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比较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2-micron laser组,30例)和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症状改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近期并发症.结果 2-micronlaser组、TURP组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6.6±1.8)分与(5.7±1.3)分]、最大尿流率[(20.6±1.5) ml/s与(19.5±1.7) ml/s]和残余尿量[(22.3±4.7)ml与(26.3±7.2) m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3.2±2.2)、(33.4±2.3)分,(7.8±4.3)、(8.3±4.5) ml/s,(57.2±10.5)、(60.2±14.5) ml,P值分别为0.005、0.008、0.036、0.001、0.005、0.013],但术后两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6、0.49、0.97);2-micron laser组术中出血量[(20.9±12.1)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0±0.5)d]、留置尿管时间[(3.2±1.3)d]、住院时间[(6.8±0.7)d]明显低于TURP组[(55.3±27.8) ml、(3.5±0.7)d、(6.0±1.5)d、(10.6±0.6)d,P值分别为0.009、0.005、0.035、0.0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能有效治疗BPH,且与TURP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同时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相对于TURP具有操作安全,手术时间少、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玉树震后伤员急性应激障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暴露疗法对玉树地震灾区伤员急性应激障碍(ASD)的治疗效果。方法玉树地震灾区伤员ASD病例59例,随机分成心理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29例。心理治疗组给予4个疗程的结构化认知暴露疗法(CET)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同期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疗效评定采用SCL-90、MMPI-PK量表,检验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SCL-90总分(-x±s=157.48±34.29,95.36±23.45)、因子分和MMPI-PK总分均显著降低,心理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CET对震后伤员AS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背景:自体神经移植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用的方法。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神经修复大鼠骶1神经缺损的效果,以期寻找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和材料。方法:取SD大鼠骶1神经,采用化学去细胞法处理大鼠骶1神经的免疫原性成分,使其成为去细胞神经。将Wistar大鼠右侧骶1神经制成1cm缺损模型,用SD大鼠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骶1神经的缺损。结果与结论:与术前相比,术后8周逼尿肌漏尿点降低,膀胱最大容积和膀胱顺应性升高(P〈0.05)。神经纤维细丝蛋白染色结果显示,右侧经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的神经吻合口断端被染成绿色,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再生神经轴突长入远端神经。左侧正常神经形态均一,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未见轴突长入远端神经。结果表明,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的抗原性明显降低,可修复高等哺乳类动物的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4.
背景:自体神经移植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用的方法。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神经修复大鼠骶1神经缺损的效果,以期寻找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和材料。方法:取SD大鼠骶1神经,采用化学去细胞法处理大鼠骶1神经的免疫原性成分,使其成为去细胞神经。将Wistar大鼠右侧骶1神经制成1cm缺损模型,用SD大鼠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骶1神经的缺损。结果与结论:与术前相比,术后8周逼尿肌漏尿点降低,膀胱最大容积和膀胱顺应性升高(P<0.05)。神经纤维细丝蛋白染色结果显示,右侧经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的神经吻合口断端被染成绿色,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再生神经轴突长入远端神经。左侧正常神经形态均一,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未见轴突长入远端神经。结果表明,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的抗原性明显降低,可修复高等哺乳类动物的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2μm光在高龄(〉65岁)患者中行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137例,中位年龄71(65-87)岁。其中男性114例,包括前列腺增生83例、膀胱癌31例;女性23例,全部为膀胱癌患者。本组中,合并内科疾病患者121例(88.3%),同一患者并存2种以上疾病者85例。待患者内科病情相对稳定后进行手术,总结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闭孔神经反射例数、膀胱冲洗时间、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膀胱癌手术时间平均30(15-55)min,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平均65(35~130)min,术后行膀胱冲洗,5~7d后拔除导尿管。术后出现内科并发症11例(8.03%),经治疗后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老年患者中行经尿道2岬激光手术,疗效满意,创伤小,对于伴有内科疾病又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Network Meta分析观察生精类中成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纳入生精类中成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ADDIS软件v1.16.5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纳入的RCT的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和稳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RCT文献,累计病例2 947例,包括8种干预措施(生精胶囊、麒麟丸、养精胶囊、黄精赞育胶囊、复方玄驹胶囊、生精片、四子种王胶囊和五子衍宗丸)。Network Meta分析显示8种生精类中成药在两两比较改善和提高精子参数总有效率、a级精子率、a+b级精子率和精子浓度方面,除四子种王胶囊对五子衍宗丸在a级精子和精子浓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之外,其余各药之间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贝叶斯理论的Network Meta分析对8种干预措施进行疗效排序显示,虽然8种生精类中成药在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方面对改善和提高精子参数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但需要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灵活组合搭配使用,并通过大数据、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对人离体外周血有核细胞DNA及精子DNA的损伤,评估外周血有核细胞及精子在高剂量X射线照射后DNA的损伤程度.方法:采用血常规正常的人外周血和采集精液常规正常的人精液,用能量为6MV的X射线给予0Gy,2Gy,4Gy,6Gy,8Gy,10Gy的剂量照射.照射后1h内进行单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RARC)在治疗膀胱癌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北京二炮总医院于2010年3月运用Da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1例膀胱癌资料。通过仔细阅读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1)该病例手术时间为540min,术中失血量为200ml,输血0ml,术后第3天排气,术后第4天下床活动,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低级别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术后第28天出院。(2)国内外RARC已超过400例。RARC组并发症发生率(31%与28%)、淋巴结清扫数(18.2个与13.0个)略高于常规腹腔镜下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LCR)组;RARC组手术时间(285.7min与372.0min)、术中失血量(286.4ml与556.0m1)、平均住院日(8.6d与13d)低于LCR组。结论RARC为有效的治疗膀胱癌的新术式,因国内外样本量较少,手术经验不足。需以后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并及时更新系统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化学去细胞尿道修复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SD大鼠尿道20根,每段长1cm,采用化学去细胞法处理大鼠尿道的细胞成分,保留细胞外基质,制备去细胞尿道.将10只Wistar大鼠尿道制成1cm整段缺损模型,用SD大鼠去细胞同种异体尿道移植修复大鼠尿道的整段缺损.术后3周进行大鼠尿动力学检测及VG染色.另取10只Wistar大鼠异体移植及10只Wistar大鼠自体移植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术后尿道压力、膀胱最大容积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G染色结果显示,去细胞处理组吻合口断端被染成红色,肌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再生肌纤维长入远端尿道.异体移植对照组肌纤维形态均一,肌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未见肌纤维长入远端尿道.结论 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尿道,可修复大鼠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20.
何露  邹练  张晓毅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6):1297-1300
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约占整个尿路上皮肿瘤的5%,其中以移行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原发性输尿管癌的95%以上。由于输尿管尿路上皮肿瘤不易直接观察,不易进行局部治疗,发现时较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有更高的肿瘤分期,且输尿管肌层薄,而淋巴丰富,故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更早出现转移或更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