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或泛发色素脱失性皮肤粘膜病。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1%~2%,欧美发病率不低于I%。皮肤组织病理学证实其皮损内色素细胞脱失。目前,由于白癜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国内外皮肤病学者关注的焦点。较多研究表明白癜风的发病中自身免疫学说占有重要地位,而机体的免疫效应大部分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年龄48 ̄72岁,平均62.5岁,18例表现为恶性红斑,8例并有皮肤坏死。患者血清肌酶均升高,程度与是否合并肿瘤无明显关系。结论:皮肌炎合并肿瘤,与皮肤坏死、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血清肌酶升高与是否合并肿瘤无明显关系。恶性红斑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派瑞松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派瑞松霜,早、晚各1次薄薄涂于患处,1~3周判断疗效;并以丁酸氢化可的松制剂做对照.结果:派瑞松治疗各型湿疹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81%.结论:派瑞松治疗湿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白癜风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水平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57例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TNF-α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对其中45例患者白斑区、非白斑区及10例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液同样进行上述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散发型白癜风血清TNF-α(0.91±0.13n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8±0.09ng/ml)(P<0.01),散发型白癜风白斑区皮肤组织液TNF-α(0.99±0.09ng/m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71±0.11ng/ml)(P<0.01).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皮肤和组织液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表明TNF-α可能参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发病.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求一种可用于梅毒诊断及疗效考核的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建立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平行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IgM和IgG抗体,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法为金标准,对临床上疑为梅毒患者的360份血清进行TPHA法和DIGFA法检测对比。结果用DIGFA法对已确诊为Ⅰ期、Ⅱ期和Ⅲ期梅毒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特异IgM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82.61%(38/46)、100.00%(24/24)和77.78%(t4/t8);IgG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60.87%(28/46)、91.67%(22/24)和88.89%(16/18);在Ⅰ期梅毒患者血清中特异IgM抗体的阳性率高于I{$抗体(P〈0.05),在Ⅱ期和Ⅲ期梅毒患者血清中,两类抗体的阳性率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8例两类抗体均阳性的梅毒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1.5年、2年连续采血,经DIGFA检测连续观察的结果表明,IgM抗体出现较早,阴转较为明显和迅速,治疗后3个月的阴转率就达31.03%(18/58),1年的阴转率可达93.10%(54/58);而IgG抗体出现较晚,阴转缓慢,治疗后1年的阴转率仅为34.48%(20/54)。结论DIGFA是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有效方法,早期梅毒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可检测IgM抗体,而IgG抗体的检测则主要用于回忆性诊断,不适用于判断是否治愈或再感染。  相似文献   
56.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衰老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增强,雷公藤红素及人参皂甙具有免疫抑制、抗抗衰老等作用.维甲酸对光老化皮肤有治疗作用,但还存在较多的毒副作用.目的:对比观察人参皂甙Rd、雷公藤红素与芳维甲酸乙酯对体外培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标本取之于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健康新生儿包皮环切术后真皮,家属知情同意.分离及体外培养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①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②阳性对照组:给予紫外线照射(80 kJ/m~2)、8-甲氧补骨脂素(100 mg/L).⑨芳维甲酸乙酯实验组:紫外线照射+8-甲氧补骨脂素+芳维甲酸乙酯.④雷公藤红素组:紫外线照射+8-甲氧补骨脂素+雷公藤红素.⑤人参皂甙Rd组:紫外线照射+8-甲氧补骨脂素+人参皂甙Rd.雷公藤红素组;按雷公藤红素剂量分为10,20,40 mg/L3组;人参皂甙Rd组:按人参皂甙Rd剂量分为20,50,100 mg/L 3组.观察各组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与结论:阳性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芳维甲酸乙酯实验组、雷公藤红素组各组、人参皂甙Rd组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减弱(P<0.05);芳维甲酸乙酯实验组、雷公藤红素组各组、人参皂甙Rd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①人参皂甙Rd、雷公藤红素可以达到芳维甲酸乙酯一样治疗和预防皮肤光老化的作用.②人参、雷公藤等中药的毒副作用小的可能原因是其对机体作用的有效浓度范围较大.⑨人参皂甙Rd、雷公藤红素和芳维甲酸乙酯治疗和预防皮肤光老化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小鼠接触性皮炎模型,观察苦地湿敷剂(KDSFJ)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证实其疗效。方法:采用DNFB建立45只小鼠接触性皮炎,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A、B、C三组,前两组分别喷苦地湿敷剂、硼酸湿敷6天,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然后肉眼观察皮损的变化,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鼠耳中部的厚度,打孔法测量耳重量等方法来观察各种处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①三组小鼠体重造模前、后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造模前三组间左右耳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5,P=0.061),造模后治疗前三组间左右耳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3,P=0.130)③第12天中药组小鼠创面全部脱痂,优于其它两组;④第6天,治疗组左耳肿胀度轻于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第6天皮损积分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KDSFJ能有效减轻红斑等皮损的形成,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小鼠急性期的红斑等局部皮损明显减少,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初步证实KDSFJ能早期抑制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黑素瘤细胞中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临床45例良性痣(为皮内痣)、60例原位黑素瘤、60例转移性黑素瘤标本中FABP7的表达。取组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选择FABP7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降低FABP7的表达,然后检测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良性痣细胞浆及细胞核中FABP7的表达均高于原位黑素瘤、转移性黑素瘤(P<0.05),原位黑素瘤和转移性黑素瘤细胞浆及细胞核中的FABP7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调FABP7表达可减少原位黑素瘤细胞31.0%及转移性黑素瘤细胞81.0%的增殖性,下调FABP7表达对原位黑素瘤及转移性黑素瘤细胞的凋亡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良性痣中FABP7表达比黑素瘤高,FABP7对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增殖有影响。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30岁,农民。因双手掌、足跖部位结节伴疼痛4年,于2003年3月2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3月先于左侧手掌大鱼际处出现一个绿豆大小的淡红色斑,以后逐渐演变为蚕豆大小的扁球形结节,此后双手掌、手指侧面及足跖部先后出现相同性质的结节,并伴有阵发性刺痛,时轻时重。门诊以“痛风”收入院。患者病后精神、食欲尚可,体重未下降。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手掌、手指屈侧(图1)及足跖部皮肤见30余个直径1.0~1.5cm、质地坚实、高出皮面、呈扁平球形的结节,表面平滑,无溃疡,无压痛,可推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