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的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方案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严重脓毒症患者6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21例(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组8-16方案),B组20例(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组,4-8、4-8方案),C组25例(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组)进行不同方法的血液滤过治疗,记录开始和72 h后APACHEⅢ评分、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的变化。记录每组患者的滤器平均使用时间、置换液使用总量、肝素使用总量、28天病死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72 h后,3组患者炎症因子、肌酐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4 h乳酸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用量B组A组>C组(P<0.05)。血滤液体总量A组、B组间无差异,都明显小于C组;滤器平均使用时间B组>A组>C组(P<0.05)。3组患者肝素用量、72 h后的APACHEⅢ评分、28天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与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效果相同,但相对可以节约液体用量与耗材用量,减少对血液、凝血系统的影响,其中4-8、4-8方案较8-16方案的优点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2.
23.
温海洋  王存  李少洪  钟坚  郭发良 《河北医学》2013,19(8):1124-1127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ontinuousvcno—venoushemofihration,CVVH)对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患者血清相关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ALF诊断标准的患者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ALF患者应用基础综合治疗与CVVH技术联合的治疗方式,30例对照组ALF患者则采用单独的基础综合治疗方法。同时,分另q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ALF患者的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及滤液中白介素-6、-8(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仅(TNF-a)的变化水平。结果:与基础综合治疗方式相比,CVVH和基础综合治疗联合组的IL-6、IL-8和TNF—d的含量显著降低(P〈O.05),且联合治疗实验组的炎症介质水平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P〈O.05),且ALF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显著性的改善,随访观察的病死率也相对单独基础治疗方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ALF患者应用CVVH治疗联合基础治疗的方式,可以更为有效地清除机体的炎症介质,减少其对肝组织的损伤。同时,CVVH可通过保持机体内稳态,平衡水、电解质及酸碱水平,进而改善AL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24.
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细胞分离机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在危重病人中行血浆置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为27例重症病人共行59次血浆置换,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抗凝剂为3%枸橼酸钠溶液(ACD-A),观察治疗过程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电解质、凝血指标变化,记录治疗时间、置换量、血流速度、抗凝剂用量等参数。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时间180±30min,置换量3.2±0.9L,血流速度40~80ml/min,ACD-A用量800±50ml。治疗后凝血指标改善明显,但出现血钠升高,血小板下降的情况。结论应用血液分离系统在危重病人中行血浆置换有效,安全性高,但仍需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改良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改良的俯卧位头高脚低倾斜30°机械通气方法,相比常规的俯卧位机械通气的优点.方法 选择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俯卧位组和倾斜俯卧位组,每组22例.患者平时持续30°半卧位,每天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1次,每次4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俯卧位机械通气前、中、后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俯卧位机械通气后患者的氧合指数均有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倾斜俯卧位组比较,俯卧位组体位改变后出现肺静态顺应性下降[2h时(25.6±5.8)ml/cm H2O(1 cm H2O=0.098 kPa)比(37.2±20.5)ml/cm H2O],平均气道压上升[2 h时(18.5±3.9)cm H2O比(15.6±5.3)cm H2O],心率增快[2 h时(112.0±16.2)次/min比(102.0±11.3)次/min],平均动脉压下降[2 h时(86.0±6.7)mm Hg(1 mm Hg=0.133 kPa)比(93.5±7.5)mm Hg],中心静脉压上升[2 h时(15.5±3.3)cm H2O比(12.6±4.3)cm H2O];这些改变在俯卧位期间持续存在(P<0.05),恢复30°半卧位后1 h消失.结论 改良的俯卧位通气,既有俯卧位改善氧合的作用,又可以避免俯卧位对肺静态顺应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发病特点,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爆发。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6月由MRSA细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因素。结果2005年1~6月由MRSA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细菌共18株,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5.3%,在MRSA感染前平均使用抗生素4.3种,使用时间32.6d,有44.4%的患者行气道开放和使用呼吸机。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严密呼吸道管理,是预防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临床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对18例患者的血气及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进行回顾分析,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进行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果早期PaCO  相似文献   
28.
采用自制复合式胃-肠管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进行营养。采用比较的方法。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来证明此种材料和方法在目前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营养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极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9.
〔摘 要〕 目的:研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1 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 572 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根据是否行空气波压力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294 例)为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观察组(278 例)为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 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 DVT 的发病率。结果:对照组的 DTV 发病率为 1.02 %,观察组为 0.36 %,观察组 DTV 发病率明显 低于对照组 DT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术后 DTV 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气囊上可吸引滞留物对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成本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功能不全的气管切开危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subballonet secretion drainage,SSD)组60例和未引流组(对照组)60例,记录细菌培养的结果、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时间、气管切开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SSD组痰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304,P<0.05),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每日达(53±9)mL/d,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体有一致性和相似的构成比(P>0.05);SSD组HAP发生率、气道开放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患者最后转归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发生率,减少气道开放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时间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