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 探索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尖锐湿疣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先采用超脉冲CO2激光去除较大或角化明显的疣体,再采用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在ALA光动力治疗时,先使用伍德灯作光动力学诊断,明确病变范围和潜在病变,同时对用ALA光敏剂封包方法 做了改良.结果 22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治疗一个疗程,16例痊愈.复发率降至27.2%;其余6例复发,其平均复发周期由原来的21.3天延长到41.2天.6例复发病例重复治疗有效,经第2~3个疗程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ALA光动力疗法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一种快速、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顽疣净含药血清对对郎格汉斯细胞(LC)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顽疣净含药血清干预分离的人表皮LC。用同种异体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观察顽疣净含药血清对L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上清中IFN-γ和IL-10表达,了解顽疣净含药血清对LC调节Th分化的影响。结果:顽疣净含药血清干预后的L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能提高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上清中IFN-γ表达,抑制IL-10分泌。结论:顽疣净含药血清体外具有调整LC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0.1%他扎罗汀乳膏短时接触隔日维持治疗对寻常痤疮复发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对纳入观察的126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达到Pillsbury分级法属I级以下的寻常痤疮患者.采用0.1%他扎罗汀乳膏(或安慰剂)短时接触隔日维持治疗,按Doshi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the global ache grading system,GAGS)计分评价,观察维持疗程第4、8、12周症状变化情况,评估其对症状复发的影响.结果:0.1%他扎罗汀乳膏维持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在随访的第8和12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5和8.147,P<0.05);两组无论是轻、中、重度,还是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近,发生率极低.总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05).结论:0.1%他扎罗汀乳膏短时接触隔日维持治疗能减少寻常痤疮复发,且局部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尖锐湿疣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抑郁情绪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146例尖锐湿疣患者设为研究组,123例普通皮肤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因子分均〉2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研究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5.48%,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3.01%,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研究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1.37%,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5.75%,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诸多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尤以抑郁情绪为突出。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IL-23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培养正常人表皮组、银屑病皮损组和银屑病非皮损组中角质形成细胞,给予混合刺激物处理。用RT-PCR方法比较培养的上述各组角质形成细胞在刺激后IL-23p19亚单位的mRNA水平,并用ELISA方法检测刺激前后培养液上清中的IL-23 p19浓度。结果:刺激前,银屑病皮损组角质形成细胞中IL-23水平均高于正常人表皮组和银屑病非皮损组;刺激后,银屑病皮损组角质形成细胞中IL-23 p19 mRNA和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皮组和银屑病非皮损组。结论:IL-23在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刺激前后的表达均增加,IL-23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