异维A酸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比较不同基因型药动学参数差异。结果 MDR1exon12(C1236T)的不同基因型异维A酸的体内某些药动学参数有差异。与野生型组相比,变异型组Cmax、Tmax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7、0.252);AUC 0~60显著提高(P=0.049)、T1/2及MRT明显缩短(P值分别为0.011、0.035)。MDR1exon21(G2677T/A)的不同基因型异维A酸的体内各项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R1 exon26(C3435T)参数T1/2、MRT、AUC 0~60在杂合型组与变异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型组Cmax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型组Tmax显著小于杂合型组(P=0.03)。结论MDR1 C1236T变异型组体内异维A酸吸收略有增多,T1/2、MRT缩短,异维A酸的体内代谢明显加快。虽然MDR1G2677T/A及MDR1 C3435T之间存在显著遗传连锁不平衡关系,且对P糖蛋白(P-gp)的功能影响较大,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位点基因突变对异维A酸的体内过程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陈沄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5,(5)
近年来,反应停因对红斑狼疮、结节性痒疹、重症口疮,艾滋病患者口、咽部溃疡以及其它皮肤粘膜病有较好的疗效而重新被重视。其致胚胎毒机理虽经深入研究,但仍未弄清。最新的证据提示,反应停经生物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后才具胚胎毒作用,而转化过程受微粒体细胞色素P_(450)中介,也可被已知的细胞色素P_(450)抑制剂所阻断。六氯苯(HCB)为P_(450)依赖的单氧合酶诱导剂,它也能使敏感动物出现与人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相似的肝卟啉症。本研究旨在确定反应停对各种P_(450)同功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与HCB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陈沄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1,(5)
环孢菌素(CSA)为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口服或肌注可用于治疗银屑病.但全身给药后药物经全身分布,抑制皮肤症状所需要的剂量常可引起不良反应.角层作为药物经皮转运的贮库已被证实.但遗憾的是,一般药物在角层贮存越多,其透皮吸收也越多.脂质体由于它能使角层产生高的贮存浓度而又能限制药物的经皮吸收,因而很有希望作为一个局部释药系统.本研究用无毛小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试验,验证几种外用制剂在皮肤各层的聚 相似文献
19.
皮肤外用制剂要求在皮肤局部发挥药效,口服给药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对于皮肤外用制剂并不适用。目前血管收缩测定法已被FDA认可,但该法只适用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他外用制剂仍需通过临床对比试验来评价其生物等效性。FDA仍在努力寻找其他的研究方法,如胶带粘贴法、皮肤微透析法、开流微量灌注及体外研究方法。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赖诺普利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赖诺普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评价赖诺普利试验片与参比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志愿者随机单剂量双交叉口服赖诺普利试验片和参比片10 mg,采用沉淀蛋白法预处理血浆样品后,进行LC-MS-MS法测定。结果:试验片和参比片中药物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4±s 21)和(53±23)μg·L-1,tmax分别为(6.4±1.4)和(6.7±1.1)h,AUC0~36分别为(569±244)和(566±269)μg·h·L-1,AUC0~∞分别为(589±250)和(587±268)μg·h·L-1;按AUC0~36计算,赖诺普利试验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定量分析线性关系均良好,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片与参比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