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2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21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1012篇
预防医学   338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35篇
  4篇
中国医学   462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西南地区青年人群感觉寻求水平及其与高危性行为之间的关联,为该人群性健康宣传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利用问卷星线上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其中感觉寻求量表采用BSSS-8感觉寻求量表测量,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觉寻求水平与青年人群高危性行为之间的关联。结果 420名调查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24~29岁。高低感觉寻求组在性别(χ2=8.566,P=0.003)、婚姻状况(χ2=6.982,P=0.008)、初次性行为年龄(Ζ=15.042,P=0.002)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过一夜情(OR=2.889,95%CI:1.038~8.041)、多性伴(OR=2.557,95%CI:1.118~5.849)、最近一次无保护性交(OR=1.886,95%CI:1.144~3.109)的研究对象感觉寻求水平高,高感觉寻求者更容易发生此类高危性行为。结论 高感觉寻求可能是西南地区青年人群发生无保护性交、多性伴、一夜情的危险因素。在对西南地区青年人群进行性行为和性健康宣传教育时,可依据感觉寻求水平的高低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索吸烟行为的耗散结构原理与健康相关行为(HRB)的发生动力学机制。方法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综合应用典型分析、比较分析、本质分析以及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尝试吸烟、戒烟等行为发生的耗散结构动力学机制。结果 吸烟行为采用常规理论解释困难,青少年尝试吸烟和戒烟后复吸问题是控烟痛点。尝试吸烟行为、戒烟行为等偶发行为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其发生过程符合耗散结构动力学机制:一个正常的人,当某种/些行为意愿足够强烈时,受某些行为线索的引发而发生行为,之后个体对该行为的认知和意愿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后续行为需要耗散各种正反馈(正向支持或回报)才能维持。基于此机制提出针对青少年尝试吸烟和中老年人戒烟行为的耗散结构干预策略。结论 基于耗散结构原理提出的尝试吸烟、戒烟行为发生动力学机制为解释和干预其他偶发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控烟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为进一步研究复杂行为的发展、演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辛军国  马骁 《现代预防医学》2023,(16):3038-3042+3053
健康相关行为是“如何出现”和“如何消失”的解释问题是健康教育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不少,但主要针对行为局部,全面解释行为机制和系统干预行为能力不足。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目前从系统科学视角对健康相关行为的认识及相关政策举措,介绍了基于自组织理论开展的“健康相关行为动力学”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健康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些方向,旨在通过一得之见引起学界对于健康相关行为“科学问题”的重视并激发广泛探索,为行为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健康促进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健康相关行为的协同学原理与发展动力学机制。方法 综合应用典型分析、比较分析等理论研究方法,以川西北高原藏区包虫病防治行为与“石渠模式”为例,应用协同学原理探究健康相关行为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结果健康相关行为发展符合协同学原理,心理认知、人际-群体环境以及人群-社会环境是行为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其内部多个变量/要素间不断竞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并在不断协同中形成多个慢变量(认知态度、动机构成、自我效能;社会网络、群体舆论;政策支持、环境支持、试点/示范区、健康促进行动等)和序参量(个体行为信念、行为社会网络-群体舆论、行为社会舆论),这些慢变量/序参量反过来支配行为在个体、人际、人群三个水平上发展变化。提出获取和分析不同水平上的慢变量和序参量定性诊断行为发展状况和实施行为干预的思路和策略。以家犬栓养等包虫病预防行为在人群中发展变化和“石渠模式”形成过程初步检验了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以疾病预防行为等代表的健康相关行为发展协同动力学机制及其诊断与干预策略,为复杂行为解释和干预提供了一种思路,为“石渠模式”以及多措并举的疾病防控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5.
该研究目的在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黄芪-莪术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模型对黄芪-莪术的药效和关键靶点进行实验验证。首先,采用CCK-8法证明黄芪-莪术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直接影响。然后,使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黄芪-莪术药对治疗胃癌的关键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关键信号通路。结果显示,黄芪-莪术药对包含18个潜在活性成分,例如槲皮素、山柰酚和姜黄素等。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提示,黄芪-莪术药对治疗胃癌的主要靶点涉及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调节、MAPK活性的激活、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和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负调节等。HIF-1信号通路、ABC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素的代谢、p53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是黄芪-莪术作用于胃癌的关键通路。随后,在体外实验中证明,黄芪-莪术药对能够显著下调多药耐药基因(ABCB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低氧诱导因子-1(HIF1A)、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DNA聚合酶θ(PO...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尚未接受ART的HIV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单用阿兹夫定抗新冠病毒治疗后是否引起HIV耐药突变,评价启动ART后的抗HIV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未启动ART的HIV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观察组为13例短期(3~14天)单用阿兹夫定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启动抗HIV的ART,对照组为短期(5天)口服其他抗新冠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或莫诺拉韦)或未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然后启动抗HIV的ART,比较两组启动ART时HIV耐药突变的差异,评估ART 12周后的抗病毒疗效。结果 共纳入患者37例,其中观察组13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的M184I耐药突变率(69.2%)显著高于对照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同分类特征中M184I突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检出M184I耐药突变的病例均采用以整合酶抑制剂为核心的ART方案进行初始抗HIV治疗,其中有4例病例完成了12周随访,病毒载量均小于500copies/mL。结论 短期内单用阿兹夫定可能导致HIV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现M184I耐药突变率增加,短期内尚未对以整合酶抑制剂为核心的ART方案的病毒学应答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EI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复发/难治AML及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D-EIAG组和D-CAG组,各22例。D-EIAG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EIAG方案,D-CAG组采用D-CAG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复合完全缓解率(mCRc=CR+CRi+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总有效率(ORR=mCRc+PR)、总生存时间(OS)、1年OS率、骨髓抑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EIAG组mCRc 16例(72.7%),PR 3例(13.6%),ORR为86.4%;D-CAG组mCRc 9例(40.9%),PR 6例(27.3%),ORR为68.2%,两组mCRc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而ORR率比较无差异(P>0.05)。D-EIAG组中位OS时间为20(2-38)个月,1年OS率为72.7%;D-CAG组中位OS时间为16(3-32)个月,1年OS率为59.1%,两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成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下降,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SDS评分(37.81±4.21)分、SAS评分(37.29±5.2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595,P=0.000;t=9.337,P=0.0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71%)、护理满意度(9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67,P=0.029;χ2=4.408,P=0.03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94.05%)高于对照组83.33%(χ2=4.807,P=0.028)。结论:以保护动机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考察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成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 从新生小鼠颅盖骨提取并培养原代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用DEX(1μmol·L^(-1))诱导成骨细胞损伤为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苔黑酚葡萄糖苷及有无DEX干预下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试剂盒进行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采用茜素红S染色观察骨矿化结节的形成;采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入核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R在细胞核、细胞质和全细胞中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中成骨特征蛋白CollagenⅠ、Runx2、Osterix(Osx)和Dlx5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均明显降低(P<0.05、0.01),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苔黑酚葡萄糖苷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成骨细胞中GR在核内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GR在全细胞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成骨特征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苔黑酚葡萄糖苷组GR在成骨细胞核内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GR在全细胞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成骨特征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苔黑酚葡萄糖苷能够改善DEX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抑制作用,并减少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苔黑酚葡萄糖苷抑制GR入核,从而调控成骨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性贫血同血脂和钙磷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肾性贫血将其分为贫血组(81例)和无贫血组(27例);在81例贫血组患者按照血红蛋白(Hb)水平再分为轻度组(34例,Hb>900 g/L)、中度组(31例,Hb为60~9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