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PLC法测定复方神安颗粒中苦参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为萍  阮征  白梅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18-1819
目的:建立复方神安颗粒中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kma 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22∶78)(三乙胺调到pH7.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苦参碱在2.08~10.40μg(r=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1%(RSD2.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2.
表柔比星出现红色汗液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柔比星 (epirubicin)为半合成的第 2代蒽环类抗生素 ,为多柔比星 (doxorubicin)的同分异构体 ,4 位置上的羟基由顺式变为逆式。这种立体结构上的细微变化提高了抗肿瘤的治疗指数 ,且降低骨髓和心脏的毒性。静脉推注表柔比星约 5 3min达平衡血药浓度 ,静脉滴注后 12min达血浆峰浓度 ,代谢呈二室开放性模型 ,分布T1/ 2 10min ,排除T1/ 2 3 0h。主要在肝脏内代谢为 4 O B D葡萄糖苷酸 ,胆汁排泄。 4d内胆道内排除 40 % ,48h尿中排出 10% [1]。在血浆和尿中可测出本品的主要代谢产物为表柔比星醇以及表…  相似文献   
73.
<正>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MMA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1],以早发型多见。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表型复杂[2],可以导致多系统受累,以CNS损害为主,引起智力下降、运动功能障碍、癫痫及锥体外系症状,周围神经损伤较为少见。关于以周围神经损伤为主的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例,临床诊断困难,国内外仅有个别报道。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于某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患者92例,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Alcock阴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以及体动反应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30min的VA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术中麻醉药的使用量,加快患者术后苏醒速度,并缓解其术后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慕课"形式下教学在中医妇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校本科生,共计180名,根据专业类型对照组(n=90)与实验组(n=90)。对照组应用普通教学方法,而实验组实施"慕课"教学形式,将两组教学前后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教学后对照组学生知识运用灵活度、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表达能力以及知识扩展度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基础概念理论评分、病例综合分析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5.48±5.26)分、(36.22±7.42)分,实验组分别为(39.57±5.51)分、(41.53±8.24)分,实验组教学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00;t=4.543,P=0.000)。结论在中医妇科学本科教学中应用慕课教学模式,其能有效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最终主战场,其危害巨大,可诱发各类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正式将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定义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40%~49%的心力衰竭,旨在细化心力衰竭的分类,加强临床工作者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的重视,促进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目前关于HFmrEF的病理生理学、治疗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治疗等方面分别阐述HFmrEF患者的特点,发现HFmrEF更像是介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的过渡型,而不是一种独特的表型。4种心力衰竭领域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SGC)、心脏肌球蛋白激动剂(OM)〕以及房间隔分流器均在HFmrEF患者的治疗中展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关于HFmrEF的临床研究,如LVEF本身变化趋势的HFmrEF亚组研究,以加深临床医生对于HFmrEF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创伤性心包积液的外科急诊救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间,上海两所三甲医院所收治的创伤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史资料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总计有26例发生创伤性心包积液。16例刀刺伤,10例交通伤。中等量以上积液者17例,少量积液者9例,7例发生心包填塞。心脏损伤17例,心包破裂2例,原因未定者7例。手术行心脏修补术17例,心包开窗术4例,心包穿刺术2例,无特殊处理者3例。死亡5例,其中3例手术失败,1例死于延迟性心脏破裂,1例死于支气管肺动脉瘘和低氧血症。结论创伤性心包积液与心脏损伤密切相关,多数需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救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食管切除术后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对13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瘘口直径≥1.0cm)的患者,在胃镜辅助下经鼻置人瘘腔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引流脓液,同时配合胸腔引流管行闭式引流,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置管时间为5~9min,平均6min。12例患者痊愈,瘘口愈合时间16~78d,平均31.4d。1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胃镜辅助新三管法治疗严重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食管壁内夹层(intramural esophageal dissection,IED)的可能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预后,以提高IED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全胸段食管环状壁内夹层、假腔严重感染合并局限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女,56岁.行...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对PS的诊疗水平. 方法 1993年8月至2007年2月我科共收治21例PS患者,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3~70岁.术前分别行胸部X线、CT、CT血管造影术(CTA)、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CT(PET-CT)等检查;叶外型肺隔离症(ELS)行隔离肺切除术,叶内型肺隔离症(ILS)行肺叶切除术;共行左肺下叶切除术10例,右肺下叶切除术3例,左隔离肺切除术4例,右隔离肺切除术3例,行左全肺切除术1例. 结果 本组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为PS,其中ELS 7例,ILS 14例;术前临床诊断为PS 7例.18例术中见有明显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血管,其中单纯来源于胸主动脉11例,单纯来源于腹主动脉6例,另1例有2条异常血管,分别来源于胸、腹主动脉.异常血管直径为0.2~1.1 cm(平均0.7 cm),术中予双重结扎和缝扎;另有明显引流静脉3例,均经下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予双重结扎.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门诊随访20例,失访1例,随访率95.2%(20/21),随访至2009年1月,随访时间12~67个月.随访期间1例行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2年因肺癌肝转移而死亡,其余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 PS较为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诊断方法主要为胸部X线、CT、MRI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一旦确诊,大多主张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