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海军年度工作计划,经军委、总部批准,2011年9月~12月,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舟山启航,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执行"和谐使命-2011"(Mission Harmony 2011)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任务.在任务指挥所临时党委和海上医院临时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共接诊患者10 840人次,在医院船平台收治患者96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62台,受到拉美四国民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42.
2004-12~2007-06我们在胃镜下行活检钳摘除声带息肉共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12~65岁。其中,声带息肉47例,声带乳头状瘤4例。其中广基底肿物33例,窄蒂肿物19例。临床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1.2治疗方法术前4 h禁食禁水。对精神紧张、咽反射敏感者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 g、地西泮10 m g。以1%丁卡因行咽喉黏膜表面麻醉3次。取左侧卧位,同胃镜检查。避开舌根、会厌等敏感部位,将胃镜轻轻送入声带正前方,看清肿物部位,并使内镜前端与肿物保持至适距离,约1.5 cm左右,以活检钳轻轻夹住肿物大部并…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舰艇上使用三腔二囊管填塞治疗鼻腔中后部出血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35例,利用三腔二囊管填塞的压迫作用治疗鼻腔中后部出血,对照组30例,用前鼻孔联合后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方法治疗鼻腔中后部出血.结果 治疗组35例均止血成功,患者疼痛小,咽部不适少,其中6例愈后出现鼻腔黏膜糜烂,但均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30例也均止血成功,但患者疼痛大,有明显咽部不适,有26例愈后出现鼻腔黏膜糜烂,有5例抽除纱条后1周内复发鼻出血.结论 舰艇上使用三腔二囊管填塞治疗鼻腔中后部出血简便易行,疼痛小,效果良好,适合在舰艇上采用.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观察患者扁桃体周围脓肿后施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8例成年患者分成3组。A组:74例,为非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扁桃体切除术患者,B组:33例,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及抗炎治疗5-7d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C组:21例,为经抗炎等保守治疗症状缓解1个月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结果:经统计学分析,B组与A组在粘连程度、出血量、术后反应三个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病例粘连程度、出血量较B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反应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后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最佳时机是切开排脓后5-7d。 相似文献
47.
翼腭管注射利多卡因加垂体后叶素治疗严重后鼻孔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83年1月~1997年3月,用翼腭管注射利多卡因加垂体后叶素的方法,治疗78例严重后鼻孔出血患者,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65例,女13例;年龄7~80岁.平均40.3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者26例,均在45岁以上。因感冒发热、鼻腔及鼻窦炎症致鼻腔后部及中鼻甲糜烂引起出血者31例,原因不明者21例。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鼻出血未作统计.本组中出血量最少者约20Oml,最多者在加00ml以上.注射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头向后仰,张口,以手指在上颌第三磨牙内侧、硬腭边缘前方摸清腭大孔后,用3%红汞消毒… 相似文献
48.
军队医院尤其是军队中小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克服抱残守缺、坐等依赖的陈旧思想,树立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新观念^[1]。某院地处浙东海岛地区,驻地人口稀,病源份额少,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成为制约医院快速发展的“短板”和“瓶颈”。针对这些情况,院党委立足海岛实际,紧贴使命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加大管理力度,深化医德医风管理机制,逐步形成自己的“拳头”项目和特色优势,医院全面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9.
孤立性真菌性蝶窦炎的影像学特征与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孤立性真菌性蝶窦炎的影像学特征和鼻内镜手术效果。方法:16例患者术前行CT检查,均提示窦腔内有片状破棉絮样或充满型或肿块状软组织阴影,软组织阴影中有斑点状高密度影;以鼻内镜手术扩大蝶窦口,彻底清理蝶窦腔内病灶。结果:16例手术经过均顺利,术中平均每例出血15~30ml,11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未出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随访3~9个月,治愈15例,蝶窦前壁开放通畅,窦腔各壁光滑,无异常分泌物。好转1例,窦腔内有少量分泌物潴留,窦口黏膜水肿,经蝶窦腔冲洗及辅舒良喷鼻后好转。结论:CT对真菌性蝶窦炎的确诊有独特的价值,鼻内镜手术治疗本病,可直接开放蝶窦腔,直达病变区处理病灶,具有手术距离短、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0.
复合式与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方法 青光眼124例(148眼)分为2组.复合式手术组(A组)62例(7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即增加可拆除的调节缝线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黏弹剂;对照组(B组)62例(72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的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17.1﹪(13眼),B组为40.3﹪(29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002).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较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能较迅速恢复和维持术后前房深度,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